信息模型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它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为核心,不仅包含了各个专业设计师们的专业设计理念,而且还容纳了从设计到施工乃至建成使用和最终拆除的全过程信息,集成了工程图形模型、工程数据模型以及和管理有关的行为模型,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参数化、智能化的建筑物数字化表示,支持建设工程中的各种运算,且包含的工程信息都是相互关联的。BIM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它用数字建模的方式把建筑信息参数化、数字化后,形成可视化模型,并以此为平台,让工程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物业维护单位等在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共享信息。BIM技术的落地与推广应用,必然离不开BIM系列信息化工具的学习,增加相应的信息化课程已经成为必然。国家如此重视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正是因为信息化可以解决众多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中,可以归纳如下:
序号 问题 原因信息化解决思路1 讲解和学习的素材少、质量不高建筑专业对空间描述以及理解困难,讲解学习素材制作难度大 用三维仿真技术制作素材没有专门针对教学的共享平台 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教学、共享平台2 实训难以组织、质量不高、难以评价建设生命周期长,时间不够 用虚拟仿真技术体验建筑全生命周期安全问题导致工地接收困难 在实训室实训零风险自己搭建实训场地成本高,实训内容有限 建设信息化实训室低成本,零消耗建筑构件类型及工艺类型繁多,实训难以全面顾及 虚拟仿真环境不断丰富实训内容工学知识枯燥,学习缺少趣味性 开发学生参与的情景式模拟课程缺乏技能实训课程 结合本地清单编制本地化实训课程,全面解决教学实训难题管理工作难以接触 虚拟仿真搭建业务场景,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管理过程,通过虚拟建造,模拟施工全过程,体验管理的各个环节。
以专业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项技能训练为基础,建立通用与专项相结合、校内与外相结合、校企共建共享实验室为依托的实训体系,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
(一)实践教学建设。按照岗位需求搭建通用技能实训平台,整合完善原有的实训资源,实现组合优化、资源共享,突出真实的职场氛围,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按照建筑类岗位群应具备的通用能力要求,开设建筑测量实训、建筑材料检测实训、施工图识读实训等实训课程;岗位专项技能实训模块。
(二)实训建设。基本建成基于BIM 技术的高职土建类专业群实训基地。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实验设施,改建工程造价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招投标实训室、建筑制图与识图实训室,新建 BIM 技术应用与仿真实训室、BIM 算量与计价实训室、房屋建筑构造与识图实训室;校企共建生产性“校中厂”式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规划共谋、项目共建、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和成果共享的综合化校外实训基地,打造一个培养土建类专业群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优质校内外实训、实习和就业平台。
(三)实训管理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实训基地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规范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共赢机制,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管理能力。建立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机制。
引进资源库软件平台和管理系统,结合土建类专业群能力标准、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要求,构建由网络课程模块、能力训练模块、专业资源模块、行业动态模块、技术交流模块组成的教学资源系统,形成能够共享并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土建类专业群教学资源库。
(一)网络课程模块建设。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全套教学文件。通过收集、整理、分类、补充更新等方式,重点建设专业群核心课程的全套教学文件,并整理入库,包括课程标准、课程设计、特色教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专业图片库、案例库、项目施工资料、微课、试卷库、实训项目任务书、指导书、实训操作手册、评价系统等上传至网络,实现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性互动;试卷库建设实现由人工命题到计算机随机抽题的转变。通过网络教学,充分体现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和自主性。
(二)能力训练模块建设。汇集录制施工、设计等土建类影像资料,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训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动态展示或虚拟仿真,建设包括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虚拟施工以及虚拟实训项目、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等级考试等资源,形成既能满足教师教学、学生技能培养需要,又能满足企业培训需求的实践教学资源。
(三)专业资源模块建设。结合建筑行业工程技术特点,将建筑类规范、标准、规程、图集等汇集成库,并收集各种结构类型的成套建筑图纸,不仅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而且能够作为校企合作的共享图书资源。
(一)团队建设基本目标。根据专业群建设与发展需要,通过实施我院“人员互聘、职务互兼、项目互助、能力互提”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大力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通过外引内培和聘用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以高层次人才为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为支撑、年龄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团队,以适应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需要。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从企业聘请兼职专业带头人,大力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
(二)专业带头人培养和聘任。派遣校内现有专业带头人去国内外学校学习、培训或到企业现场锻炼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能及时跟踪建筑行业产业链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土建类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群相关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三)加强骨干教师培养。每年遴选部分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治学严谨、敬业程度高、富有协作精神、有一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步骤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学校学习;鼓励骨干教师在建筑行业企业担任技术职务或专家、顾问,增强骨干教师主持横向课题的能力。
(四)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专业群建设和教学的需要,建立由行业专家、建筑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构成的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以及编写特色教材。
(五)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共同开发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及素质要求与课程标准深度融合的学习领域,建设立体化特色教材;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