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活用资源,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的尝试

2019-10-07 09:18张园虹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摘要】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以Looking for the lost tail的故事教学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话题导入、故事学习、拓展运用等教学环节中,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引发思维的创造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故事教学;思维能力;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张园虹,浙江省宁波大学附属学校。

一、引言

语言学习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也是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和提高人文的过程。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思维能力是指人通过大脑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而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认识的能力。就英语学科而言,我们要结合英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英语学习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以笔者执教的Looking for the lost tail故事教学中的教学片段为例,阐述如何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

下面以Looking for the lost tail的故事教学为例,谈一谈在故事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思考和收获。此故事选自郑文老师主编的小学英语同步阅读五年级下册Animals单元中的内容。

1.话题导入——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在进入文本学习之前,教师通常围绕教学主题设计一些阅读前活动,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唤醒学生头脑中与新文本相关的已有图式,为接下来的文本学习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铺垫。

(1)在试听任务中启动思维。学习活动1:Looking for the lost tail讲述的是蜥蜴找尾巴的故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很多动物的名称和动物身体部位的名称。上课之前教师播放一段深受大家喜爱的动画片Zootopia的主题歌Try everything的视频,激活学生脑海中关于动物的单词,引出tail的话题。接着又播放了一段动物尾巴的小视频,一边播放一边让学生猜是什么尾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到了本课主题,又启动了学生关于动物尾巴形象的联想思维。

(2)在新词教授中启发思维。学习活动2:教师通过Whose tail do you see?的问题教授fluffy和lizard两个新词,打破常规的单词教授的方式,教师用PPT出示松鼠尾巴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并描述尾巴的特征,当学生说出soft的词来形容松鼠尾巴时,教师告知另有fluffy的词也可形容,并拿出一只小松鼠毛绒道具让学生摸一摸,感知和体验fluffy。接着顺势出示蜥蜴的图片,带出新词lizard,并让学生表述特征。

在新词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触觉,体验等直接感受新词,并结合新词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图片,在自然自主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新词。学生借助旧知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发散了思维并有意义地操练了新知,激发了思维的灵活性。

2. 故事学习—提升思维的逻辑性。故事学习中是学生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和思辨等思维能力。

(1)在文本留白中培养逻辑能力。学习活动3:故事主角出现后,教师出示此画,学生感受little lizard的心情并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原因。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产生了很多思维的火花,有的说little lizard作业太多了,完不成所以哭了;有的说little lizard因为没有朋友一起玩,很伤心;有的说little lizard身体受伤了,很痛苦… 虽然文本的答案是唯一的,但学生在发散思维的时候,这些答案都是非常精彩而独到的。

学生活动4:故事中间共有三个类似的情节发展,教师在第一个故事情节中采用直接呈现的方式。在第二和三个情节中逐步放手,让学生根据故事的逻辑发展来“补白”,并且通过引导和示范注意故事对话中的语音語调,为后面的故事表演打下良好的伏笔。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来“补白”,比如要考虑到句式,考虑到动物尾巴的特征等。

教师的文本留白处理为学生的文本学习设置了悬念,并为后面的故事学习找到了较为合适的切入点。留白处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思维被激活。教师在故事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资源,不断丰富文本的内涵和意蕴,让学生的阅读在“补白”过程中走向深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补白”过程中得到激活和发展。

(2)在读图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学生活动5:在中间故事出现前,教师出示三幅图片,学生猜little lizard正在干什么,从而得出本课的课题Looking for the lost tail.

学生活动6:在每个情节出现之前,教师先出示了图片而并非文本,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推断出故事发生的人物,地点并通过教师引导,描述跟故事内容有关联的一些图片信息。

故事中的图片含有大量信息,是传递主题意义的重要媒介。教师应巧借故事中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在激活学生思维之后,教师通过图片自然开启了故事之旅,并借助肢体语言及声调的变化,利用故事图片将学生吸引到故事中,感受主人公开始因失去尾巴伤心的情绪和在寻找尾巴过程了焦急的心理。

(3)在语法习得中培养迁移能力。学习活动7:故事中语法的重难点就是对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理解和转换。教师通过分析文本中mine等于my tail,并实际举例 “Your hair is long, but mine is short.” 让学生来理解在这里mine等于my hair. 接着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举例来理解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转换。

小学阶段语法教学一般不采用显性教学法而采用隐性教学法,最好是采用结合实际生活的隐性教学法。教师通过巧妙的引导和举例,达成了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4)在是非题判断中培养推理能力。学习活动8:故事第一阶段结束后,出现以下三道是非判断题:Little Lizards tail is grey. Little Lizards tail is short. Little Lizards tail is fluffy. 这三题题干看似简单,但若学生不经过思考或不理解故事,就很容易出错。

(5)在角色体验中培养内化能力。学习活动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图片和关键词的提示下进行角色表演,从中板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师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表演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语音语调再次深入体会任务的心理和情感。教师只提供图片而不提供文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内化理解和重组表演能力,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开放性。

3.拓展运用—引发思维的创造性。故事文本是静态的文本,教师可以通过续编,讨论,书写等手段把静态的文本变为动态的演绎。学生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素材,将教学内容组织成对学生而言有趣的、有意义的、难忘的学习经验,会具有极大的成就感。

(1)在续编故事中培养创造能力。学生活动10:学生在学习了故事情节后,通过同桌讨论模仿续编类似的故事情节,并把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学生提到了鳄鱼、猴子、小白兔等角色,并在对话中表达出了这些动物尾巴和蜥蜴尾巴的区别之处。

为了突出重点句型,故事教材中在不同的场景中运用类似的句型进行对话与交流。句型的高复现率对小学生而言是必要的,有助于他们巩固、掌握目标语言。有了之前故事情节学习时的留白活动,学生创设不同场景,续编故事情节,模仿、转换和运用所学语言,以训练其创造性思维。

(2)在拓展讨论中培养创新能力。学生活动11:这个活动是本堂课最大的亮点,学生结合了科学学科的知识,把故事学习的内容延伸到了实际生活中,并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语言的重组创编,把自己的想法用制作动物名片的形式书写出来。在任务进行之前,教师先进行了引导和示范。在展示环节中,教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希沃授课助手,通过学生欣赏修改并评价了每组的作品。最后把学生的作品都上墙并收集起来订成一本自制的绘本,并给予其封面和题目—Magic tails以供课后阅读用。

这样的创编活动完全跳出了原有文本的框架,学生通过对科学学科关于动物尾巴功能的了解,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学生的思维延伸到了真正的语言运用中去了,也就是自主自由地用英语表达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情感。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既体会到了集体合作的愉快,也提升了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思维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结语

总之,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猜测、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学习和拓展,才能达到对文本的真正了解。而且,英语教学中培养的思维能力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能力,各种思维能力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的,甚至更多时候是互相包含和交融的。 因此,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教学任务,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互为促进,共同提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故事教学的重要任务,发展思维、启迪智慧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之一。教师也只有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转化为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6):73-79.

[3]陈艳.运用文本留白,提高读写能力[J].閱读与写作,2017(3):134, 194.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模仿故事角色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