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及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9-10-06 14:34杨云黄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杨云 黄进

【摘 要】 目的:主要探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应用效果,观察并总结经验。方法:选取100例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环形电切术更加适用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情况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涵盖了宫颈原位癌和宫颈不典型增生,且能够反映宫颈癌持续发展的过程,即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连串病理变化,和宫颈浸润癌有着密切的联系,导致患者发病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吸烟、内外源性免疫缺陷、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和微生物感染等,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息肉、白带带血、白带增多、宫颈肥大、糜烂、充血、接触性出血等慢性宫颈炎症状[1]。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本院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给予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和CKC(宫颈冷刀锥切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得到的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通过抽签的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30~45岁,平均(36.43±5.32)岁;平均病程(0.52±0.19)年。观察组年龄30~44岁,平均(36.44±5.33)岁;平均病程(0.53±0.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诊断后,均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2)患者心肝肾功能良好;3)和医护人员沟通时,不存在语言障碍;4)患者基本资料和病例完整;5)患者拥有知情权,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次研究所有内容后签署知情同意书;6)本次研究通过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审核,并给予批准。

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2)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发生障碍;3)患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肿瘤;4)患者依从性较差;5)患者不同意或不接受本次研究。

1.3 治疗方法

除绝经者外,全部患者均在月经彻底干净后的3~7d内进行手术。对照组给予宫颈冷刀锥切术,所有患者在持续硬外膜麻醉的情况下,采取膀胱结石位,将宫颈暴露在外,做好铺巾和消毒的工作,随后确定病变的范围。在宫颈部位病灶处的向外扩张的0.5~1cm之间进行环形切口,深度大约在2~3cm以内,再向肌层内逐步倾斜,之后从浅到深以圆锥形将宫颈切除大约2.5cm。完成及时止血并缝合宫颈口即可[2]。观察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患者浅表麻醉,采取膀胱结石位,将宫颈暴露在外,做好铺巾和消毒等工作,同时确定病变的范围。根据患者宫颈病情不同,为患者选择适合的环形电圈,以12点位置,旋入宫颈,环形切除病变部位,其深度在2cm左右,范围则>5mm的病变外缘,倘若遇到出血情况,及时用球形电极给予患者止血。当手术结束后,医护人员均向患者告知相关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感染等注意事项,同时告诫患者需禁止同房[3]。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 22.0,其中两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手术情况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同时运用t检验;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率(%)表示,同时运用χ2检验。当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两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

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2.2 临床效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如今随着大家性行为的习惯发生改变,CIN发病率也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甚至有趋于年轻化的倾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目前在治疗该疾病患者的过程中,一般采用LEEP和CKC两种手术方式。LEEP是一种较为新型的CIN电切疗法,比较适用于还希望能生育的患者,且伤害较小;CKC则是一种传统的锥切式手术方法,操作较为繁杂,术后引起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大[4]。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时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任建荣.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锥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05):553-554.

[2] 张金荣,赵远.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对比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07):472-475.

[3] 刘宇,王颖,王沂峰.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06):434-437.

[4] 王丽娜,邢秀月.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治疗CINII-CINIII患者的疗效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04):454-455.

猜你喜欢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研究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两种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治疗疗效观察
宫颈病变应用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分析
Livin基因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CINⅡ~Ⅲ级中的临床应用
P16、Ki67在宫颈尖锐湿疣及上皮内瘤变中的研究
关于非整倍体细胞DNA倍体测定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