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芳 黄小媛 刘超 吴丽娟
摘 要:职业倦怠作为教师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历程中的常见现象,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对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及教师队伍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个体、学校和社会因素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期待能预防和有效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6.047
1 职业倦怠的内涵
1974年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定义,认为职业倦怠是出现在工作能力、精力和资源过度消耗下而出现的情绪上的枯竭。随着各领域学术专家的深入研究,在众多的定义中,广泛认为“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低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绪衰竭是指情感状态的耗尽,对人际关系提不起兴致,使人疲惫不堪;去个性化是指对学生或其他有关事务冷漠、疏远的负面态度,责任感的缺失和自我导向功能的弱化;低个人成就感指的是教师认为所做的教学工作体现不了自身的价值感,带来不了成就感。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且教育程度高者比教育程度低者易患职业倦怠。高校教师长期高强度的从事教学、科研任务和学生事务,容易导致情绪上的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值下降。
2 职业倦怠的影响
对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总的来说,对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所影响,具体如下:对个人的影响:对工作会经常出现疲倦状态,影响教师个人情绪,继而待人冷漠,影响人际交往,长期如此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对工作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影响个人教师职业的发展。
对家庭的影响:教师工作的情绪化容易被迁移激怒至家庭环境中,容易把工作的负面情绪迁移到家庭中,导致家庭矛盾激化,产生冲突,从而破坏了家庭和谐的氛围。
对学校的影响:将情绪带到教学和课堂中,降低了工作热情,对学生缺乏耐心,影响沟通效率,从而造成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下降,影响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
对社会的影响:造成教师人才的流失、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导致人们对教师队伍的整体评价下降,影响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影响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3.1 教师个人因素
3.1.1 外部因素:人口学变量的影响
从调查研究中可以得知,性别、年龄、教龄、婚姻状况、收入、学历和职称等人口统计学因素都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越年长的教师,教学年龄越大,重复性的事务使教师感到乏味,对工作会渐渐失去激情,极易产生倦怠感;從未婚到已婚,婚姻状况的改变,生活负担的加重,又要照顾孩子还要赡养老人,使教师精力分散;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被学校赋予的责任越大,面临更有压力的教育和科学研究问题。由于教师个人自身情况的原因,无法从客观认识到自身情况对工作倦怠带来的影响,长期如此,职业倦怠的程度会随之加深。
3.1.2 内部因素:心理资本的承受能力
有研究表明,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即心理资本越低,职业倦怠越严重。心理资本指的是每个人在面对事情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心理承受能力。有的教师心理承受能力强,对于未知的挑战和未来充满信心和乐观,对目标锲而不舍的努力追求;相反,有些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教师,在挑战和目标面前胆怯,认为自身没有能力去完成任务,自我效能感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职业倦怠的产生。
3.2 学校体系因素
3.2.1 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
有研究表明,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如果人长期处在高压力状态下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目标规划实施后,各大高校先后提出了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争做地方发展的领头羊。首先,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工作的负荷量,工作负荷大会使人容易产生疲倦之感。其次,高校教师的工作属于复杂的脑力工作者,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知识,要求高校老师不断更新自身的大脑储备的知识,否则教师在与学生授课交流中知识权威性会受到较大挑战。教育考核问题和科学研究问题,使得高校教师压力加大,高压力下,教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波动、自我否定的心理,长期不加以重视,职业倦怠的程度也会加深。
3.2.2 不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引擎,高校教师有些喜欢做科研项目,研究科研任务,大多数教师忠于授教,擅长教学;人文类和理工科类学科之间的科研成果周期及价值等又截然不同,但高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普遍采用统一的标准,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把学术科研成果作为选拔考核的标准。而对于考核评定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他评”的评价,包括领导、同事和学生。考核体系过于形式、存在不公平现象,缺乏科学性,忽视了教师隐性的工作;评价考核手段过于量化,没有考虑到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及个性化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它会浇灭老师的热情并导致倦怠的发展。
3.2.3 教师培训力度不足
“两会”结束后,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教育的关键词。教师培训对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高校对于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
高校教师培训广度和深度不足。教师各种培训体系不明确,培训周期过短,大部分培训都没有依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周期性培训;高校教师目前培训方式比较少,着重以专家授课为主导,培训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多数人的统一培训,忽视了不同职务不同岗位教师的需求;培训空间范围国际化程度低,出国进修名额有限、机会少,大多数是在国内培训。
高校教师培训有效性不足。教师培训的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考虑个性化需求,统一吃“大锅饭”;教师培训不注重培训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缺乏量化考核。
3.3 社会制度因素
3.3.1 社会多重角色造成的压力
高校教师长期处在多种角色定位之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教师角色的多重性。高校教师需要同时承担教学任务和学生事务,在课堂上是老师,但是课堂外还担负着多重角色,是学术研究者、学生的心理导师、活动的组织者。莞工教师群体中70%以上的教师年龄在30—50岁之间,普遍肩负着父母的职责,同时又需要赡养父母。他们的角色本身就完全不同,社会期望也不同,当教师的行为与社会期望相矛盾时,就会發生角色冲突现象。而一旦教师自身无法协调好多重角色的定位,造成角色冲突,继而使职业倦怠的程度加深。
3.3.2 教育改革造成的压力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建设高水平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首要任务。高等教育改革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必经之路。首先,高校教师为了适应改革,完成改革的目标,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创新教学内容、方式、手段等满足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有了科技的支撑,研究发现新知识新领域时间更短,知识更新快,教师需要不断拓展知识与时俱进,还需要研究更多的研究成果,还要培养实干型人才。所以,教育改革充满着挑战和压力,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有些教师不够精力和时间,产生巨大的压力和疲倦之感,导致职业倦怠。
4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路径分析
4.1 教师个人层面
4.1.1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高校教师要从客观的角度认识自己,对自身的人口变量学各因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自己所处的阶段,需要承担的压力大小,把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合理安排,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充分意识到教师岗位的教育工作对学生和社会贡献,高学历高职称相对应的也是高职责,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
4.1.2 保持充盈的心理资本
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自我发展目标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同时,找到适合自己调整心态或者发泄的方法,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培养自身积极的心态,及时排除不健康的情绪,保持充盈的心理资本,避免因外部因素的变化或缺乏能力而感到沮丧,导致自信心下降而带来的职业倦怠。
4.2 学校体系层面
4.2.1 减少工作的负荷量
工作负荷量是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学校应合理的制定教师的课时和科研任务,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结合各所高校教师的教学年龄、教学能力等合理的安排教学任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再者,学校要充分了解每位教师的科研水平,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科研指标,设定教师能够达成的科研学术,否则会给教师巨大的科研压力,造成职业倦怠程度的加深。
4.2.2 完善激励的考核体系
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对教师的工作发展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而不是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设定应该依据教师对工作的贡献,注重教学任务目标实现的进度,推崇非同一标准、个性化的评价模式,结合岗位和学科特性的特点,创建不同的评价标准。高校在评价体系中应该是更加注重动态化、过程化,而不是只注重结果。评价的目的是让教师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有利于缓解职业倦怠。
4.2.3 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
首先,高校必须重视培训,实施满足教师需求的各种培训形式的重要途径,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其次,高校应为处在每一个不同阶段的教师制定相对应的持续性培训方案,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尽可能多提供国际化交流学习的机会;再者,学校要讲究培训效果的评估,量化培训效果评价考核机制,优化培训激励机制,在考核评优和职称晋升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有力措施。
4.3 社会层面
4.3.1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许多研究表明,与职业倦怠相关的工作资源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支持,被给予社会支持的教师,心态会更加积极向上,从而远离职业倦怠。社交支持网络指的是个人通过新社交联系,获得个人维持社会认同,获得情感支持、重要支持和服务以及接收信息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客观上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帮助和社会网络;主观上的主要指是个人所感受到的各种尊重、信赖的支持,强调自我的感受。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生活的圈子相对比较小,社会支持是减缓职业倦怠的重要外部资源。当教师遇到心理上的困惑时,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能够给予教师有效的帮助,提升教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有利于缓解职业倦怠。
4.3.2 正确合理实行改革
要正确实施教育改革方案,首先,万事万物有其生存发展的规律,改革也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切勿拔苗助长,给高校教师形成巨大的负荷,从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另一方面,教育改革不能脱离主体,要倾听高校教师的呼声,积极了解每位教师的需求和意见,改革要以教师实际情况为重点。另外在社会上,要营造尊重师生的良好氛围,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Hr.J.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
[2]江伟,魏翠翠.基于管理学的教师职业倦怠因素分析[J].读与写,2018,15(36):54.
[3]李亚云,董爱国.高职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实证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25-30.
[4]陈玉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0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