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左传》中的鲁隐公

2019-10-06 12:58苏洁茹李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3期
关键词:周礼左传人物形象

苏洁茹 李明

摘 要:鲁隐公是《春秋》所记第一位君主,他不仅在君弱国危的历史关头外和诸侯、内安国政,而且在政权稳固时曾想让位于桓公。但这样一位让国贤君却最终难逃被弑命运,后世对其评判也褒贬不一。鲁隐公其人究竟如何,作者根据《左传》对鲁隐公为政十一年间的记载,尝试论之,以期较为全面地还原鲁隐公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左传》;隐公;周礼;人物形象

西周社会注重礼法,等级森严,尤其在王位继承问题上,更是“立适(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鲁隐公,名息姑①,为伯禽七世孙,鲁国第十四代君主。《左传·隐公》记载:“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②《左传·隐公十一年》曰:“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由上述史料可知,隐公为惠公的庶子,并非太子,按照周礼,隐公并无王位继承权。但惠公晚年时,鲁国与宋国交恶,待惠公去世,宋趁机伐鲁,此时国君新丧,太子年幼,内忧外患之际,隐公被推摄政为君。因为这种特殊原因,摄政的隐公在为人、为君、外交等方面极具个人特色,值得探讨。且鲁隐公作为《春秋》所记第一位君主,探究他的性格特征、政治命运对研究先秦礼制、经济、外交、社会风貌等都有较大意义。下文根据《左传》对鲁隐公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1 尊崇周礼的隐公

周人立国后,周公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使周人能够在广大征服区进行长久而有效的统治。鲁国作为周公封地,更是严格秉承周礼。《左传·闵公元年》记载了齐桓公与大夫仲孙湫的对话:“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说明鲁国将周礼奉为治国之根本,对外也以秉奉周礼而著称。《左传·襄公十年》记载“诸侯宋、鲁,于是观礼”,更加说明了周礼尽在鲁矣。

作为国君的隐公,自然也深受周礼的熏陶。《左传·隐公元年》写道:“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隐公十一年》写道:“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根据上述史料可知惠公去世后,作为庶长子的隐公在鲁人共同推举的情况下,没有自立为王,而是奉年幼的嫡子允为君,自己只行摄政之事。同时在自己根基稳固之时,面对大臣诛杀桓公的请求,他也表现得十分惊讶,认为只是因为当时桓公年幼,鲁国面临内忧外患,自己不得已才出面摄政,将来桓公成人,还是要归政于桓公的。甚至他已命人经营菟裘之地,作为自己终老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出鲁隐公是诚心维护立嫡不立庶的宗法秩序的,而宗法秩序是周礼最核心的内容,所以可以说在王位继承问题上,隐公是严格尊崇周礼的。

对待父母双亲的葬礼,隐公亦严守礼制。《隐公元年》传文曰:“冬十一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故不书。……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隐公三年》传文曰:“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君故,曰‘君氏。”西周时,国君去世后由下一任国君充任其丧礼的丧主,接待来宾,主持相关事宜。而在改葬惠公的葬礼上,隐公不到灵前哭泣,别国诸侯来奔丧亦不接见,说明隐公始终不认为自己是国君,不敢以丧主自居,他认为自己只是代桓摄政,嫡子允才可以行丧主事宜。在自己的亲生母亲去世后,隐公没有向同盟诸侯发讣告,埋葬死者后没有进行迎祭死者灵魂的礼节,没有将死者牌位祔于祖庙。西周时只有这三种礼节齐备,史书才能记载“夫人某氏薨”或“葬我小君某氏”。隐公没有行这三礼,说明隐公恪守西周的宗法等級制度,即便自己位高权重,也没有以夫人之礼葬亲生母亲声子。

反观《隐公二年》经文:“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夫人子氏”即惠公后娶之妻,鲁隐公嫡母,鲁桓公姬允的亲生母亲仲子,传文用了“夫人”“薨”的字眼,说明归葬仲子时一定是三礼齐备。以己推人,隐公何尝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何尝不想在父母灵前尽孝,何尝不想用最高礼仪安葬生母。而他却用最高的礼制安葬了别人的生母,给别人之母以夫人的名位。这足以说明隐公受周礼影响之深,他将礼制放在人情之前,诚心维护宗法等级原则。

另一个例子是隐公五年仲子的宗庙宫室落成之际,用六佾之礼进行祭祀。西周时天子祭祀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礼记》记载,周天子感念周公有勋劳于天下,于是给予鲁国特殊待遇,在祭祀祖先时国君可以使用八佾之礼。但在祭祀仲子时隐公仅使用了六佾,笔者推想原因有二:一是仲子不是鲁国先君,仅为鲁的女性祖先,用八佾之礼略显夸张;二是隐公没有将自己看作鲁国国君,所以在祭祀时权衡再三,没有使用鲁国国君才可以使用的八佾礼乐。不论是何种原因,这个事例进一步佐证了隐公对周礼的尊崇,他所处理的国家诸事都与礼密切相关。

2 温和敦厚的隐公

《左传·隐公五年》记载的隐公去棠地观鱼之事,不仅在当时受到臧僖伯的严辞劝谏,在后世也为史学家所批判。翻看史料,《礼记·月令》写道:“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①这则史料说明在西周时观鱼之礼非常重要,天子不仅要亲往观鱼、尝鱼,且观鱼所得也要用于祭祀。②由此推之,诸侯应当也行观鱼之礼,且隐公观鱼是在春季,春季有春蒐的田猎活动,捕鱼作为狩猎的一种,应当是不违农时的。故笔者认为,隐公去往棠地观鱼是符合周礼的。且鱼采狩猎作为田作之外我国先民的一种重要谋生手段,笔者推想隐公此行不仅有他所说视察边境的目的,也有对统治区域内经济、民生进行考察的意味。但隐公的想法不被大臣所理解,合乎礼制且关心国计民生的行为被臧僖伯批为“乱政”,又称疾不与隐公同去。而隐公没有迁怒于臧僖伯,只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解释,甚至在十二月臧僖伯去世后,隐公自责得认为是自己没有听叔父的劝诫才使他抱憾而终,认为叔父是对自己有恩的,因而用更高一级的礼制安葬了臧僖伯。由此观之,隐公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君主,他胸怀宽阔,豁达大度,听得进忠言,有仁义之心。

鲁隐公不仅对自己的血亲臧僖伯有包容之心,对其他臣子也有宽容的肚量。《左传》中记载有“某某事非公命”,即臣下违反隐公意愿擅自行事。如《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豫请往,公弗许,遂行,……不书,非公命也。”“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隐公四年》传文:“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费伯违背隐公意志,帅军在郎地筑城;公子豫违背隐公意志,帅军助郑、邾伐卫;羽父违背隐公意志,帅军助宋等国伐郑……这些“非公命”事件说明,非嫡子的隐公在摄政之初地位尚不稳固,在处理内政上缺乏经验,臣下对其多有怠慢之意。但又从反面衬托出隐公性格宽厚、为人大度。如果隐公是一个心狠手辣、锱铢必较之人,那么当他地位稳固后一定会对这些臣子进行惩罚,然而事实是到隐公末年,羽父等人仍活跃在鲁国政治舞台上。

3 聪明有为的隐公

上文所说的隐公初年臣子对其不敬的事例,在隐公四年以后就没有此类记载了,这可以说明隐公是一个聪明有才干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处理内政的才干显现出来,已经能够对国家大事游刃有余,在臣民中也有了威信。这个变化或许也可证明隐公因其宽厚的人格魅力渐渐获得鲁国上下的认可、信服。

鲁隐公的聪明有为不仅體现在内政处理上,更体现在外交方面。惠公末年,鲁与周边大国交恶,外患重重。隐公上台后,首先加强与同盟国家的友好关系,如隐元年和隐二年分别与邾、戎会盟,寻温旧好,同时与交恶国家重新修好。《隐公元年》记载:“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公立而求成焉。……始通也。”《隐公二年》记载:“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隐公六年》记载:“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由上述史料可知,至隐六年,鲁国始与周边大国——宋、郑、齐、莒弃恶结好,基本改变惠公末年外患重重的局面,为鲁国的发展取得良好的外部环境③。

隐公的外交智慧也表现在他的战略眼光和外交辞令方面。隐四年,卫州吁弑君自立,为报与郑的世仇,联合各诸侯对郑发动东门之役,其间同盟国向鲁借兵,隐公与众仲分析后认为州吁弑其君、虐其民,必不长久,因此拒绝了借兵请求,不参与各国伐郑的战役。事实证明,各国仅打败了郑的徒兵,郑不仅未受大创,反而进入“郑庄小霸”时代。隐公此举证明他极具长远的战略目光,且为隐六年与郑修好打下基础。隐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行礼的先后顺序。薛认为自己先受封,应先朝,滕讥讽薛非周之同姓国家,为庶姓,自己不能谦让。面对两小国的争执,隐公运用了很巧妙的外交辞令,他使羽父对薛侯说,我们是异姓之国,即姻亲之国,如果我去朝薛,一定排在列国之后。将“庶姓”换为“异姓”,一字之差,却将两国地位拉平,令薛侯、滕侯心悦诚服,足可窥见隐公的语言智慧。

4 小结

综上所述,隐公是一位志向远大、温和宽厚的人,他有周公之贤,尊崇礼法不贪权位,希望辅助出一个安定富强的鲁国交给桓公。他有周公之德,包容臣下心怀仁义,比同时代残酷无情的诸侯多了一份君子之风。他又是一位聪明强干的君王,对上联合诸侯解王室之危,对中修好交恶邻国,对下礼待来朝小国。执政期间,鲁国外患解除,声望提高,领土面积扩大。但他却没有逃过悲剧命运,被受小人挑唆、等不及让位的桓公弑于寪氏。他的身后事,史书只记“不书葬,不成丧也”,悲情至极。

隐公的结局让人叹息,虽然他已如他的谥号“隐”一般消散在历史的尘烟里,但他让我们知道,在利益至上、礼乐崩坏的战乱春秋,曾出现过这样一位有血有肉的仁义君子。

猜你喜欢
周礼左传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从善如流
还好,我们没有放弃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还好没放弃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左传》笔法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