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卓越班“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10-06 03:57余丽
文理导航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

余丽

【摘 要】根据卓越班学生状况及“幼儿文学”课程目标,笔者在教学上因材施教,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以期开拓教育教学新思路,为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服务。

【关键词】卓越班;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贵阳幼专三年制学前教育卓越实验班是学生入校一年后,经过严格的考试,从各个班级选拔出来的优秀生重新组建的一个全新班级。其开设的“幼儿文学”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优秀学前教育人才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思路,打造高效教学模式,是培养新班级、新团队、好苗子的重要举措。

一、卓越班的学生状况

卓越班学生是我校学前教育系学生入校一年后,通过考试选拔进入班级的较为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主动性强,学习态度端正,自身综合素质是在校学生中较强的一部分,求知欲很强。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整个班的学风很好。

二、“幼儿文学”课程特点

“幼儿文学”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兼顾,以模块呈现,线上线下平台学习,以赛促教,加强实践,进行多元评价的教学形式。

课程主要参考教材为《幼儿文学》语文教育出版社,陈振桂、赵维辉主编的教材,其内容吸收了幼儿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学科知识阐述上较有系统性;文学观念也较先进;对幼儿文学各文体特征的阐释较为科学。其中的阅读方法指导,对学生形成相应的幼儿文学教学能力有较大帮助。教材中的作品分析选篇精当,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

“幼儿文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选择恰当的幼儿文学作品,帮助幼儿认知事物、发展思维,養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的教学能力,同时学生还需具有培养幼儿心灵的健康和文学趣味,提高幼儿对美的审美和感受力,具备想象力和创作力的育儿能力。由此,“幼儿文学”课程就是要培养具有较高幼儿文学素养和幼儿文学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提高其对幼儿文学作品阅读、赏析、评论的能力,同时培养审美趣味,塑造高尚的人格,为将来从事幼教打下基础,并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针对卓越班的教学改革

卓越班学生整体在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及知识积累上优于普通班学生,其学习主动、积极、知识消化能力强,在对学前幼专生“幼儿文学”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大前提下,对该班学生进行一定的分层教学,在常规的教学方式上,尝试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具体调整如下。

1.浓缩教学模块

“幼儿文学”课程整体是按基础知识、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图画书、幼儿戏剧、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九个模块来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对模块进行归纳浓缩,分成基础知识、韵文类、故事类、科学文艺类和表演类五个模块,用举一反三、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进行紧致有效教学。

例如,把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图画书三个模块整合为故事类模块。第一,与学生讨论、讲解这类故事作品概念、特征、类型。第二,借助经典的各类故事《丑小鸭》(幼儿童话)、《珍珍唱歌》(幼儿故事)、《大卫,不可以》(幼儿图画书),请学生阅读赏析,从而对故事类作品的特征有更好的把握,同时区别出各自的不同:幼儿童话偏重幻想神奇、幼儿故事偏重生活道理、幼儿图画书形象直观有趣。第三,梳理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分析探讨故事类基本叙事模式和主题表达,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及创编的兴趣。第四,鼓励学生探究创编故事类作品及进行大量阅读,让学生初步掌握创编制作的技巧,并热爱阅读。每个模块都会设计一个与模块相关内容的20分钟左右的阅读读书分享会。通过理论—赏析比较—阅读经典—创编创新这样的课程模块教学内容设计,更高效地训练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专业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2.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针对卓越班同学学习积极、开朗热情、敢于表达自己思想和认识的特点,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涵盖了自主预习、互动研讨、教师点拨、课堂小测、反馈评价、拓展迁移六个基本环节,进行有效学习。

例如,故事类第二环节教学内容——作品欣赏:把握住特征及区别。第一,发一个预习案给学生,请学生预习:1.阅读复述《丑小鸭》(幼儿童话)、《珍珍唱歌》(幼儿故事)、《大卫,不可以》(幼儿图画书)三篇作品;2.找出三篇作品的异同点。第二,课堂上检测预习,抽同学复述故事。第三,教师设定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可如下:(1)故事类作品,有些什么共同的特征?(2)三者又有些什么样的区别?(3)请大家根据各自特征,推荐作品来鉴赏。以上问题探究都是以小组环坐,分配各种职责(如小组长、记录员、资料收集员、汇报员等角色)的形式进行认真讨论,然后选派成员发言,告诉全班同学其合作探究的结果,教师进行恰当的指点和评价。第四,课堂小测。每组成员用思维导图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对本次课的梳理和检测,以备总结和复习。第五,反馈评价。请写出你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及疑惑。同时评出最优小组及个人,并阐明评价理由。第六,拓展迁移(布置作业)阅读古今中外相关的经典作品,下次课进行阅读分享读书会。

通过“引导—探究”的导学案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形成。

3.考核方式的改革

幼儿文学考核方式,一直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非常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成绩及考核成绩综合考评。对于卓越班的学生,在考核上多加一项评定标准,即阅读分享读书会评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在教学内容中,每个教学模块,都会设一次读书会,进行相关内容阅读后的汇总和分享。设计目的是督促学生加大阅读量,热爱阅读,有良好的幼儿文学底蕴,为后面的“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课程做好铺垫。

卓越班的学生虽然整体素质在在校生中不错,但其基础也还是不够扎实,内核还是阅读量不够。通过读书会的举办,能够督促学生拿起书本,自主阅读。这里的自主阅读指在幼儿文学大框架内让学生课后自主选择作品阅读,然后在读书会时间分享畅谈。通过这样的指导和督促,学生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加强。

其实“幼儿文学”的根本是文学,没有哪一种文学的欣赏和审美能脱离作品阅读的积累。作为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幼儿文学课程除了重视学生选择幼儿文学素材的能力,朗诵与活动编排的技巧,更担当了提升学生幼儿文学修养的重任,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文学欣赏创编能力,以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这些都和大量阅读的积累分不开,所以,考核方式上加了这一评价参考,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

在教学改革探究中,卓越班学生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从被动到主动,阅读量增大,信息搜集的能力,幼儿文学分析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书目表达的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在幼儿文学的审美力上也有很大的提升,整体幼儿文学素质不错。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小组合作中,如何更科学地安排组合,使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参与进来;如何调动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有效性;课时与内容的搭配怎样能更高效、更合理等。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方向,人生中最早的教科书——幼儿文学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教师需对此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从而为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程维薇.用幼儿文学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感受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7)

[2]丁桂芹.浅谈幼儿文学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科学中国人,2014(12)

[3]韦宏.师范院校幼儿文学课程改革路向[J].黑龙江教育,2010(5)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