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丽
【摘 要】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师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对工会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建构,打造品牌特色,促进工会工作的深入开展,担负起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高校工会;专业化建设;艺术品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150-02
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工会则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任。既是教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践行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担任着主要角色。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改革进入全新阶段。教师类型从原有的教学型分化成教学型、教学研究型与研究型。高校工会的重心和服务改革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既要保障教师权益,又要创新工作体系,整合原有资源,形成新态势,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一、艺术类教师参与工会工作现状
目前,不管是综合类大学还是财经、理工类院校,开设艺术类专业和公選课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是,成立专门的艺术团体,由专业的艺术教师教授正规的艺术课程的工会活动却不多。这其中艺术教师有其自身的问题。
第一,由于艺术类学科自身教育规律的特性,教师们大多更重视专业学习,而轻视文化教育。很多艺术拔尖人才接受“童子功”训练,注重技术技能的提升,强调在技术上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修养仅仅作为辅助课程来了解。
第二,大多数从事艺术教育的人特别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与练习,对艺术之外的政治、生活等敏感度不高,群体活动参与性不足。认为群众性项目专业层次不高,个人特长难以施展。
第三,艺术教师感性思维强,注重差异化培养,个性突出,这使得他们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同时由于专业特色、职业特点等各方面也与其他专业、岗位之间存在认同差异,这同样为工会工作提出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四,目前各高校大多有3-5个校区,职工规模也逐年增加。一方面,学校教职工年龄呈两极化发展,老教工越来越多,同时年轻教师也在不断涌现并逐渐占据主流,两者在兴趣爱好、体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另外,职工住房分布也呈分散状态,在组织活动、场地设置、器材资源分配等方面都给工会统一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工会与艺术教师在工作中的互利作用
艺术教师凭借专业特长,如果能够积极参与工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定会对活动的水平和影响力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如何发挥艺术类教师的专长,使其服务于校园工会活动,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首先,应有主人翁意识。在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后,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各项发展工作中去。融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积极献言献策。发挥专业特长,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普及并提高艺术教育水平。
其次,工会应做好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让教师成为学校事项的参与者。鼓励艺术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并创造参与融入的氛围环境,在重大节庆日、学校重要活动中全员参与,做好专题调研与项目策划,发挥专业优势。
第三,良好的制度建设。通过规范活动形式、学习内容,使日常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根据教师的综合表现在评优评先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导向,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
三、专业化建设,品牌式发展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责任,工会工作在立足校内活动建设的基础上,也要突破校园围墙,拓展社会平台拓展。在充分认识、分析学校文化特色与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借力引力,在活动平台、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专业化建设,形成品牌特色,促进工会工作的开展。
(一)立足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与教育教学水平,凝心聚力,这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组建各类兴趣协会、组建教师社团,形成固定的时间、地点。活动常态化,内容可变化,将“教工之家”打造成教工愿意来不想走的温馨之处。通过举办各类各级适合不同教工需求的活动。这其中可以既有传统项目(书画、戏曲等)又有符合当代现代(排舞、街舞)特色的活动,甚至时装设计、化妆造型、摄影、艺术设计等。
这些活动应发挥艺术类教师的专业特长,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对活动的内容、形式予以专业化的指导,不仅局限在把教职工聚拢到一起吹拉弹唱,而是通过专业化的讲解与指导,对某一艺术形式能够有专业的认知,进而提高一定的专业技巧,提升教职工整体艺术水平。
(二)多种资源并用,搭建服务平台。将艺术教育服务的功能、学校的发展建设与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融合在一起,以开放灵活的工作角度拓宽工会服务全体教职工的宽度和深度。
随着城市发展规划的变化,新校区、新小区的出现造成教师子女入托入学难。面对此种情况,工会可以发挥艺术类教师的专长,与周边幼儿园和中小学建立双向服务关系,搭建起互利双赢的双向服务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的中小学、幼儿园优先接纳学校教职工子女;学校凭借自身优质资源在通识课程选修、国内外艺术赛事、师资培训、学术交流、讲座报告等方面提供常期支持与指导。
此外,在学校授权基础上,工会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吸纳民间资本,通过智力入股、学校品牌入股的形式,联合社会力量开办特色幼儿园、中小学艺术特长班等项目,既能产生社会效益,又能为学校教职工子女入园提供便利。
(三)与社会艺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艺术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寻求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是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搭建创新平台,形成社会化的工作格局。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合作模式。
人民群众始终是发展的主体。通过联谊、公益组织、艺术下基层等途径,创作丰富的艺术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可以享受到更加便利的艺术生活。用足内力,巧借外力,二力相生,整合成工会组织的强大战斗力,形成建立在互利双赢基础上的合作模式和平台,只需花费较少的人力与财力资源,就能够解决青年教职员工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学校也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学生教育方面,可谓一举多得。
(四)创新形式,推陈出新。高校教职工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特点,文化欣赏品味也逐年提高。工会常年连续组织同一活动,难免让教职工司空见惯,失去兴趣,别致、新颖、有创意的文体活动成为众向所驱。
艺术活动的创新,首先贵在教职工喜欢,一方面要能够彰显高校教职工的审美趣味与雅兴;另一方面要在形式内容和表现方法等多层面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与教职工沟通联系的渠道,建立多种对外交流学习途径,促进教职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推荐有艺术特长的教职工参加省市各级各类艺术培训班,通过到其他高校考察、学习,参加多种类型比赛等更趋专业化的培训模式,逐步形成适应未来发展和具有本校特色的培训体系。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方式与交流平台,重视学习和培训的效果,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竞赛活动,使艺术培训管理团队得到完善和充实,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注重活动的专业化,共同营造、提升新时期高校的艺术水平与建设。与艺术采风、田野调研相融合的疗养;针对有艺术学习需求的培训班与兴趣班;与边远地区结对的艺术联谊;与艺术普及相结合的红色之旅等,既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又提高教职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参与意识,强化职业能力。
(五)重点资助和扶植,打造品牌项目。当前的社会特点已经进入了品牌树立和传播的阶段,校内的工会活动也应该结合这个特点,摆脱过去的简单组织活动、活跃气氛的职能,致力于打造品牌项目,服务于学校的整体品牌建设。
开展品牌项目招标,在二级工会中选拔运作成熟、具有专业特色、影响较大的项目,作为学校品牌培养项目,给予政策关心和部分资金支持,既使工会活动独具魅力,又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名片。例如,可与本校艺术学院合作,成立校教职工艺术团、教工艺术研究中心,通过自筹资金、学校支持、社会捐助等渠道,组织迎新春书画作品展、书画拍卖会、合唱比赛、迎新年音乐会等活动,藉此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比赛,提升学校知名度。
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可以丰富教职工的日常生活、传递健康的理念和正能量,强化道德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优先地位。因此组织和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健康的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艺术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杨.浅谈落实和发挥工会在艺术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高校教育,2011,(1):145-148.
[2]张芸芸.高等艺术院校建设创新型工会的路径探索[J].南京藝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6):148-150.
[3]许宁,魏双元.工会视角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华章,2012,(14):104-105.
[4]孔海棠.论高校工会文化建设[J].工会论坛,2013,(3):4-6.
[5]吴晓柏.营造高校工会文化 推动校园和谐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3,(33):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