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护理效果

2019-10-05 11:41纪燕鸿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

纪燕鸿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护理中健康信念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52 9,P=0.011 7)。观察组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为(152.65±28.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63±28.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5 4,P=0.000 0)。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健康信念模式; 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9.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9-0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气流受限表现,且其气流受限具有不完全可逆性,同时患者病情会呈现出进行性进展[1]。老年人群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还没有发现特效方法,多选择支气管扩张剂、抗菌药物进行临床症状的控制[2-3]。对于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不仅要注重治疗的进行,还需要重视护理干预,保证患者良好的依从度,以提升患者医疗护理质量[4]。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证实处于稳定期,年龄在60岁以上。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存在认知障碍或者沟通障碍。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7岁,平均(68.28±5.36)岁;病程0.4~11年,平均(5.34±1.19)年。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0~75岁,平均(68.59±5.14)歲;病程0.4~10年,平均(5.07±1.11)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密切监测病情,给予氧疗,给予营养干预,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锻炼。观察组则在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帮助患者感知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性及易感性,让患者理解遵医嘱治疗及保持健康行为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克服改正不良行为时的障碍,具体实施如下。

1.2.1 通过教育使患者感知到疾病的易感性及严重性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通过直接询问或者问卷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对患者入院时的健康信念水平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情况。主动向患者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的内在原因及外在原因。另外要定期开办集体讲座,播放健康教育视频帮助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向患者介绍当前国内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情况,使患者认识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类致死率很高的疾病,病程长会导致的不良结局,对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形成的影响,帮助患者认识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性及易感性。

1.2.2 通过教育使患者认识到保持健康行为的益处 护理人员必须通过不断的教育使患者切实认识到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对于促进疾病病情缓解、康复的重要意义。护理人员每周都要组织健康讲座,讲解减少吸烟量的益处,鼓励患者戒烟,进行饮食教育,指导患者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摄入,提升机体呼吸道的防御水平。另外食物也要保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减少食用产气食物,确保肺部良好换气功能。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护理人员向患者展示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可以利用PPT和视频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练习。

1.2.3 通过教育使患者认识到保持健康行为可能存在的障碍 障碍表现在身体、心理、经济、时间、医疗费用方面,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掌握患者自认为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帮助患者对自身能力科学正确的评估,使患者提升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及病友之间的支持。如果患者年龄偏高,或者文化程度低,或者接受能力差,应该在集体健康教育之外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确保全部患者都可以理解。护理人员应该利用通俗易懂及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得到足够的健康促进相关知识。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邀请病友现身说法,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使患者切实认识到健康行为保持的意义,提升患者的健康信念。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鼓励家属保持健康行为,从而为患者树立榜样。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康复依从性:包括患者进行缩唇呼吸的依从性、进行腹式呼吸的依从性、进行呼吸操练习的依从性。在整个康复护理期间患者均能够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完成各项练习视作完全依从;在整个康复护理期间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仅有70%以上的时间能够完成各项练习视作部分依从;在整个康复护理期间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仅有不到50%的时间能够完成各项练习视作不依从。康复依从度=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自护能力: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评价,经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内容有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共43个问题,分别为1~4级评分,总分172分,得分越高则自护能力越强。

猜你喜欢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社区综合管理在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中的价值与意义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慢阻肺合并哮喘稳定期仍需用药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