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梅
【摘要】 目的 探究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输血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未实施输血管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另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输血管理的30例患者作为PDCA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质量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及输血不规范问题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输血病案单据检查共计2次, 开展工作流程培训共计4次, 输血病案管理质量考核共计4次;观察组输血病案单据共计检查12次、开展工作流程培训共计12次、输血病案管理质量考核共计12次;观察组输血质量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规范问题发生率为6.7%(2/3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输血管理当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输血管理工作质量、降低输血病案不规范问题发生率。
【关键词】 输血管理;PDCA循环法;输血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041
计划(plan, P)、执行(do, D)、检查(check, C)、处理(action, A)各首字母组合而成即为PDCA, 依据这一步骤反复运行的活动便是PDCA循环法[1]。输血作为临床抢救举措中的重要手段, 对临床输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是保证患者能够合理用血、安全用血的根本, 将PDCA循环法用于临床输血管理工作中, 旨在提高输血质量[2]。本院自2017年6月医疗机构成立输血管理小组, 以医务科、输血科及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为主, 严格贯彻实施PDCA循环理论, 对临床输血工作予以规范管理, 并以未实施输血管理之前的管理实际作为对照, 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比较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输血管理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未实施输血管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16~70岁, 平均年龄(44.7±9.6)岁。另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实施输血管理的30例患者作为PDCA组, 其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17~72岁, 平均年龄(43.7±9.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输血管理。PDCA组患者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输血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计划 创建输血质量管理小组, 日常检查工作以
5名小组成员为主, 包括2名主管医师、1名技师和2名护师;输血科临床医师作为组长予以统筹, 对输血质量进行整体的监督控制, 把握现状、明确个人职责, 制定输血质量评估标准、考核的方案、检查方法等内容, 并作出培训计划。
1. 2. 2 实施 ①管理小组作出对输血管理现状的分析, 对各种潜在的不规范问题进行整理, 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整改处理措施。日常检查的同时, 善于对存在于输血工作当中一些问题的总结, 具体如输血申请单书写規范情况、输血配血报告书写核对情况、输血单签名清晰与否、是否为合理性输血、输血记录单是否规范填写等。主要就重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②与当前存在的不合格项进行结合, 将输血相关的法规作为指导, 构建标准化的质量管理章程, 进行实施前培训, 从而使得输血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时可以有章可循。对输血管理质量评估标准加以规范化制定, 其中比如输血医嘱、输血申请单的书写、病程记录、输血前的各项检查以及输血之后的评估等内容都纳入到输血病案质量管理评估标准中去, 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输血工作流程、输血专业知识、输血操作技能等培训工作, 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照工作流程、操作规范予以落实, 提高输血工作质量;对于输血工作中潜在的操作隐患、易发生错误的工作环节进行日常宣教, 把预防工作做好, 以免再次发生同样的工作错误。管理小组定期召开讨论会议, 将各阶段的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反馈, 并对其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措施商讨, 为下一个阶段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1. 2. 3 检查 管理小组成员每天都要对科室工作进行检查, 结合输血管理质量评估标准, 对前1 d所有输血记录、有关单据填写情况进行认真的核对;定期抽查归档输血病案,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错误, 并及时纠正。
1. 2. 4 处理 以每个季度为1个阶段, 定期汇总此阶段的检查情况, 通过简报的形式公示, 对其中的不合格项予以筛选, 并分析应对措施的完善与否, 保证PDCA循环管理的运行持续性、有效性。检查结果要保持和有关工作者绩效考核挂钩, 奖励成绩优异者, 惩罚不合格项较多者, 督促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质量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及输血不规范问题发生情况, 输血不规范问题包括输血申请单书写不规范、签名不清晰、不合理性输血、交接核对不完整、输血记录单填写不规范、输血后评价缺失。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输血质量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比较 对照组输血病案单据检查共计2次, 开展工作流程培训共计4次, 输血病案管理质量考核共计4次;观察组输血病案单据共计检查12次、开展工作流程培训共计12次、输血病案管理质量考核共计12次;观察组输血质量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优于对照组。
2. 2 两组输血不规范问题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规范问题发生率为6.7%(2/3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PDCA循环属于一种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将其运用到临床输血管理实际中, 能实现对质量的全过程管控, 促进输血工作的有序进行[3]。首先, 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落实, 能够确保从执行操作规程、落实规章制度等角度, 总结并发现输血管理工作当中的各项不足与缺陷, 继而全面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避免了管理工作的片面性、盲目性[4];其次, 通过落实PDCA循环管理模式, 辅以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临床工作实施过程中, 成立由科室护士长为带头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 创建输血质量管理体系, 做你所写的、写你所做的质量管理模式, 为输血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提供了保障, 使输血工作更为规范化、合理化[5-7];最后, PDCA循环法的应用强调培训的重要性, 在输血管理当中引入PDCA循环法后, 管理小组组织的年度培训增加到了12次, 从而各科室组织的科室内培训也相应的增加, 满足了输血管理质量提升的要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输血病案单据检查共计2次, 开展工作流程培训共计4次, 输血病案管理质量考核共计4次;观察组输血病案单据共计检查12次、开展工作流程培训共计12次、输血病案管理质量考核共计12次;观察组输血质量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额的输血不规范问题发生率为6.7%(2/3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11/3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通过对检查考核制度的强化, 可及时发现管理当中潜存的问题, 并及时排出问题、解决隐患, 使输血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处在良性发展状态下。而且基于PDCA循环法是一种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此为动力而完善的管理模式, 它的这种管理特点也使其能够始终保持有效运行的状态, 确保管理措施更有效、更完善[8-10]。
综上所述, 在临床输血管理当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输血管理工作质量、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不合理用血、输血过程各种记录及病案不规范书写等问题的发
生率。
参考文献
[1] 江承琼. PDCA循环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0):291-293.
[2] 刘玉玲. 用PDCA循环法进行输血管理的效果评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0):7-8.
[3] 尹春阳. PDCA循环法进行输血管理的效果分析. 中国处方药, 2018, 16(10):138-139.
[4] 朱霞蔚, 陈科达. 电子病历结合PDCA循环在输血病历检查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6):190-193.
[5] 韩春俐, 陈琳. PDCA循环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书写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20(6):621-622.
[6] 叶伙梅, 吴绮丽, 朱洁好, 等. 我院应用PDCA循环进行输血申请单规范填写管理的实践.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 34(3):
393-395.
[7] 喻茂文, 乔林, 张水建, 等. 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4, 16(3):283-286.
[8] 徐靜, 林燕, 张春燕, 等. PDCA循环管理方案在提高输血申请单合格率中的效果研究.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5, 35(5):697-698.
[9] 吕晓华, 李平, 苏风雪, 等. PDCA循环法在临床用血适应证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7(5):58-60.
[10] 杜江, 余先祥, 杨孝亮, 等. PDCA循环法在临床输血前评估管理中的应用性研究.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7(4):76-77.
[收稿日期:20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