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9-09-30 13:32滑继春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滑继春

摘  要:留守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现实却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首先要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知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同时要选好代理监护人并加强联系,应尽可能地找有帮扶能力和较高文化水平的亲友做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依据子女的性格特点等与代理监护人商讨好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并与代理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为改变家庭经济状况而进入城市务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农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现实却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教育主体变更

父母的外出工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另外有一小部分是被家长送到个人办学机构寄宿托管。老年人由于是隔代抚养,大多对孙辈较溺爱,他们往往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疏于管理,甚至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孩子们在无原则的纵容和过分的疼爱中,形成了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如我所知道的小刚就是一个留守儿童,他三岁就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对他有求必应。若他与同学发生矛盾,爷爷一定会第一时间不问青红皂白去为孙子出气,总以为是别人欺负了小刚。久而久之,小刚养成任性、放纵、自以为是的性格。目前他还是个小学生,但每天不是在家闹着不愿上学,就是在课堂上趴着睡觉。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还跟老师对着干。而寄住在托管机构的孩子,教育管理则更加淡薄。在托管机构里一般只管留守儿童的吃穿,不便或者不善于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再加上寄宿托管的孩子良莠不齐,同伴之间排挤、打骂现象时有发生,孩子也很難产生归属感,致使一些托管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二)父母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不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对儿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留守儿童的父母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希望通过到城镇“淘金”改变家庭的状况,其所经历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他们的身心压力很大,而且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孩子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他们的希望。由于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又缺乏科学指导,使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容易形成两极分化:一种情况是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其他特别是心理的发展情况,缺乏与孩子的耐心沟通,孩子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长此以往,必将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留守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另一种情况是感觉由于在感情方面亏欠孩子,便拼命用金钱物质弥补,心里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学习没有指导,出于逃避心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敢碰触。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不闻不问,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学习采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毫无进取之心。如小强和小洁是亲兄妹,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强是哥哥,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有心事从来都是在心里憋着。父母离家出门打工,他虽然不舍但从未说过一句“我不让你们走”,只是夜晚在被窝里偷偷哭;妹妹小洁则相反,经常向父母要这要那,若是没得到满足,就不依不饶。

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应对孩子实行有效监管,可是总觉得鞭长莫及,如何实施遥控管理,不少家长方法贫乏。他们大多选择以金钱为诱饵,以打骂为教育方式,以学习成绩判定子女成长的优劣,成绩好则给以金钱和物质奖励,再不合理的要求也满足孩子;成绩差则一顿打骂,大部分的家长对“打”、“骂”等教育方式的采用是随机的,无视孩子成长的过程,更没有考虑这些方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像这种“重物质,轻精神;重学习,轻德育”的现象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过分依赖于学校

近年来,农村学校教育在国家的重视下的确有了较大改观。但是,农村学校教育的表面繁荣也助长了农村家庭教育的惰性。有的农村家长过分依赖学校,认为自身能力有限,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放心了,削弱甚至放弃自身应尽的教育职责。还有的家长意识到自身教育水平落后,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认为这样就一劳永逸了。殊不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感情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在人的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这种不健全的教育观念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出现的心理、行为习惯等系列问题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知识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农村家长或代理监护人的教育观念陈旧,远不能适应孩子的发展需求。因此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通过培训,让他们深知“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家长学校作为提高家长素质的主要基地,尤其要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先生对此说得非常透彻:“家教最基本的内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建立联系,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父母和监护人应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同时还应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育内容。

(二)选好代理监护人并加强联系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父母外出打工之前一定要为子女选择好代理监护人,应尽可能地找有帮扶能力和较高文化水平的亲友做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依据子女的性格特点等与代理监护人商讨好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定要与代理监护人经常联系,及时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要适时回到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到父母一直在关爱他(她)。要协助代理监护人做好对子女的教育工作,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运用自己的情感和理智,促使子女即使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也能健康成长。如一个名叫晓彤的留守儿童,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四年级时因为完不成作业而欺骗家长和老师。为了教育好这名学生,老师及时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家长得知后立刻放下工作,回到孩子身边与其交流。从那以后,每次家长会孩子的妈妈都会不辞辛苦从北京赶回来,从未缺席。孩子从中真切地感到了妈妈的爱,变得性格开朗,学习刻苦,在六年级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三)家长不能“溜守”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长虽然不能时时在孩子身边,但是,陪伴是必须的。家长应该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现在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父母尽量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与孩子做心灵保健互动,多鼓励孩子父母写信,多听孩子倾诉,真正做到缺位不缺职。

父母可以把自己在外打工的见闻以及背井离乡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讲给自己的孩子,这将对他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也可利用假期将孩子接到自己打工的城市共同学习生活一段时间,使孩子们开阔眼界,同时培养亲情。父母可以用与孩子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学好修身的第一课。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希望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和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让有条件的儿童尽快随父母进城学习生活,让继续留守的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孩子们以及整个家庭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晓角)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