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再把母亲供在神坛上

2019-09-28 10:14赵美青
中华家教 2019年7期
关键词:神坛心理咨询过度

赵美青

多少年来,我们只听到一种声音:母爱伟大、无私奉献、善良、美丽、勤劳……恨不得把所有的褒义词都用来赞美母亲。母亲这个角色被如此多的赞美裹挟着,好像被供在了神坛上,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战战兢兢,不敢面对自己作为人的局限性,只允许做完美妈妈,生怕有任何的瑕疵,只敢表达爱,不敢也不能表达怨恨与不满。

试想一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又有谁可以是如此完美的呢?

这些年,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我看到更多的现实是,有太多的妈妈们努力地为了能够配得上那些赞美而过度付出,事无巨细为孩子做太多的事,操太多的心,結果是,母亲的过度付出不仅不被孩子接受,还导致轻则亲子关系紧张,重则制造身心疾病。

用一个生命淹没另一个生命,这会制造多少人间惨剧?只要是人类的一员,就必然有作为人的所有情绪情感。一个人如果被过度赞美,便意味着很多正常的情绪都被压抑无法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度表扬就构成了“施虐”。

常常看到父母打骂孩子,打了骂了之后对孩子说“我这是为你好,是因为爱你”,这时候,孩子会非常困惑地想:这真的是爱吗?如果爱是这个样子,我可以不要吗?你用让我如此难过的表达方式对待我,你却告诉我这是爱?

在成人面前,孩子永远是弱小的,尤其是幼年的孩子,他们只能完全依赖父母而活,不迎合父母的愿望就意味着要承担不被爱甚至有可能被抛弃的风险,要直面这样的恐惧,那是一件和死亡同样可怕的事,他们只能被迫接受父母认为是爱的东西……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若干年里,最让我痛心的就是看到太多糟糕的亲密关系,明明是最爱的人,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爱,要么两颗心像两座孤岛,要么动不动就横眉冷对、剑拔弩张,相互之间你不懂我、我不懂你几乎成为常态。

我也是一位母亲,我想跟所有的妈妈们说,你不需要那么伟大无私,更不需要成为神也不可能成为神。我们和所有人一样,都具有作为人的爱恨情仇,同时也必须承认各自的局限性。

爱是一种能力,而被爱是生存的必需品,母亲也曾经是孩子,成为母亲是要做一个人,而不是做一个神。爱,是用一个生命去滋养另一个生命,而生命的历程要自己去体验,从来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别人的经验永远都无法替代自己的体验,否则就等于白来这个世界一趟,好像从来没有活过。

成年人常常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想把自己的经验强行植入孩子的生命,结果干扰了孩子去体验自己的人生,最终使得孩子不能成为孩子,母亲不能成为母亲。

现实中为什么我们常常看到乖孩子缺少创造力?因为他的脑袋里装了太多别人的东西,他和别人共用一个脑袋,满脑子充斥着别人的指令,便丧失了自主意志。精神分析有一个说法叫“共生绞杀”,所谓相爱相杀就是如此。

身为母亲,同样具有人的所有属性,不完美才是常态,母亲们要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人,才能用更加健康的方式爱自己也爱孩子,才能让自己成为自己,孩子成为孩子。

猜你喜欢
神坛心理咨询过度
画与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吗?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当下流行“过度病”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故宫文化是该走上“神坛”,还是该沐浴“人间烟火”f
心理咨询不简单
电子书跌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