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霏
今年北京市的幼升小和往年的不太一样:小区门口张贴的不再是各学校的招生简章,而是由各个区教育部门统一印发的网络资料收集与报名流程。因为有的区对今年1月1日后拿到房产证的家庭开始执行多校划片,即一所房产不再对应一所学校,而是对应多所学校。这样的登记方式增加了父母的焦虑,特别是那些为了上学而新购八房产的父母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否能被心仪的小学录取。
持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局限于北京,在其他城市也是如此。为了应对孩子上小学的压力,很多父母选择将压力前移,提前让孩子进入“名校”的学前班,或者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考取一系列证书。于是,太多的孩子不得不在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过早地替父母分担他们的“焦虑”。
如果将孩子比作一对父母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那么这件作品的容错率有多高?真的会因为上不了一所好小学而耽误了自己的人生吗?
去年,上海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在小升初时,收到了来自两所上海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并非一直是耀眼的学霸,甚至老师曾对孩子下过这样的评语:“学习不够努力”“考试成绩不太好”“作业错误率很高”……面对这样的压力,他的父亲选择让孩子继续按照他的节奏学习,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能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论英雄。”最终,孩子被市重点中学录取。
是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在这场长跑比赛中,教育的过程贯穿始终,不仅包括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十几年,还包括家庭教育以及工作后的培训。漫长的教育过程,让每个人都有各种机会来纠正曾经的错误。所以,孩子的一生不會因为错过一所好小学或者好中学就变得毫无希望。
作为拥有成熟心智的成年人,家长们不妨将目光从好学校和学区房中转移到孩子身上,发现他们的亮点,尊重其成长规律,然后选择一种适合孩子的方式,陪伴他成长。
正如本期赵石屏老师在文中所言:只有家长具备了慢学习的观念,才会真正懂得适应远比分数重要,才会成为孩子慢学习的保护者……面对孩子的学之初,家庭教育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多学一些家教知识,读懂孩子的特点,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尽可能避免教育失误,让孩子在学之初获得良好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