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华 孙丽娇
【摘 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133例医院产科收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3--01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各项服务的要求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加上人们维权意识的提升,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产妇在住院期间,除了专业的医疗服务外,还希望获得系统的育儿指导[1]。母婴床旁护理主要是通过将产妇的保健教育以及新生兒护理相结合,从而提供以母婴为中心的护理措施,能够满足产妇对母婴保健的需求[2]。为了进一步分析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效果,文章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133例医院产科收治产妇进行观察,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133例医院产科收治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66例产妇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为(26.3±3.6)岁。对照组67例产妇的年龄为23~41岁,平均为(28.3±2.9)岁。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学习产褥期相关护理知识,新生儿则由专门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具体模式为:①健康教育:告知产妇产褥期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护理方法,并介绍产褥期可能出现的疾病和预防措施,并且叮嘱家属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开展新生儿喂养以及护理知识宣教,同时开展母乳喂养宣教,并介绍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上皮珠等正常新生儿症状,缓解由于这些症状引起的焦虑情绪,同时告知产妇产后避孕作用与方式;②新生儿沐浴: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在新生儿情况允许下完成沐浴,坚持专人专用的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的出现。每日定时播放新生儿沐浴视频,叮嘱产妇和家属观看和学习。同时告知产妇和家属正确的沐浴手法、顺序以及注意事项;同时需要告知产妇和家属新生儿脐部护理要点,使用医用棉签蘸取少量酒精坚持由内而外的方式进行消毒;③抚触护理:抚触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内容,指导产妇和家属在新生儿睡觉前后、沐浴以及母乳喂养前进行抚触,并且在手心要涂抹抚触油,从而保持新生儿皮肤湿润;定时进抚触的操作示范④预防接种:告知产妇和家属进行预防接种建卡,同时介绍应接种的项目并发放相关宣传手册,在建卡之后可以开始接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本次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3],50分为分界值,>50代表有抑郁情绪,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主要是指母婴同房情况下为产妇、新生儿和家属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是实现产科服务改革的重要途径。母婴床旁护理不断拉近了母婴距离,同时将产后产妇护理与新生儿护理相结合,从而提供整体性的护理服务[4]。在产妇产褥期相关保健知识的宣教下,还需要通过新生儿护理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习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从而及时发现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减少护理差错的出现,同时能够让产妇快速的适应社会身份的变化。床旁护理的应用能够让产妇在住院期间学会新生儿沐浴、抚触以及喂养相关知识,加强母婴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帮助产妇和家属掌握相应的知识,能够加强家庭成员的互动,有助于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在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在产妇产后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拉近母婴距离,同时学习产褥期保健知识与育儿知识。
参考文献
许荣华.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2):209-211.
沈丽青,陈婷婷.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2):354-355.
宋丽莉,刘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床旁护理同质化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170-2172.
宋爱玲,刘东彦.母婴床旁护理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5):207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