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媛
2019年9月17日,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基地(哈尔滨学院)主办,北大荒知青书馆协办,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养老服务中心承办的“北大荒知青生活全景式再现——长篇小说《融雪》”作品研讨会在牡丹江垦区召开,省内外作家、评论家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杭州、香港及美国的知青九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长篇小说《融雪》是鸡西已故知青王晓东创作的以北大荒知青生活为题材的作品,2016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作品出版不到1 个月,作者王晓东就因癌症去世,小说出版后在各地知青中引起很大反响。丛坤在会议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会“不仅是悼念作者,而且是从新时代的视角对北大荒知青文学进行新的审视。北大荒知青文学,北大荒知青文化是黑龙江文化的一座富矿,对其进行整理、发掘,不仅黑龙江垦区人责无旁贷,而且也是黑龙江人应当担起的责任”。
作为一部67 万字的长篇小说,《融雪》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诸多层面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并表现出身为“小说”体裁所应具备的文学想象要素。同时,作为对自身亲历的回溯和对知青历史运动的记录,《融雪》亦呈现出某种“纪实”的特性,因而显现出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孙时彬指出,《融雪》是一部典型的具有鲜明北大荒黑土知青特色的小说。它的与众不同在于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符号集于一身,是一部全景式、非虚构,带有自传性质的章回体的长篇巨制。《融雪》全景式地展现了知青从动员下乡到返程回乡的全过程,其通篇所述都能令读者找寻到当时现实生活的影子。主人公王云辉的塑造更是有着作者本身生活经历的融入,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传体的特征。而小说所采用的章回体结构,则是对古典小说传统的承继和灵活使用,拟古不复古。王晓廉表达了对作者王晓东历经艰辛刻苦创作精神的无限敬意,同时指出《融雪》不同于那种主题先行,带有某种流行文学思潮的“先锋”作品,而是一部内容扎实、故事真实、思想积极,充满正能量的带有个人体验的现实主义作品。它没有附会社会上那种彻底否定知青下乡运动的倾向,但也没有粉饰掩盖知青下乡后当地所存在的问题,而是忠实于自己的切身感受,真实再现那段青春时代的艰苦生活。当然,小说创作中也存在着诸如主要人物塑造不够突出等不足,但瑕不掩瑜。李雪认为王晓东在创作时,把青年的性格,青年的文学梦想,青年的热血与激情,贯穿在小说的经络之中,并没有僵硬的指令,缺失人性,而是以奔腾不息燃烧起来的青年血质,绽放着、喷涌着青春活力,以各种理想涂抹而生出的青春活力。滕宗仁从“塑造新人形象,奏响青春之歌”的角度,赋予了作品以新的主题意义,即它是党性和人性的融合、是英雄和众生的融合、是家庭和社会的融合、是守正和创新的融合、是历史和现实的融合,并由此引申出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沉思这两个具有丰富意义的话题。这样的解读无疑使《融雪》避免了作为知青作品在传统评议中的尴尬位置。丛坤将《融雪》置于新时期文学发展里程中加以评述,指出作品是以“青春的恋歌”为主题的,这由知青运动的独特历史所决定。并同时分析了这一主题的生成原因:一方面在于主人公及其下乡的同学们独特矿区生活的成长背景,其不下乡即下井所形成的生活反差与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大都市的知青们的生活反差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则在于年龄的因素,即知青生活赋予“小六九”初中生们的痛感与“老三届”相比要小很多,因此,回忆知青岁月,他们有更多的美好,更多的留恋。而这也是王晓东创作与以往知青作品相比较独特价值之所在。正是因相似的年龄,使同样具有知青经历的丛坤对作品所表达的“青春的恋歌”这一主题十分认可。丁媛将《融雪》置于蔚为大观的知青文化现象中,从心理学、发生学的角度评述了王晓东缠绵病榻数年,仍坚持笔耕讲述知青生活的原因在于一段难解的知青情结。在“知青情结”所包含的战胜苦难、反叛困境的坚强意志和顽强力量这一价值观念的引领下,作者王晓东在疾病折磨间坚持创作《融雪》,并赋予知青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群体”这样的盛赞。同时,“知青情结”也使王晓东这样的知青在适应和反抗新的历史境遇下产生了一种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于是执起笔来,以留住历史、告知后人。蒋兴莲在阅读了《融雪》后,认为作品是一代人的回忆,是“血的蒸汽和真的声音”。作者并不是渲染苦难,吐槽委屈,也不是空洞地表达个人愤世嫉俗的决然,流露已时来运转的庆幸,而是以情的丝丝缕缕叩问时代,用文学的光芒去启迪今人。并概括出作品从四个方面传递了正能量,一是还原了当年的劳动场景,二是凝聚了当年的知青友谊,三是塑造了兵团干部的感人形象,四是热情讴歌了知青的真挚情感。它带给读者的不仅是肌肤信息,身上流的汗,心里流着血的生命真实,而且是对苦难的一种纠正和超越的力量,是对生活中美的动魄惊心,是对生活对生命的无比挚爱!小说的特约编辑,也是此次研讨会的发起人之一方国平畅谈了修改编辑出版长篇小说《融雪》的体会。方国平认为作品的主题是明确的,结构是传统的,但传统中富有变化,语言是充满真实性的。小说以朴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再现了那个时代知青全景式上山下乡的生存状态,再现了在“文革”背景下知青的生活、知青的命运和知青的情感。感情是真挚的,描写是平实的,反映的现实是真实的。所谓“全景式”,就是知青从学校出发到农村边疆,经过农村边疆生活的历练,在某种社会形态的召唤下,从边疆回到城市的整个过程。另外,方国平还指出《融雪》的创作是成功的,它是知青为北大荒文学园地留下的宝贵的文学遗产,也为读者留下来广阔的思索空间。当然,成功之余,亦有不足,如由于历史的局限,小说主题的深度挖掘和宽度延展是不够的。还有人物塑造方面,形象比较单薄,手法亦比较单一等。
从以上专家学者的发言里不难发现,《融雪》之中,既有文学的表达,也有对历史的记录;既有虚构的想象,也是纪实的书写;既是对个人经历的真切回溯,也是对一个时代中群体之共同经历的诉说。《融雪》中氤氲着怀旧情感的字里行间还夹杂着些许对历史深沉的叩问和反思!
研讨会上,除了与会学者专家们对《融雪》之文学价值、历史意义的讨论发掘之外,还有不少作者的下乡战友饱含激情介绍了这部小说自创作到出版的前前后后,这其中,王晓东带病创作的曲折艰辛、作品付梓出版过程中所获得的来自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无不使与会者感动。
高翠萍详细介绍了在小说《融雪》的新书发布会上与方国平的相识过程,及这部作品出版过程中的诸多感人故事。这其中无论是出版经费的筹集,还是研讨会场馆的选择,抑或是媒体对作品的支持宣传等诸多环节,无不渗透着对作者和他的知青战友们的一份尊重,对知青文化的敬畏。同时,高翠萍还深情讲述了方国平汇编《寻找亡灵》、组织编辑出版知青历史文化丛书等很多他所从事的知青文化事业,更令与会者对方国平之于知青文化的奉献感到钦佩不已。蔡淑琴在她的发言中衷心感谢了为此书出版付出心力、劳力、财力的所有善良真诚的人们。从作者王晓东的沉重病体到坚持创作、从七年心血而成的小说因无资金出版的落寞无奈到众知青募捐筹款、从作者因时日无多,恐无缘得见作品出版到方国平自己垫资、亲自筹划、加快出版的义举,使作者于临终之际看到《融雪》……这所有事件的起承转合中无不闪烁着参与者们高尚的人格,饱含着他们对知青文化的一份情怀。徐振林谈及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体会在于,一是知青文化、知青精神将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宝贵的财富;二是收集、梳理、凝练知青文化、知青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北大荒文化的行为,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大的政治作为。
当年六十余万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黑土地,在十余载的青春奉献中与北大荒结下不解之缘,时至今日,知青运动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知青书写的北大荒却长留于当代文学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文学版块。《融雪》的出现,无疑是对这一版块的小小填充,也标志着知青文学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停下继续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