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古籍善本藏书印举要

2020-01-04 03:06:34宫开庭
文艺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天禄方印白文

○金 凤 宫开庭

藏书印,又叫藏书章,顾名思义,就是藏书机构或私人钤盖在书籍上的印章痕迹。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藏书印在藏书活动中有着丰富的形式和浓厚的感染力,成为古往今来的中国读书人自古享受的一种独特的藏书文化。一部雕印精美的古书中收藏者、经眼者、鉴赏者钤盖几枚别致的印章,使整本书朱墨灿然,书的价值也随着收藏、鉴赏者的地位而得到提升。

近年来,黑龙江省古籍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古籍整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批珍贵古籍要览汇编成册,但对古籍中藏书印的研究还不完善。为此,进一步加大对这些珍贵古籍中藏书印的研究,特别是利用藏书印进行古籍整理和版本鉴定,厘清黑龙江省古籍的存藏发展脉络,进而更好地传播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以黑龙江省存藏古籍善本所钤藏书印为依托,例证、考述古代藏书印的价值作用、内容类型等等。

一、黑龙江省古籍整理现状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年以来,经过全省各图书馆及古籍存藏单位积极工作,古籍整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古籍存藏情况基本厘清,先后出版了《黑龙江省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黑龙江省十家公共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现《黑龙江省高校及科研院所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相关数据也已经上报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至此22家收藏单位的两万余条数据全部登记在册;古籍珍本提要汇编成册,出版了《黑龙江省珍贵古籍要览》,对黑龙江省内收藏单位的珍贵古籍进行了提要式的介绍,是全省珍稀古籍的一次汇总;古籍数字化规模扩大,出台了古籍数字化工作制度,2018年黑龙江省图书馆对馆内的61种古籍进行了数字化发布,2019年又发布32部100册包括黑经江外纪、黑龙江乡土录、拜泉县志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地方志、地方文献史料;古籍工作影响逐步增强,连续举办多次古籍展览,2019年还举办了“册府千华——黑龙江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古籍珍本之丰,规模之大为历年之最。同时在古籍整理中也存在古籍编研数量较少、古籍开发不够充分等问题。

二、藏书印的价值与作用

我国古代书籍在扉页、序言、目录、卷端、题跋、正文中常常钤盖一枚或数枚藏书印章,这些镌刻精美的藏书印古色古香,既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又在古籍文献学和版本鉴定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图书阅读与收藏见证

书籍一旦盖上印章,即表明归属,这是藏书印最基本的属性,也是收藏使用者的本质要求。因此,藏书印从它产生之时就与姓名、官署名、书斋名等名称结合在一起,藏书者最先拥有的藏书印往往就是名章。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最早的藏书印是东晋仆射周顗的藏印,为“周顗”二字。①后来,在使用过程中,藏书印进一步发展为收藏者的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等内容;钤盖者也不只局限于收藏人,经眼者、鉴赏者等有时也钤盖自己的藏书印,藉以垂名久远。如写有“珍藏”“鉴藏”“珍赏”“阅过”“曾阅”“曾藏”“过目”“经眼”等字样的藏书印。

(二)个人志趣与情感抒发

书籍是文化的记录,也是思想情感的载体。藏书印这种中华汉字的特殊运用形式,自然也承载着藏书者丰富的情感。所谓“闲章不闲、以印言志”,藏书印恰恰生动地反映出藏书家们爱书的心迹,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明代钱谷有“百计寻书志亦迁,爱护不异隋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诛,子孙不宝真其愚”印;明代大儒黄宗羲以“穷不忘买,乱不忘携,老不忘读,子子孙孙,鉴我心曲”②为藏书印,爱书之情,尽在其中。特别是一些藏书家本身又是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大家,因此,对藏书印的艺术要求较高,或求名家镌刻或亲手自制,使藏书印章与古籍册叶相映成趣,灿然生辉,成为藏家品位与艺术水平的展示,体现出传统文化之美。

(三)流转递藏与传承寄语

书籍中的藏书印体现了收藏者、鉴赏者、过录者、题跋者的流转过程,往往通过一书中钤盖的多枚印章可以考证出该书的流转、递藏过程。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水心先生别集》抄本,书中钤盖有近三十枚印章,通过这些印章辨识,可以考证出此书曾由清代著名藏书世家张氏、潘氏、莫氏收藏,后归民国著名收藏家刘承干的流转递藏过程。藏书家历尽千辛万苦,求得珍本书籍,爱不释手之余,更希望给子孙后代带来福祉庇护,并要求递藏者守护祖业永远传承。常见的如“宜子孙”“长宜子孙”“子孙永保”等;“鬻及借人为不孝”“愿流转、勿污损”等对后代提出要求;明代“汲古阁”主人毛晋有一方56个字的大藏书印章,印文为“赵文敏于书卷末云,吾家业儒,辛勤置书,以遗子孙,其志如何,后人不卖,将至于鬻,颓其家声,不如禽犊,若归他屋,当念斯言,耻非其有,无宁舍旃”。可谓蔚为壮观,言尽藏家心声。

(四)版本信息与鉴定依据

中国书籍发展史源远流长,历代藏书者大多为博学鸿儒,特别是宋代以后,古籍版本对藏书收藏影响巨大,唐代写经和拓片、宋版书成为藏书家梦寐以求的秘本佳椠,每当搜寻到吉光片羽,即互相传赏,鉴定真伪。许多藏家专门制作版本印章,加以标注,题以序跋。如“善本”“宋本”“元本”“孤本”“钞本”等。藏书印也成古书版本鉴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籍中钤盖的印章,可查考出此书的收藏者,据收藏者的生卒年可以断定古籍版本的最晚雕印时间。因此,古代藏书印对于后人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转,以及鉴别古籍版本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五)传统美学与艺术价值

藏书印一般以金石为材料,通过篆刻者以刻刀为笔,以甲骨文、金文、篆文为表现形式,将汉字的线条之美充分表现出来。藏书印是书法和镌刻艺术的完美结合,汉字风格古朴、字体典雅,展传统美学于方寸之间。藏书印作为收藏者身份的象征,是藏家非常看重的一种方式,其篆刻的质量相对较高,尤其是名家的藏书印篆刻艺术价值更高。藏书印中古雅隽永的印文、精妙绝伦的刀法,色彩艳丽的印色,给人带来一种文化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有些藏书印中还带有钟、鼎等器物图案,或图案与印文并存,这些带图案的印章往往构思巧妙,形象生动,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图画的重要资料。

三、黑龙江省存藏古籍善本藏书印类例

黑龙江省目前古籍存藏两万多种,古籍的收藏和积累虽然不够厚重,但也精品纷呈,独具特色。唐人写经、宋元佳椠、抄本遗珍、名人手迹、流人乡贤文献等奇珍秘籍不胜枚举。按照古籍收藏的标准和行业惯例,清代乾隆六十年以前(1795)的版本称之为善本,但同时善本也包括那些乾隆六十年以后流传稀少、印制精美、校勘无误的古籍。黑龙江省存藏的古籍善本之上钤盖了丰富的藏书印章,其中不乏吴宽、焦竑等明代著名藏书家,朱彝尊、季振宜等清代著名藏书家之收藏、鉴赏印,朝廷官府收藏之印,如清宫善本特藏——天禄琳琅藏书印在我省收藏的古籍善本中也频有出现。

(一)官府藏书印

官府藏书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至今所流传下来的《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鸿篇巨帙都是官府组织编纂、抄写的。官府藏书印与私人藏书印相比较而言,类型较少,印文内容相对单一,但在研究藏书史和藏书印中官府藏书印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1.“天禄琳琅”藏书印

乾隆年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宫廷善本特藏——“天禄琳琅”,这个时期是中国宫廷藏书的巅峰时期,将内府藏书中的菁华部分挑选出来入藏到此,“天禄琳琅”皇家藏书,所收皆为一流善本,可谓珠玉毕集。③由于天灾人祸,天禄琳琅前编的书尽毁,后编书中都钤有“天禄继鉴”白文印,现存的“天禄继鉴”藏书台湾地区计334部,大陆各地区376部,其中国家图书馆272部,辽宁省图书馆35部,其他地区69部。④东北地区由于溥仪逃离时将清宫珍宝秘籍带到东北,使东北地区图书馆留存部分“天禄继鉴”藏书。

黑龙江省有“天禄琳琅”藏书6部。其中哈尔滨市图书馆收藏4部,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2部。哈尔滨市图书馆收藏的宋刻本《后村居士集》钤有“五福五代堂宝”“八徴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三枚朱文方印(见图1-3),“乾隆御览之宝”椭圆朱文印(见图4),“天禄琳琅”朱文方印(见图5),“乾隆五玺”俱全,另有“天录继鉴”白文方印一枚(见图6)。这些印章的钤印位置与内容皆同于《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著录。哈尔滨市图书馆收藏的另外3部“天禄琳琅”藏书,元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宋刻本《纂图互注尚书》及《六家文选》及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元刻本《东莱先生校正北史详节》的钤印印文与形制与上述六枚藏书印相同。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另外1部“天禄琳琅”藏书,宋刻元明递修本《国朝诸臣奏议》的“乾隆五玺”钤盖的印文内容与形制与上述有所不同,有朱文方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见图7)、“八徴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五福五代堂宝”、“乾隆御览之宝”(见图8)“天禄琳琅”。

图1:五福五代堂宝

图2:八徴耄念之宝

图3:太上皇帝之宝

图4:乾隆御览之宝

图5:天禄琳琅

图7: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图8:乾隆御览之宝

2.内府藏书印

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期,元代在宫廷内建立奎章阁储藏书籍,明代内府藏书更是远胜于前朝。明代内府藏书印数量较多,有以藏书处作为藏书印文,如“大本堂书”“东宫图书”印,有以皇帝称号作为藏书印文,如“大明天子宝”,有以藏书主人身份作为印文内容,有以吉语玺作为印文。⑤“广运之宝”作为内府藏书印钤于明代宫廷藏书中我们见到的较多,如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明正德司礼监刻本《少微通鉴节要》,其御制序及首卷卷端均钤朱文方印“广运之宝”,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明嘉靖司礼监刻本《文献通考》也都钤有此印。

(二)私家藏书印

汉、晋以后,知名藏书家逐渐增多,随着雕版印刷的大量使用,明清两代的藏书家已经稽考的就有6000人,⑥其藏书印更是达到万枚之多。私家藏书印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有名号印、堂号印、爵里印、校读印、鉴赏印、箴言印等。

1.名号印

名号印是藏书印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印章,是指印文内容镌刻藏书人的姓名和字号、别号。名号印中有联珠印,是指印章中姓名或者字、号拆开,每个字自成一印,连缀钤盖,几个印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姓名字号。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四十八年乌程闵齐伋校刻三色套印本《楚辞》,书后刻有“乌程万历庚申乌程闵齐伋遇五父校”,有“闵”字白文方印和“齐伋”朱文方印。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清抄本《水心先生别集》中有印章白文“因”、朱文“培”、白文“伯生”,钤印上方有题跋文字“道光辛卯年月下澣过黄川仁兄味经书屋获观以志心赏,辛峰老民蔣因培”。可知此书经清代收藏家蒋因培鉴赏过。此书中还有朱文圆印“原”“湘”,及题跋“道光丙戌八月心青孙原湘观于小瑯嬛福地”。说明孙原湘曾在张氏的藏书地所见到此书。孙原湘(1760-1829)与张氏同为江苏常熟人。本书中还钤有印章黑白印“恩”“泽”,并有题跋“道光庚寅三月上已古歙程恩泽观”。知1830年程恩泽尚在服阙期间见过此书,故印章为黑白印。程恩泽,安徽歙县人。嘉庆十六年进士,道光六年,调湖南学政。母忧归。十一年,服阙,仍直南书房。⑦可见联珠印在钤盖时常与题跋文字并存。

名号印中数量最多是单印,或刻姓名,或刻字号。齐齐哈尔市图书收藏的明弘治刻本《释常谈》,钤有朱文方印“檀尊藏本”。爱新觉罗·昭梿(清代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礼亲王永恩之子)号檀樽主人。黑龙江省图书馆藏宋淳祐十年史季温福州刻元明递修本《国朝诸臣奏议》钤有白文印“倪氏雲林家藏旧籍”,此为倪瓒收藏印。倪瓒,元明间常州无锡人,字符镇,号云林居士。藏书数千卷,工诗画,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⑧

名号印也有姓名、字号双印连用,一个刻印姓名,一个刻印字号。哈尔滨市图书馆《新编方舆胜览》分别钤有“朱彝尊印”白文、“竹垞”朱文,此为朱彝尊的珍藏。朱彝尊(1629-1709)号竹垞,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家富藏书,著有《曝书亭全集》。⑨黑龙江大学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年司礼监刻本《文献通考》,首卷卷端钤有“沧苇”朱文印、“季振宜印”朱文印。是书经清初藏书家季振宜(1630-?)静思堂珍藏。哈尔滨市图书馆存藏明万历十五年刻本《初学记》钤有朱文方印“河间纪昀”,白文方印“晓岚”,此书曾由清乾隆时期名臣纪昀(1724-1805,字晓岚,四库全书总纂官)收藏。

2.室名印

私家藏书印鈐盖仅次于名号印的第二类印章,即室名印。我国古代文人常把个人的书斋或藏书室根据其藏书特点、个人喜好进行命名,并刻印成章钤于藏书上,称为堂号印,或书斋印。黑龙江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明嘉靖十九年刻本《晦菴文抄》钤有白文印“钦训堂书画记”,是清宗室永璥的藏书斋印。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写本《成亲王罗汉赞真迹》,钤有白文印“诒晋齐印”,是由乾隆十一子成亲王爱新觉罗·永惺书写并收藏的。黑龙江省图书馆存藏元至正元年(1341)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乐府诗集》,钤有“丛书堂印”朱文印,为吴宽室名印。吴宽,明成化八年进士,室名“丛书堂”,⑩是书曾经明代著名藏书家吴宽的“丛书堂”珍藏。哈尔滨市图书馆存藏的宋刻元修本《资治通鉴纲目》、黑龙江省图书馆的《东莱先生校正北史详节》中都钤有“谦牧堂藏书记”白文印,此为清初藏书家揆叙的藏书斋。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水心先生别集》钤朱文“潘氏桐西书屋之印”“桐西书屋”为潘介繁、潘介祉藏书地。⑪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白猿经》《水心先生别集》等抄本中钤朱文“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记”藏书印,为清末民国间刘承干藏书印。刘承干(1882-1963)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别署求恕居士,室名嘉业堂。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清抄本《说文解字补义》钤“爱日精庐藏书”朱文印,是清藏书家张金吾递藏,其室名“爱日精庐”。

3.爵里印

爵里是指官爵和乡里。爵里印指印文内容记载钤印者的官职和籍贯。黑龙江省图书馆藏《国朝诸臣奏议》钤盖“东吴王氏收藏”,即是简单记载籍贯的印章,明代王宠(1494-1533)籍贯苏州吴县,字履仁,号雅宜山人,由诸生贡入国子监。工书画,于书无所不窥。⑫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存藏的明成化朱英刻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宋史》,序下钤“曾在阳湖恽氏”阳文印,印主为清代恽敬(1757-1817),籍贯江苏阳湖(今常州)。⑬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正德九年司礼监刻本《少微通鉴节要》,钤有“杨州阮氏琅嬛仙馆藏书印”和“文选楼”朱文方印,此为阮元印章,籍贯江苏扬州。

藏书人有官职还往往喜欢钤仕履印,记载其官职和仕途经历。黑龙江省图书馆藏《国朝诸臣奏议》中钤盖“尚宝寺卿表忠徹家藏书画印”(《天禄琳琅书目后编》著录为“尚宝寺卿袁忠徹家藏书画印”),即官职印。袁忠徹(彻),明浙江宁波人,字静思,幼承父术,精相法。永乐初,召授鸿胪寺序班,累进尚宝司少卿。⑭

4.校读、鉴赏印

校读印指是在古籍中钤盖的校勘印与阅读印。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清抄本《人物志》,钤有“仲鱼手校”“鳣读”朱文印,此为清藏书家陈鳣校勘印章。黑龙江省图书馆藏清抄本《说文解字补义》钤“曾经艺风勘读”朱文印,是缪荃孙的艺风堂的印章。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收藏明嘉靖八年刻本《宋文鉴》,钤有朱文印“丁福保四十后读书记”“丁福保读书记”,此书由民国藏书家丁福保(1874-1952)收藏。

除校勘、阅读外,鉴赏也是古代藏书家的一项重要活动,也会钤盖印章。黑龙江省图书馆《水心先生别集》钤“琴川張氏小瑯嬛清闭精钞秘帙”朱文印,为清代藏书家张燮鉴赏印。张燮(1753-1808),清藏书家,字子和,江苏常熟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惟积书数万卷,颇多精品。藏书处曰“小琅嬛福地”。⑮此书还钤朱文“杨氏砚芬”白文“曾经我眼”,为清代杨研芬鉴赏印。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明刻本《晏子春秋》有“景郑心赏”钤印,是为潘景郑(1907-2003,江苏吴县人,著名藏书家,版本鉴定学家)鉴藏印文。

5.箴言印

古代藏书印不仅有记录藏书人信息的,有的印章还表示藏书人的治学态度,或对后代藏书的寄语,或对子孙愿望的吉语,这种印章即为箴言印。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唐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钤有“長宜子孙”朱文印,是藏书家邵松年对后辈的吉语印章。黑龙江省图书馆收藏的《水心先生别集》钤朱文“成此书辛苦后之人其鉴诸”,表示藏书人的治学态度。

(三)黑龙江省官员藏书印

汉代以后,随着选官制度日益成熟,高级地方官员的选任逐渐实行地域限制,至清代官员回避制度达到顶峰。清代在黑龙江任职的高级官员大多来自外地,他们到黑龙江任职,出于办公及自身阅读需求,存藏一定数量书籍,这些书籍在他们离任后多数捐赠、留存到当地图书馆。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作为全国建馆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收藏官员捐赠的古籍是黑龙江省内最多的。

齐齐哈尔图书馆收藏的明正统十三年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此书为万福麟捐献。万福麟(1880—1951),字寿山,吉林农安县人。民国十八年任(1929年)东北边防军副总司令兼黑龙江省政府主席,1930年修建新藏书楼,1931年《盛京时报》报道了万福麟捐书和黑龙江省图书馆落成。书衣钤有“万福麟印”朱文方印,齐齐哈尔馆还有其捐赠的《韩文考异》《古今注》《释常谈》等一千九百余种之多。⑯齐齐哈尔图书馆存藏满文古籍90种,547册,是黑龙江省满文古籍藏书最多的图书馆,这些极其珍贵的满文古籍是达斡尔族藏书家敖庆善所捐赠的。⑰《新刻满汉字诗经》为敖庆善所捐,书衣钤有白文方印“庆善”,朱文方印“同甫”“敖同甫”等。敖庆善(1867—?),字同甫,达斡尔族,齐齐哈尔音沁屯人,清光绪初任黑龙江将军衙门蒙古语翻译官、笔帖式,后升任墨尔根(今嫩江)正白旗佐领、黑龙江旗务处总办,民国初任齐齐哈尔正黄旗协领、黑龙江省旗务处总办军法处推事等职,藏书甚多,大部分是满、蒙文线装古籍,好抄书。⑱

黑龙江省图书馆存藏唐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首有邵福瀛题记,钤白文方印“松年所藏”,朱文方印“邵氏伯子”,白文“松年伯英”“松年所藏”“邵福瀛印”。从钤印可知,此书曾由邵松年、邵福瀛收藏。邵松年(1848-1924),字伯英,号息庵,光绪癸未(1883年)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等职,生平庋藏颇富。⑲邵福瀛,邵松年二子,1913年1月30日任滨江关监督,1914年3月14日滨江关监督邵福瀛调离,候延爽继任。⑳可见邵福瀛曾在哈尔滨为官并留此经卷。齐齐哈尔市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闵齐伋校刻三色套印本《楚辞》,钤有“夔门张氏鉴藏书籍金石文字”白文方印,“白翔所作”朱文方印。是书曾经清末入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幕府张朝墉(1860-1942,字北墙,一字白翔,有“夔门才子”之称)收藏。

册府芸香展芳华,玺印朱白映素宣。古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藏书印在古籍善本的纸香墨润中熠熠闪现,体现了藏书主人的艺术风格,抒发了藏书家的藏书思想,展示了对文化的传承和景仰。藏书印文内容包罗万象,既体现古籍的藏书流转递藏,又可补文献之不足,纠史料之讹谬。藏书印为从事版本鉴定、藏书史、印章鉴赏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重要素材和资料。黑龙江省古籍整理在完成了编目、要览编辑工作以后,以藏书印为代表的古籍研究内容应逐渐纳入视野,有待学者进行深入探讨和揭示。

①刘广迎《漫化藏书票》[J],《桃花源》,2017年1期。

②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藏书印选编》[M],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页。

③④刘蔷《清宫“天禄琳琅”书存世状况总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3期。

⑤⑥吴芹芳、谢泉《中国古代的藏书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12页,第154页。

⑦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576页。

⑧⑫⑭张为之、沈起炜《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9年版,第922页,第1659页,第839页。

⑨⑩瞿冕良《中国古籍版刻词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9页,第164页。

⑪杨廷福《清人室名别号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

⑬⑱黑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黑龙江省珍贵古籍要览》[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第10页。

⑮叶昌炽《藏书纪事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⑯徐伟萍《万福麟与黑龙江省图书馆藏书楼》[J],《理论观察》,2011年第1期。

⑰于勇《考略敖庆善藏书及其藏书印的研究价值》[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年第3期。

⑲邵幹珊《虞山邵氏宗谱:中卷》[M],清光绪嘉会堂活字本,第11页。

⑳哈尔滨市道外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道外区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猜你喜欢
天禄方印白文
隋唐至明清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
悲鸿画马 天下一绝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学人风采—曹天禄教授
天禄琳琅文具礼盒套装
紫禁城(2017年6期)2017-08-07 09:22:52
卡托维兹,天禄前进路上的中转站
电子竞技(2016年12期)2016-07-29 14:38:03
白裤瑶服饰图案之析
卷宗(2014年9期)2014-10-20 07:36:20
哈尼族“老关工”白文达二三事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1
叶德辉《郋园读书志》征引《天禄琳琅书目》及其《后编》初探
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0
陈容《墨龙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