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运行模式

2019-09-28 02:30方三华李艳伟黄莹莹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9期
关键词:仪器培训建设

方三华,李艳伟,黄莹莹,刘 丽,尹 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运行模式

方三华,李艳伟,黄莹莹,刘 丽,尹 伟

(浙江大学 医学院 公共技术平台,杭州,浙江 310058)

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成立于2010年,目前有7个分平台,分平台分布在医学院各个楼宇,在仪器组成、用户群体、服务方式、人员组成等方面都也存在很大差异,如何统一管理这些分平台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经过近8年的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文从平台管理机制创新、平台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自助点建设、研究生实验技能教学和培训体系建设、培训和进修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探索公共技术平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对于平台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措施。

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运行模式

1 公共技术平台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下,国内许多重点高校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建立起分析测试中心,开创了高校共享平台建设的先河,为当时利用有限资源支撑高校教学、研究和社会化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1]。20世纪90年代,国家先后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设备功能和水平不断提升,为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但随即出现资源分散、开放共享程度低、仪器使用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导致国家资源的极大 浪费,这引起了国务院、科技部等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2]。为此,从21世纪初起,国家先后出台《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3-5]等指导性文件,倡导建立仪器共享平台和推进平台对社会开放。在国家政策以及“开放和共享”理念的指引下,国内众多高校,特别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纷纷建立了校级或院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6]。为了提高共享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各个共享平台都在积极探索平台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我校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成立于2010年[7],经过8年的发展,从当初的2个分平台发展为7个分平台(成像分平台、生化与分子医学分平台、组织形态学分平台、神经科学研究所分平台、转化医学研究院分平台、斑马鱼分平台、蛋白质纯化分平台)。分平台分布在医学院各个楼宇,在仪器组成、用户群体、服务方式、人员组成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大差异,如何统一管理这些分平台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经过近8年的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平台管理机制创新、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自助点建设、研究生实验技能教学和培训体系建设、培训和进修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可以为其他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 公共技术平台运行机制和模式

2.1 管理机制创新

管理是公共技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核心,鉴于平台由多个分平台组成,本文建立统分结合的组织管理构架(见图1)。各个分平台设立负责人,管理和运行各个分平台内部事务;总平台设立管理小组,从财务、人事、宣传、信息化建设、培训和考核、技术创新等6个方面统一管理各个分平台的共性事物。另外,邀请热心参与平台建设的教授成立教授委员会,对平台的技术服务和创新进行指导;同时,平台接受医学院科研办的管理和监督,并通过科研办公室,对接学校的实验室和设备管理处。通过这一管理模式创新,明确平台了各个机构的职责,理顺了关系,保证平台的科学和高效运转。

图1 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管理构架

2.2 平台制度建设

制度是保障,从平台成立起,我校一直在探索和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推进平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8]。近2年,我校在已有的“医学部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管理办法”“医学部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管理委员会工作条例”“医学部公共技术支撑体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与考核办法”等制度基础上,新制定了“公共技术平台岗位聘任实施办法”“公共技术平台培训考核制度”“公共技术平台教学管理制度”“平台人员外出参会和培训管理制度”“公共技术平台成果管理制度”“公共技术平台助教管理制度”“公共技术平台安全管理制度”“公共技术平台仪器论证、采购和DEMO机管理制度”“公共技术平台仪器验收、建账、报废、维修和使用制度”“公共技术平台参观来访制度”等。这些制度基本覆盖了平台运转的各个方面,为平台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推进信息化建设,为用户提供365 d/24 h全面开放服务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平台运转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个高校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9-10]。如何给用户提供365 d/24 h全面开放服务一直是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通过2年多的努力,基本建成了符合我校平台特点、满足各个分平台个性化需求的仪器使用预约系统(见图2)。平台所有的资源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仪器预约、使用、培训、考核、维护、统计、计费等一体化管理,提高了管理仪器和人员的效率。目前网站注册用户4409人,课题组财务账户690个,上线仪器141台,面向校内外用户共享使用。另外,通过培训和考核,用户获得仪器资深用户资格后,能够全年365 d/全天24 h预约和使用仪器。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培训考核等手段,平台实现了为用户提供365 d/24 h全面开放服务。

图2 网上预约系统工作流程

2.4 平台自助点建设

为了方便学生自主使用仪器,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平台在科研大楼(主要是学术带头人实验室)建立成像分平台自助点及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平台自助点。成像分平台自助点配备了普通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图像工作站等设备和软件;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平台自助点配备了流式细胞分析仪、荧光定量PCR仪、化学发光成像仪、大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和纯水仪等。自助点位置的选择借助于平台运转数据分析,2个成像自助点,选在了从事神经科学和干细胞研究较多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附近,因为这些学术带头人的课题使用成像设备较多;2个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平台自助点选在了从事免疫学和分子医学研究较多的学术带头人实验室附近,因为这些学术带头人的课题使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设备较多。通过自助点建设,方便了用户使用仪器,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平台运转和仪器的使用效率。

2.5 创新平台仪器论证采购制度,论证采购科学化和制度化

仪器设备是高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性条件和重要资源,如何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和减少国家资源浪费是平台建设的重要课题,其中仪器的科学论证和采购是保障仪器使用效率的重要方面,对此,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论证和采购制度。

(1)采购申请。各分平台根据内部仪器更新换代提出购置申请;由医学院学术带头人组单独或联名提出购置申请;由教授提议结合各分平台需求提出购置申请;上一年度购置计划中未采购的仪器等。

(2)购置复议。由教授及提议教授进行仪器购置论证,全院学术带头人投票复议,根据投票确定已论证仪器的购买先后顺序。

(3)确定采购。平台管理小组综合考虑各分台对基础仪器和高端仪器的需求,全院学术带头人投票排序,并根据各分平台内部更新需求、仪器经费预算情况确定大型仪器购置计划,并上报院务会审批。通过仪器设备论证采购的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一些潜在使用效率低的仪器的购置,将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6 建立研究生实验技能教学和培训体系

研究生是科研的主力军,也是共享平台的主要用户群体,如何提高研究生实验技能和提升科研水平是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11]。平台从教学和培训考核2个方面去提升研究生的实验技能,为此制定了“公共技术平台教学管理制度”和“公共技术平台培训考核制度”。在教学方面,为医学院研究生开设“研究生科研技能课程Ⅴ-大型仪器原理和操作”,本课程包括了“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分选仪”等10类大型仪器的理论讲座及上机实习,通过课程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扩展了研究思路。2018年,平台培养研究生323人,其中外国留学生4人;在培训考核方面,建立了培训、指导和考核制度(见图3),实现以培训促服务,以服务助力科研的目标。2018年,平台举办理论讲座25次,培训4978人次,其中上机培训1895次,培训次数同比增长27.01%;培训人次同比增长21.98%;技术讲座次数同比增长56%。

图3 研究生培训考核体系

2.7 培训和进修基地建设

除了支撑科学研究和本院研究生培养外,平台也致力于对外开放的培训和进修基地建设。一方面,平台制定“公共技术平台进修人员手册”,接收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和其他院校的平台技术人员来平台进修,帮助他们学习平台的管理经验和大型仪器操作;另一方面,与仪器公司合作,举办实验技术培训班,普及大型仪器理论知识,培训和指导仪器的操作,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其他院校的平台建设添砖加瓦。此外,制定了“公共技术平台参观来访制度”,欢迎其他院校来平台参观访问,交流平台建设经验,共同进步,共同发展。2018年,平台接待参观来访团71场次、1224人次,其中国外参观访团17场次,共计110人次;通过和公司合作,承办或协办3次大型技术会议,包括首届全国高端显微成像技术研讨班、浙江大学流式细胞技术高峰论坛研讨会和第四届中美流式细胞技术研讨会,努力将平台打造成全国显微成像和流式细胞技术培训基地,助力显微成像和流式细胞技术在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普及和发展。

3 问题与解决方案

平台建设是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国内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有高潮也有低谷。近几年,在国家及地方科研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校级或院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12],但在发展中还是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平台编外人员稳定性问题

由于在编和非在编人员在福利和待遇方面有较大差异,非在编人员没有纳入学校的职称晋升体系,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单位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不高,另外,其他省属高校也在建公共技术平台,都有在编岗位招聘。多方面因素导致非在编人员的不稳定,离职人员较多,严重影响平台的团队建设。对此,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在待遇方面,参照在编人员工资和津贴,大幅提高非在编人员薪酬,减少在编和非在编人员的收入差距,在1~2年内实现同工同酬;在职称晋升方面,鼓励编外人员参加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职称评审,平台根据职称等级和服务年限,评定不同岗位级别,并按岗定薪。通过提高待遇和明晰职业发展道路,增强平台技术人员的归属感和职业成就感,稳定平台队伍。

3.2 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

由于本平台包括成像平台、生化平台、组织学平台、神经所分平台、转化医学分平台、蛋白质平台和斑马鱼平台等7个分平台,有些平台主要是管理、维护、指导和培训大型仪器的使用,有些平台无大型仪器,主要承担生物或病理切片等纯技术性工作。此外,仪器之间的操作技术难度也很难鉴定,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平台仍然没有建立起比较合适的绩效管理制度。对此,我们的思路是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在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员工深入讨论各个分平台的特点,从仪器操作复杂程度、仪器使用机时、仪器收费和仪器的科研产出等多方面制定绩效考量标准,兼顾效益和公平,建立和完善适合平台特点的绩效管理制度。

3.3 学校和学院的仪器采购投入问题

近几年,新技术和新仪器发展很快,促进了生 物及生物相关学科的发展,学校每年举办新仪器和新技术讲座,也调研和论证了很多新仪器,但是缺乏 资金投入采购,制约了平台的发展。对此,需要集思广益,破解经费难题。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 资源,将其效益最大化,及时收集和总结平台支撑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以及在引进人才、申报重大项目中的突出作用,加强宣传和汇报,让学校和学院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平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争取学校和学院经费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道路,通过信息化建设、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平台运转效率,提高平台创收能力,将创收的部分资金用于大型仪器的更新和购买,实现平台自我发展。

[1] 黄开胜,杨树国,江永亨,等.清华大学与美国著名高校仪器共享平台的调研比较[J]. 实验室研究和探索,2018, 37(9): 320–323.

[2] 冯雪松,周晓东,童华,等. 发挥分析测试中心优势建设校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J]. 实验室研究和探索,2016, 33(9): 346–348.

[3] 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EB/OL]. (2004-07-03). http://www. 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878.htm.

[4]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EB/OL]. (2008-11-29). https://www.most.gov.cn/mostinfo/ xinxifenlei/gjkjgh/200811/t20081129.

[5] 国务院. 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Z]. 2014.

[6] 殷凯,彭恬.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J]. 实验技术和管理,2016, 33(12): 271–274, 278.

[7] 宋兴辉,周小峰.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医学部公共平台为例[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 30(12): 37–40.

[8] 唐梅,宋兴辉,李艳伟,等. 高校医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 31(3): 256–258.

[9] 梁思率,王臻,杨树国. 清华大学仪器共享平台性能优化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33(4): 235–238.

[10] 贺锦,赵艳娥,何凌,等.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33(6): 263–267.

[11] 凌冠华,万瑛.陆军军医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建设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 (3): 3–5.

[12] 何远,柳卫凰,王适群,等. 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在研究生科研中的作用[J]. 实验室研究和探索,2016, 35(8): 296–298.

Operation mode of public technology platform in Medical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FANG Sanhua, LI Yanwei, HUANG Yingying, LIU Li, YIN Wei

(Public Technology Platform,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The Public Technology Platform in the Medical Schoo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was established in 2010. At present, there are seven sub-platform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various buildings of the Medical School, and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 in instrument composition, user groups, service modes and personnel composition. How to manage these sub-platforms in a unified way is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After nearly eight years of operation, rich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This paper elaborates in detail upon the innovation of platform management mechanism, platform system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self-help poin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experimental skills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etc., explores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mode of public technology platfor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lat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and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medical school; public technology platform; operation mode

G642.0

A

1002-4956(2019)09-0012-04

2019-02-2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7H090009);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分析测试)计划项目(2016C37061)

方三华(1974—),男,浙江杭州,博士,高级实验师,公共技术平台执行副主任,主要从事神经科学和显微成像技术研究。

E-mail: fshfbzxhq@zju.edu.cn.

10.16791/j.cnki.sjg.2019.09.004

猜你喜欢
仪器培训建设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