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主题阅读”主题的深化与拓展研究

2019-09-27 02:53吴国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春酒高尔基海燕

吴国星

通过一学期的研究,我认为在语文主题的深化和拓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扎实——有价值的拓展

在阅读课堂里,应该力求扎扎实实地研读文本,实实在在地拓展。这种拓展不是华而不实的漂亮摆设,而是一种必要性拓展。

(一)品味“春酒”,感受“思乡”主题

在讲授《春酒》时,我这样讲解文章的主题。

师:喝春酒——喝会酒——酿春酒。“酒”把“家”贯穿起来,这是琦君善用的写作方法,叫叙事抒情。这碗酒在文中万万不可少。同学们,温柔、善良的母亲远离了琦君,而无拘无束的童年也是不可能一去还复返的,淳朴、善良、热情的乡邻们也隔山隔水。此时的琦君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二)品读饮酒,感受“田园生活”主题

在讲授《春酒》时我想到了陶渊明,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这样的酒就和琦君的《春酒》不同,想要表达的主题就不一样。酒在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三) 感悟“形象”,拓展精神品质

在教授《雪》一课时,讨论的最后涉及革命者性格。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雪”这一象征革命者的形象,我从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的角度入手,补充了相关材料。这些拓展的材料使学生理解了大革命的失败、革命者的执着抗争精神,而其中所反映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却成为几千年中国人的生命之脉和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

所谓有价值的拓展,就是在拓展之前和拓展之后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能力发生了变化,反之就是无价值的拓展。

二、高效——有方法的拓展

选人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是经典,每篇课文都给读者创造、再创造和评价留下了空间,也给教学中的拓展延伸留下天地。如何抓住文本进行拓展延伸呢?

(一)对比阅读式拓展

郑振铎的《燕子》和高尔基的《海燕》两文,描写燕子各有侧重,侧重点不同,写法就有所区别。前者笔法细腻,意境优美;后者淋漓豪放,气势磅礴。选择此类文章,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认识各种发达形式的不同作用,懂得恰当地选择写作方法为写作内容服务。既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分析比较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鉴赏品读式拓展

教学李清照的《醉花阴》后,我让学生阅读课观看康震《百家讲坛——李清照篇》,对李清照的生平、诗词创作等方面进行了解,充分利用佳作语言的音韵美和孩子记忆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读读背背,在读中领会文章的精妙,在晚上的摘抄作业中让学生摘抄李清照的诗词,赏析诗词。学生不仅在摘抄中得到了积累,也很快被语言文字的内在的韵味所吸引、所陶醉,兴致盎然。这种不求甚解的阅读,让学生初步接触了高品位的佳作名篇,既积累了规范语言,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语文鉴赏能力,又锻炼了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表达的能力。

(三)寻求理解式拓展

阅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不理解的问题,如果教师只靠一次次的朗读讲解,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解《海燕》的主题时,我说明高尔基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作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滿战斗激情的颂歌;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如高尔基的《鹰之歌》和《海燕之歌》,让学生通过这一曲曲鼓舞人心地向革命进军的主题材料,既解决了疑难,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同时也扩大了阅读面。

总之,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研究仅此而已,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教师能够脚踏实地地以文本为基础,以学生的需求为准绳,努力实现拓展延伸的扎实、高效、无痕的目标,那么我们的拓展延伸就是务实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是成功的。我相信,只要以此为努力方向,我们的拓展延伸就一定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对母语学习的热情。

猜你喜欢
春酒高尔基海燕
醉在《春酒》的人情民风里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美食里深藏着爱与感恩
扑在书上的高尔基
嗜书如命的高尔基
Friendship
高尔基的苦难童年
10年闯荡两手空空没脸回家从头再来做回春酒终获成功
赏春
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