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汛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审计和考核局,北京 100844)
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铁路运输调度部门作为铁路系统核心的业务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尤为关键[1]。绩效考核主要依据考核标准与评分规则,对部门和岗位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针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帮助部门、员工找到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制定改进方案[2]。为了适应国家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市场化运作和铁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应不断加强和完善铁路运输调度业务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
目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对铁路运输调度部门关键指标考核,主要根据其承担铁路运输调度集中统一指挥、路网性的运力资源配置、应急救援指挥等重要职能,从运输安全、运输组织效率和效益等方面考虑,设置了安全、效率和效益考核指标[3-4],以责任较大及以上铁路安全事故零发生为目标值,效率和效益指标以公司经营目标为基准值,按季度累计考核,促使铁路运输调度保证运输安全,调整运输结构,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推进铁路挖潜提效,不断促进铁路运输效率效益的提升。
(1)运输安全因素。运输安全是铁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实现铁路发展和改革,更无法保障降本创效,提高铁路的经济效益。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运输组织的主要部门,做好铁路运输调度集中指挥工作、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责无旁贷[5]。随着高速铁路规模快速扩充,运营条件更加复杂、外部环境风险增加,对运输安全工作提出更多新的考验和挑战。铁路运输调度部门应强化调度安全责任,坚持问题导向,补齐规章制度、专业管理短板,提高调度安全指挥能力;强化高速铁路安全保障和普速客车安全,加强高速铁路大站多方向接发列车的风险防控,确保进路排队的绝对安全,集中力量开展中间站调车作业惯性违章问题整治,大幅度减少人为作业类事故;加强施工期间非正常行车组织和安全盯控;不断提升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处置效率。
(2)运输组织效率因素。铁路运行图是运输组织的基础,对运输生产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优化调整铁路运行图需要运用好全路的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资源,紧密对接市场,开发适应市场的客货运产品、优化编组计划等。调度日班计划的兑现率是提高运输组织效率的重要条件,需要通过铁路的大数据应用,实现车流准确推算、跨铁路局集团公司计划的准确交换、编组站车流的准确推算,充分挖掘现有设备和通道能力。卸车组织和站区联劳等方面也是影响运输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利用到达车流信息,不断提高卸车效率。
(3)运输效益因素。运输总收入、旅客发送量、货运发送量等铁路经营目标的完成离不开铁路运输调度的有序指挥。铁路运输调度部门引导铁路局集团公司统筹客车和货车开行,按照先接车的原则做好接车、卸车和装车组织。同时,加强生产组织和市场需求的对接,注重运输生产的效率效益,保障重点运输任务的前提下,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排队装车,最终实现铁路运输调度的降本提质增效。因此,在增加收入方面,打通运输通道、优化车种使用、压缩施工延点、减少欠轴开车、能力紧张区段合理安排装车过车,需要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统一部署和指挥。在节约支出方面,压缩货车和集装箱周时、降低空率、节约机车机班、控制保留车,也是铁路运输调度系统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基于铁路运输影响因素分析,目前对铁路运输调度关键指标的考核主要体现在运输安全、效率和效益方面:在运输安全方面,设置铁路安全责任事故指标,以责任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零发生为目标值,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在运输效率方面,设置移动设备运用效率、货车周转时间、分界口日均货车交接辆数、卸空车兑现率、货车旅行速度考核指标,以历史完成情况结合当年的经营目标和任务确定目标值进行考核;在运输效益方面,设置运输总收入、货物发送量、旅客发送量考核指标,预算目标和当年的经营情况相结合确定目标值。针对铁路运输调度业务关键指标考核权重的设置[6],现行铁路运输调度业务关键指标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现行铁路运输调度业务关键指标框架Tab.1 Current key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transport dispatching business
现行的铁路运输调度业务关键考核指标体系紧紧围绕总部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突出运输安全、效率和效益,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高和完善运输调度业务的集中指挥和运输组织水平,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的针对性有待提高。一是路网结构、客货结构等优化调整方面的考核欠缺,没有对季节运行图编制情况的考核。二是调度部门对日(班)计划的编制和执行重视不够,应引导调度部门提高运输生产指挥的精细化,保障运输秩序。三是编组水平有待提高,应促使提高编组计划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四是卸车效率尤其是夜卸率不高,应加强机车工电供辆结合部的协调工作考核,消除作业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夜卸率,同时发挥战区联劳机制作业,解决站段之间配合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五是缺乏对客运质量的指标考核,引导运输调度系统确保提供良好的运输秩序。
(2)考核目标值的设置不尽合理。运输总收入等效益指标根据总部的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目标调整时相应地调整考核目标值。由于目前预算编制水平有待提高,预算目标与实际完成相比偏差较大,影响考核结果。同时,目标值随预算而发生变化,预算目标不断增长会造成鞭打快牛的情况,不利于正向激励;预算目标下调,一定程度上导致考核工作的不严肃性。另外,货车周转时间、卸空车兑现率等效率指标近几年很少有减分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目标值确定的不尽合理。
(3)部门内部对职工考核的力度不够。目前设置的运输调度业务考核体系针对的是部门考核,从管理学角度来说是组织绩效考核,部门内部根据工资管理部门确定的职级绩效工资标准进行考核,没有根据职工的岗位职责、分工权限、工作量大小和实际履职情况制定全员的绩效考核办法,在促进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提高方面考核力度不够,考核的激励作用和引导员工更好地履职尽责作用不够充分。
国家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后,铁路运输调度部门虽有管理的特性,但更多的要体现与所属企业共担生产经营责任、共负风险、共享权益的原则,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上体现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双挂双考、联挂联考的横向和纵向全方位考核理念,强化全路运输调度一盘棋的意识。因此,应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调度业务绩效考核体系。
在现有运输安全、效益和效率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铁路公司制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结合加强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对铁路运输调度业务关键指标进行调整和优化。一是对季节列车运行图编制情况的考核。随着春运、暑运等运输策略的运用,铁路运输出现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分淡旺季运输。通过考核促使运输调度部门研究和适应运输市场的规律变化,精细制定客货列车开行方案,按季度实施不同的列车运行图,提高能力配置与不同时段的客货需求及设备施工相匹配。同时,加强运输调度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在推进技术改造项目、编制业务预算、安排施工计划的时候,考虑季节列车运行图的变化和调整,确保精细化利用铁路运能的效果体现出来。二是设置日(班)计划兑现率指标,促进日班计划编制和实施的水平,提高货流、车流、列流推算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货运、列车、机车和施工计划的一体化编制水平,同时促使铁路运输调度部门督促所属单位提出提高计划兑现率的目标和措施。三是设置平车置换装箱敞车、施工延点、单车收入率、标准箱收入率、静载重指标,进一步缓解敞车数量阶段性紧张的情况,促使两用平车、集装箱专用平车周转时间压缩,提高运用效率,并带动集装箱、商品汽车和冷链运输的运量增长,引导铁路局集团公司实现运输效率效益大幅提高。四是设置始发、终到正点率指标,保证良好的运输秩序,不断提升客运质量,提高社会满意度。
运输总收入、旅客发送量、货运发送量等铁路运输效益因素与铁路运输调度密切相关。针对运输总收入等效益指标的目标值,参考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目标值确定的方式,在预算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年市场和公司经营情况,设置基准目标和奋斗目标,并自主选择目标值,体现其自主的经营管理权,选择高目标值,完成得越好得分越高;如果选择高目标值没有完成,也有相应的惩戒机制,促使部门量力而行,谨慎选择。针对日班计划兑现率、货车周转时间等效率指标的目标值,应与考核所属企业相应指标的目标值相匹配,考核标准和要求上下统一,并符合铁路运营和市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体现目标值确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铁路运输调度部门根据部门的关键业绩指标,在内部应做好每个岗位的分析工作,完善岗位管理,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和职责权限等基本情况[7-8],减少人为作业类事故,提高调度安全指挥能力,保障铁路的运输安全;实现岗位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为铁路运输调度部门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利支撑和保障;体现每个岗位对部门贡献的大小和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目前在岗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通过岗位指标的考核进行全面测评,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使员工发挥最大潜力,实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实现各岗位“职责明确、权限清晰、利益公平分配”的机制,为部门每位员工提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氛围,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岗位的价值。高效、便捷地开展运输调度部门绩效考核工作,实时了解和分析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形成看板机制,针对过程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和分析,确保集团公司、部门重点任务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完成。
绩效考核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发挥好考核的作用,对现代企业管理至关重要。适应公司制改制后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深化绩效考核机制创新,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国家铁路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应不断促进铁路运输调度绩效考核实践,坚持问题导向,优化铁路运输调度绩效考核体系,促使运输调度系统加强运输组织、调整运输结构、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作用,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输效率和效益,增强铁路服务国家战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运输需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