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飞
“了”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历来争议比较大,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指出动词后缀“了”表示动作的完成,且除了能加在动词的后面,还能放在述补结构的后头,还有跟动词后缀“了”同音的语气词“了”一般放在句尾,例如:
(1)外面下了雨。
(2)外面下雨了。
(1)中的“了”放在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下雨的动作已经完成,即已经下过了一场雨,把放在动宾之间表示完成的“了”看作“了1”。(2)中的“了”放在句子的末尾,在句子中表示原本没有下雨,现在下雨的情况刚刚出现,把放在句尾表示新情况刚刚出现的“了”看作“了2”。
(3)外面下了雨了。
句中存在两个“了”,前一个即“了1”,后一个即“了2”。
而刘勋宁认为“了1”与真正的完成义有很大的距离,“了2”应当看作动词实现体的标志。王维贤在《“了”字补义》提出“了1”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完成,“了2”出现在句末表示肯定,表示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石毓智则认为“了1”和“了2”是同一东西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语法变体,两者的使用条件是一致的。近年来,对“了1”和“了2”语用、语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一般是对“了1”和“了2”各自在时态方面的研究和两者的对比研究,至于“了1”和“了2”必须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研究比较少见,焦迪曾在硕士论文中探讨过“了1”和“了2”共现的句式,赵慧和冯梅基于最简方案研究过“了1”和“了2”共现问题。本文将探讨“了1”和“了2”共现的条件,分析“了1”和“了2”共现时在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两个方面的限制。
“了1”和“了2”共现,在语法结构上有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动词后面的宾语和补语上,它们的出现是有条件的,分别探讨“了1”和“了2”共现时,动词后宾语的限制和补语的限制。
(一)动词后宾语的限制。“了1”和“了2”共现的一般情况是,“了1”出现在动词和宾语中间,而“了2”出现在宾语之后,句子的末尾,其语法格式为“V+了1+O+了2”(V是指动词,O是指宾语)。“了1”和“了2”中间要有宾语的存在,只有宾语作为过渡,才能使其共现。但“了1”和“了2”共现时,动词后的宾语有着诸多限制。根据动词后不同类型的宾语,分别探讨“了1”和“了2”共现时宾语的限制。
1.普通名词作宾语。一般来说,动词后面如果是普通宾语,“了1”和“了2”可以共现,比如:
(4)下了雨了。
(5)我给了你了。
(6)我就成了影视演员了。
(7)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
(8)这个字实际上已经完全成了记号字了。
(9)我看她是动了胎气了。
(10)所以就跟了他了。
上述句子中“雨”、“你”、“影视演员”、“敬畏之感”、“记号字”、“胎气”、“他”都是普通宾语,放在“了1”和“了2”中间,句子中“了1”和“了2”可以共现。
2.专有名词作宾语。专有名词作动词后的宾语,“了1”和“了2”一般不能共现,比如:
(11)a.建立了新中国。
b.*建立了新中国了。
(12)a.创办了《时代》周刊。
b.*创办了《时代》周刊了。
(13)a.学习了毛泽东思想。
b.*学习了毛泽东思想了。
在(11)、(12)、(13)中,“建立了新中国”中的宾语“新中国”,“创办了《时代》周刊”中的宾语“《时代》周刊”,“学习了毛泽东思想”的宾语“毛泽东思想”都是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作动词的宾语,可以单独存在一个“了1”表示完成,但“了1”和“了2”不能共现。但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专有名词作动词的宾语时,“了1”和“了2”可以共现,比如:
(14)我们已经到了北京了。
(15)到了上海了。
在上述两个句子中,“北京”和“上海”都是专有名词,它们作动词“到”的宾语,但是“了1”和“了2”可以共现。(14)、(15)这两个句子与(11)、(12)、(13)相比较,宾语虽然都是由专有名词充当,但从宾语的语义类型上来说,“北京”和“上海”都是地点宾语,而“新中国”、“《时代》周刊”、“毛泽东思想”都是受事宾语。
(16)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了。
在(16)中,“阿里巴巴”是专有名词,且又是受事宾语,但“了1”和“了2”可以共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具体的语境和语义表达进行判断,如果符合社会使用习惯,“了1”和“了2”可以共现。
因此,专有名词作宾语时,如果宾语是受事宾语,“了1”和“了2”不可以共现,如果宾语是地点宾语,“了1”和“了2”可以共现。
3.名量结构作宾语。名量结构做动词的宾语时,“了1”和“了2”可以共现,比如:
(17)我已经读了一篇了。
(18)回去再买啊,买了二斤了。
(19)说了两句了。
这样的句子中,宾语“一个”、“一篇”、“二斤”、“两句”等为名量短语,“了1”和“了2”可以共现。
4.时量结构作宾语。时量短语做动词后面的宾语时,“了1”和“了2”通常可以共现,比如:
(20)他死了三年了。
(21)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一个月了。
(22)但是你已经演了半天了。
(23)沿着空间轨道游荡了近一年了。
(24)睡了一个月了。
(25)等了三十年了。
(26)窝了一晚上了。
上述句子中宾语“三年”、“三十年”、“半天”、“一年”、“一个月”是时量短语,此种类型“了1”和“了2”可以共现,语法格式可以表现为“V+了1+时量+了2”。
5.宾语的定指不定指。动量短语作动词的宾语时,“了1”和“了2”可以共现,例如:
(27)去了三趟了。
(28)敲了两下了。
(29)看了两眼了。
(30)快了一些了。
(31)稍慢了一点了。
宾语“三趟”、“两下”、“两眼”、“一些”、“一点”是动量短语,作宾语,“了1”和“了2”在句子中也可以共现,表示为“V+了1+动量+了2”。
6.宾语的定指不定指。动词后宾语指称的有定性和无定性会影响“了1”和“了2”的共现,比如:
(32)a.吃了饭了。
b.吃了三碗饭了。
c.吃了那碗饭了。
d.*吃了这碗饭了。
(33)a.喝了酒了。
b.喝了两杯酒了。
c.喝了那杯酒了。
d.*喝了这杯酒了。
(34)a.看了书了。
b.看了一本书了。
c.看了那本书了。
d.*看了这本书了。
“了1”和“了2”可以在上述(32)、(33)、(34)中的a、b句中共现,而不能在d句中共现,(32)“吃了饭了”、“吃了三碗饭了”中的宾语“饭”和“三碗饭”都是不定指,“*吃了这碗饭了”中的宾语“这碗饭”是定指。
“了1”和“了2”可以在(32)、(33)、(34)中的c句共现,但不能在d句中共现,比较得知,c句中的“那本书”为远指,d句中的“这本书”为近指。
(35)吃了这一锅满满的饭了。
如果在一定的情况下,出现类似(35)的例句,“了1”和“了2”可以共现,宾语为“这一锅满满的饭”,虽是定指,但宾语复杂,需要结合一定的语境。
所以,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了1”和“了2”之间的宾语如果是不定指,那么它们可以共现,若是定指,就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宾语是远指,“了1”和“了2”可以共现,如果宾语是近指,“了1”和“了2”不可以共现。因此,动词后面普通名词、名量结构、时量结构和动量结构作宾语时,“了1”和“了2”能够共现;专有名词作宾语时,宾语是地点宾语,“了1”和“了2”可以共现,宾语是受事宾语,不可以共现;有定性名词作宾语时,宾语是远指,“了1”和“了2”可以共现,宾语是近指,“了1”和“了2”不可以共现。
(二)动词后补语的限制。“了1”和“了2”共现除了存在于“V+了1+O+了2”的句法格式中,还可以出现在“V+了1+补+了2”的句型中,“了1”位于动词之后,补语之前,“了2”在句子的末尾,比如:
(36)服务业也随之发展了起来了。
(37)使劲摔了出去了。
(38)出去的货都如数退了回来了。
(39)我早就追了去了。
(40)从他眼前滚了过去了。
(41)师父让黄太太请了去了。
上述句子中,“起来”、“出去”、“回来”、“过去”是趋向补语。但在这种句法格式中,“了1”和“了2”共现,动词后的补语有所限制,根据补语的语义类型,分别探讨当补语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时,“了1”和“了2”的共现情况。
(42)*洗了干净了
(43)*说了清楚了
(44)*煮了熟了
(45)*撞了翻了
上述四个句子中,动词后面的“干净”、“清楚”、“熟”、“翻”都是结果补语,这种类型中,“了1”和“了2”不能共现。
(46)深,那可深了去了。
(47)像你这种小老板多了去了。
(48)说被舅姥爷家接了去了。
(49)我因此也高兴了起来了。
(50)仿佛一夜之间独立了起来了。
(51)她身子一蹲躲了起来了。
句子(46)、(47)、(48)、(49)、(50)、(51)中,“去”和“起来”都是趋向补语,在这样的句子里,“了1”和“了2”能够共现。但是在“V+了1+趋向补语+了2”的结构中,“了1”和“了2”共现,动词后的趋向补语也有着限制,比如:
(52)*传达了下去了。
(53)*走了出去了。
(54)*跑了进来了。
在上述句子中,“了1”和“了2”不能共现。
在CCL语料库中分别统计了当动词后的趋向补语分别是“来、上来、下来、进来、回来、过来、起来、出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回去、过去、出去”时,“了1”和“了2”共现的次数,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动词后的趋向补语是“来、起来、出来、去、下去”时,“了1”和“了2”共现的次数较多,动词后的趋向补语是“上来、下来、进来、回来、过来、进去、回去、过去、出去”时,“了1”和“了2”共现的次数较少,而趋向补语是“上去”时,“了1”和“了2”不能共现。
(55)*坏了透了
(56)*热了死了
(57)*痛快了极了
(58)*快乐了极了
“透”、“死”、“极”都是程度补语,“了1”和“了2”不能共现。
(59)写得完
(60)丢不得
(61)大意不得
在上述三个有可能补语的句子中,“了1”和“了2”没有能插入其中并共现的可能,在语料库中也并未搜集到此种类型的“了1”和“了2”共现。
因此,当动词后的补语是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时,“了1”和“了2”不能共现,当补语是趋向补语时,“了1”和“了2”能够共现,但共现的情况会因趋向补语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了1”和“了2”共现除了受到语法的限制,还要受到“了1”和“了2”本身语义表达的制约,若句子的语义与“了1”和“了2”共现时所表达的语义相矛盾,就不能共现。
“了1”和“了2”共现时语法结构上的限制,动词后的宾语是专有名词,“了1”和“了2”不能共现,定指性名词作宾语时,若是远指可以共现,若是近指,不可以共现;动词后的宾语是普通名词、名量结构、时量结构和动量结构时,“了1”和“了2”可以共现。动词后的补语是趋向补语时,“了1”和“了2”可以共现;但趋向补语的类型有所限制,动词后的补语是程度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时,“了1”和“了2”不能共现。
当“了1”和“了2”可以共现时,比如:
(62)下了雪了。
(63)扎了一个风筝了。
(64)伤心了半年了。
(65)问了两次了。
(66)唉,这过去了,全成了历史了。
(67)我已经给你说了半天了。
(68)衣带为什么会宽?得了相思病了。
(69)我跟我奶奶,上了学了。
(70)黄秋生:因为我拍了很多了。
(71)哎,改了马路了。
在上述句子中,“了1”出现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即动态的完成。“了2”在句子的末尾,表示前面的事件作为新情况刚刚出现。而在说话时刻之前,这些事件已经发生,发生之后一直持续,即以说话人说话的时间点为准,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动词表达的动作已经完成,已经完成的事件从说话人说话的时间点之前一直持续,处于量的积累的过程,直到说话人说出,达到质变,作为新情况出现,这里的新情况可以是彻底的完成,也可以指这一事件刚刚被说话者察觉。
当“了1”和“了2”不能在句子中共现时,比如:
(72)*下了这场雪了。
(73)*喝了这碗汤了。
(74)*建立了新中国了。
(75)*弄了脏了。
(76)*推了倒了。
(77)*开心了坏了。
上述五个句子,(72)、(73)句中的宾语“这场雪”和“这碗汤”是定指,(74)的宾语“新中国”是专有名词,定指的名词和专有名词作宾语,都表示宾语所要表达的事物已经被人所知,“这场雪”、“这碗汤”已经有了指定性,“新中国”的建立发生在过去的1949年,这与“了2”表示新情况刚刚出现两相矛盾,在语义上不合理。(75)、(76)中的“脏”和“倒”是结果补语,(77)中的“坏”是程度补语,在这里,“弄”、“推”、“开心”三个词本身不能表达完成,它们的重点落在后面的补语上,“脏”和“倒”是“弄”和“推”的结果,“坏”是“开心”的终点,这与“了1”表示完成相抵触,所以“了1”和“了2”不能共现。
本文从语法结构、语义表达两个方面探讨了“了1”和“了2”共现的条件和限制。第一,在语法结构上,动词后的宾语是专有名词时“了1”和“了2”不能共现,动词后的宾语是定指性宾语时,若是远指可以共现,若是近指不可以共现。动词后的补语是程度补语、结果补语、可能补语时不能共现。第二,在语义表达上,若“了1”处不能表达完成的语义,“了2”处不能表达新情况的出现,则“了1”和“了2”不能共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