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301900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患者以女性为主,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该病属于全身性疾病,可随血液播散,中、晚期时发生远处转移的概率较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安全[1]。由于多数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已发生癌细胞的转移、浸润,从而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期,因此,通常只能进行放、化疗治疗[2]。多西他赛是一种作用效果类似于紫杉醇的抗癌药物,本文探讨了多西他赛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女性乳腺癌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X胸片、组织病理学等检查确诊为进展期乳腺癌,均为首次化疗,ECOG评分<2分,Kanofsky评分>60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临床依从性较好,可随访,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非首次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52.84±4.45)岁;病程12~43个月,平均病程(32.45±5.42)个月;TNM分期:Ⅲa期12例,Ⅲb期14例,Ⅳ期8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2例,单纯癌6例,其他6例。观察组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2.46±4.52)岁;病程13~44个月,平均病程(32.22±5.38)个月;TNM分期:Ⅲa期12例,Ⅲb期15例,Ⅳ期7例;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0例,单纯癌8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化疗前3d均给予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及体液潴留,化疗前30min给予异丙嗪及奥美拉唑预防胃肠道反应,同时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尿、血常规检测,密切关注病情及不良反应等。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盐酸表柔比星方案进行化疗,紫杉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国药准字:H20090547)150~175mg/m2,d1,3~5h完成给药;盐酸表柔比星(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0)60mg/m2,d2,30min完成给药。观察组给予盐酸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进行化疗,盐酸表柔比星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多西他赛(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92,0.5ml:20mg/s)75mg/m2,d3,1~2h完成给药,1次/d,21d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随访1~2年。
1.3 疗效评价 近期疗效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进行,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进展(PD)四级,比较两组有效率(CR+ PR)、病情控制率(CR+ PR+ SD)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2.1 两组近期疗效情况 两组CR+P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2,P>0.05),观察组CR+PR+SD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30,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严重肝功能异常、皮疹以及静脉炎等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乳腺癌是临床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疾病,据临床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虽然该疾病的发病率有了一定的下降,但晚期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侵袭的概率仍然较高,导致患者预后较为恶劣。一直以来,临床应用蒽环及紫杉类新辅助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的病情控制率可达到30%~79%,甚至更高,因此,新辅助化疗已成晚期乳腺癌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明显提高患者中远期生存时间[4]。表柔比星又名表阿霉素,为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属抗生素类抗肿瘤药,其作用机制为通过直接嵌入肿瘤DNA核碱对中,干扰并阻止mRNA的形成,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DNA及RNA的合成,阻止癌细胞扩散、增殖的作用。多西他赛作用与紫杉醇类似,是一种新型的紫杉类抗肿瘤药物,为M期周期特异性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小管聚合成稳定的微管,使小管数量减少,并破坏肿瘤细胞微管网状结构,进而抑制其分化和增殖,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与紫杉醇不同的是,多西他赛半衰期更长,药物起效快,在肿瘤细胞内停留时间更长,临床作用效果更好[5-6]。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近期疗效更优,结果与肖宏卫等[7]相关报道一致。从本文两组不良反应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严重肝功能异常、皮疹以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均处于患者可耐受范围。
综上所述,多西他赛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病情控制率,临床作用效果显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