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分层走班”,创建美好的数学教学微生态

2019-09-25 04:21沈倍花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数学核心素养

沈倍花

[摘  要] 文章根据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初二C班学生的学情,从预习、课堂提问、课堂思维引导、新授知识点处理等环节进行思考,努力让C班中不同层次学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得到历练,发展个性,并以课堂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寻求学生增值成长的生长点.

[关键词] 分层走班;梯式分层;数学个性成长;增值成长;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的数学学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怎样才能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数学潜力,怎样让孩子在平时的数学课堂学习中始终带着求知欲、幸福感主动参与课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思考. 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笔者针对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依托“分层走班”的机制和数学学情,与学生一起共同创建美好的数学教学微生态,以提升“分层走班”的教学效率.

对于依托“分层走班”,创建美好的数学教学微生态,笔者通过对南通市第二初级中学初二年级C班(在年级中学力水平较好的班级)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有如下几点教学实践体会.

创建课堂梯式分层教学的微生态

相对于国家政策、学校教育行政规定而言,一个班级教学管理的“微生态”是在平时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步生成的. 通过“分层走班”的行政干预,数学学力相当的学生较集中在一个环境中,但无论在什么准则下,任何班级的学生的学力层次依然会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梯式分层教学. 从本质上看,梯式分层教学微生态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下,通过教师一系列不同难度系数的由预见引导和精准追问等教学方法组织起来进行有目的的分层教学活动而形成的有难度层次区分的梯式教学微生态.

例如,教学三角形边的过程中,笔者在预习环节设计了两个问题,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一问完成预习:

(1)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并详细说说所画三角形的特征;

(2)根据小学学过的三角形知识,说说你对三角形的认识.

学力相对弱的学生会选择问题(1). 通过引导学生画三角形,可以让学生直观地发现三角形的不同形状,从而引发学生对三角形分类及其他问题进行思考. 问题(1)既没有破坏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 学力较好的学生往往会选择问题(2). 问题(2)既可以让这部分学生重新回顾之前学过的旧知识,又可以让学生的归纳和分类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为学生学习潜力的挖掘提供可能性. 长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梯式分层教学,可渐渐形成梯式分层教学的美好微生态,从而让不同层次学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教学理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幸福感.

创建学生数学个性成长的微生态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完全相同的树叶都不存在,何况具有复杂主观能动性的人呢?每一个独立的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一名学生都会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自己学习方面的独有特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学生彰显自己独有的学习个性是形成一堂高质量课堂的必要条件. 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追求学生个性化的良好发展. 在数学教学师生互动、生生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化的学情,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数学学习的个性,致力于培养具有个性的数学人才. 为此,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创建有利于学生数学个性成长的微生态,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样的微生态中历练,发展个性,实现个性需求及个性成长.

例如,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时,笔者引入具体例子:计算+. 笔者提示学生尝试用类比的学习方法进行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所教的C班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较强,解决问题的途径会根据各自对式子的理解而有所不同. C班的学生喜欢追求独立思考,喜欢追求个性化的解题风格,根据此特点,笔者加以鼓励和引导,最终,学生得出了多种解题思路:(1)类比整式的加减,得出二次根式加减是二次根式系数的加减;(2)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3)利用提公因式解决问题. C班的不少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都得出了二次根式加减的计算法则,他们的数学个性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在注重学生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的积累与发展时,也特别关注学生个性的成长. 所以,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与学生携手,共同创建致力于学生数学个性成长的微生态,促使数学思维的获得和形成过程对学生的个性产生影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呈现有利于学生个性發展的问题,激活他们的个性思维,真正让学生的个性数学思维和课堂形成共鸣,以个性数学课堂微生态促进学生的个性茁壮成长.

创建培育学生增值成长的微生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递知识,而应更多地研究如何利用教材促进学生思考,进而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等方面的增值成长. 针对C班学生学力较好,对后继学习要求较高的需要,教师应认真研究学情,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课堂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寻求学生增值成长的生长点.

例如,备课“二次根式性质1”笔者发现教材从特殊例子入手,通过归纳总结得到一般结论,但没有对公式进行逻辑推理证明. 考虑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关系对C班学生逻辑思维后续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公式的逻辑推理证明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回到二次根式的知识源头——算术平方根,利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了一次思维的回溯;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回溯中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继而引导学生一步步推导出公式的逻辑证明. 逻辑推理证明为习惯于感性思考的学生丰富了理性思维经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所以,本堂课在探究“二次根式性质2”(即=a)时,学生兴趣盎然地对公式进行了类比证明,效果不错. 在这节课中,学生学会了通过逻辑推理来证明公式,把握了理性推理思维的一般要领,实现了思维品质的增值成长.

可见,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原点,是数学逻辑推理的依据,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增值成长的生长点. 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情,创建培育学生增值成长的微生态,可以引导学生弄清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迁移和运用知识,实现思维品质的增值成长.

创建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微生态

“数学素养”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目标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素质型人才方向转变.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提升人才质量的迫切需求. “分层走班”教学更能精准地定位学生各个维度数学核心素养能达到的目标.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分层走班”的各种层次班级的学生实际数学学情,做到数学教材的应用要“因生而制宜”,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要因生而設,教学目标因生而定,围绕所教层次班级的学生创建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微生态.

例如,在负整数指数幂的教学中,教材要求学生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并能运用于化简、计算中. 针对C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学情,笔者首先复习正整数指数幂公式am÷an=am-n,随后提出问题:“如果m

任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利益得到最大化,“分层走班”教学是一条促进大部分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也是促使因材施教落地生根的一种有效分层教学模式. 依托“分层走班”,创建适合各类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式分层教学的课堂微生态、数学个性成长的课堂微生态、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微生态,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向往的课堂,能成为助推学生提升学力、个性成长、培育素养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数学核心素养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