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受鹏
伞
伞呵,人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收拢,一柄护身的剑;撑开,一片温馨的天。
伞的历史悠久,是谁发明,众说纷纭。一说四千年前,一个偶然的发现启迪了中国人发明伞。在倾盆大雨中,有个孩子顶着一张荷叶挡雨。可是,凹面向上的荷叶积了不少雨水,渐渐顶不住了。孩子灵机一动,把荷叶翻过来扣在头上。一顶凸面朝上的伞形帽出现了。人们发现,伞形的东西有挡雨的作用,于是伞便应运而生。
另说,《诗人玉屑》记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年,我国出现了被后世尊为“工匠始祖”的鲁班,他的妻子云氏也属非凡俗之辈。她看到丈夫长年在外劳作,受日晒雨淋之苦,便暗自琢磨:能不能发明一种“活动的亭子”,让丈夫带着外出,遇到太阳暴晒或阴雨来临,可以让丈夫躲起来遮阳避雨?经过长时间的思索,云氏终于有了主意:她把竹子劈成一根根细条,中间用一根竹棍当柄,将那些细条聚合起来,再在细条上蒙上兽皮,使之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活动的袖珍“亭子”——伞,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人们在“云氏伞”的基础上又不断加以改进,把兽皮换成丝绸;到宋代又用油纸代替丝绸,制成了纸伞。起初,用伞的人并不多,老百姓们认为,老天爷降雨,就是为了让人们接受雨的洗礼,打伞,是对老天爷的不敬。但是由于伞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便渐渐流行开来。
大约1747年,一个到中国旅行的英国人看中了伞,回国时便带了一把中国人制造的油纸伞,然后找人模仿它的构造,造出了一把形状似香菇的丝布伞。从此,中国的伞便走向了世界,流传于欧洲民间。
1820年前后,英国和德国制出了铁骨伞。现在使用的“U”字形骨带糟的伞,发明者是英国的佛克斯。19世纪是伞的黄金时代,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以不同的新材料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伞,既轻便又实用。伞,不仅作为人们遮阳挡雨的工具,还成了时髦妇女手中的装饰品。有不锈钢骨伞,还有伞骨可以在中间反折,只有普通伞一半大小的折叠伞。另外,只要掀动柄上的按钮,就可以自己打开的弹簧伞也问世了。
伞的出现,不仅是遮阳挡雨的实惠,更带给人间五彩缤纷的美丽。瞧,海滨浴场一簇簇彩伞,晴空里飘下的一顶顶降落伞,江南雨巷里飘游的小花伞,乃至公园的小筑,园丁手下旳松柏树,也多半设计成伞状。“心有灵犀一点通”,甚至,草木也善解伞美。韭、藏报春、天竺葵等将花梗集生于花轴顶端,将花儿呈放射状散开,编成圆顶或平顶的伞。梨、山楂、绣线菊、百合花都是把自己的花序排列成一顶顶漂亮的伞。胡萝卜、茴香等更是别出心裁,还在花轴顶端集生分枝,每枝又张开一顶花伞,形成重叠的复伞,还有蒲公英在秋天精心地构思着飘飘逸逸的伞的童话。我似乎觉得山野上每一朵花都像一把伞。
伞,不仅是工具,有时也是人们手中表情达意的道具。比如伞舞,那是遍及世界各地的传统民间舞蹈。在我国云南、广西以及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每当收获季节,妇女们集体手持彩伞,载歌载舞,抑制不住的喜悦从伞面散往四面八方……
君不见公园花池边,山麓小径旁,乃至街头林荫里,一顶顶美丽的花伞遮掩着一对对相偎相依的恋人,天地仿佛都浓缩在那一个个小小的伞盖下。啊,小花伞,演绎了人间多少缠缠绵绵的故事!
有时,伞是一袭温柔的面纱。君不见那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路人,猝不及防迎面走来一位自己见面尴尬的人,情急中以伞遮颜而过。是呀,双方不声不响躲开,总比吹胡子瞪眼睛堵一肚子气好得多啊!逼一步,路窄地短;让一步,海阔天空。
伞,不仅使人们免去骄阳炙烤、躲过暴雨瓢泼、抑制风沙袭击,伞还可给人们作防身武器。有一种伞,柄上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一种伞,若遇到歹徒,一按伞柄即可喷出催泪瓦斯,把歹徒驱跑。
有关伞的民谚、谜语太多太多,延伸出许多人生的智慧与哲理。如“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荷叶当伞难遮天”“借伞无须谢,只需晾过夜”等。伞给人最大的联想是庇护与安全。
在人生道路上,父母是保护伞。他们时时刻刻牵挂着儿女。童年时父亲送自己上学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是怕儿子稚嫩受欺凌呀!父母总是千方百计让儿女免受人生风雨的侵袭,儿女走得再远,即使远至天涯海角也走不出父母的心。步入社会后,“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也是保护伞,体贴爱护犹如同胞手足。困难时朋友的一片温情会使你冷却的心热起来。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那种猛烈的暴风骤雨降临时使朋友那顶伞也不管用了,他们无可奈何地眼睁睁地瞅着你受苦。凄风苦雨中,我曾日夜翘首盼望有一顶保护伞,给我一份温暖。
有一支歌,开头第一句是“好大一棵树”,我听起来总觉得是“好大一顶伞”。这是一把德被苍生的巨伞,消弭了神州人斗人纷争的风雨,澄清了万里尘埃,呵护芸芸众生免受风刀霜剑煎熬,让你感受到人世间温和的春风和柔美的阳光。
桂 花
秋景总有点萧森,而桂花却给秋添了活泼泼和喜滋滋的氣氛,把天高云淡的秋日染得香喷喷。
我千百次做过窗前那株桂花树的梦。在那香海醉梦中,一条条枝丫撑开一顶绿伞,一片片翡翠般的叶子在阳光里闪耀着蓬勃的生机,一簇簇星星似的小花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几阵秋雨几阵凉,不经意间满树满树的桂花飘落——小区园圃里的桂花全然飘落了,上班的院子里的桂花也飘落了。推窗不见点点黄,风中已无浓浓香,心头不免升起几缕惆怅。唉,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经常觉得还有时间可以放慢脚步去做的事,一转眼,便错失了机会。这不禁使我想起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桂花树又名“木樨”,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常见的桂花有金桂、银桂、四季桂……金桂又叫丹桂,花为橙黄或橘红色;银桂,花为黄白色;四季桂又称月桂,月月花开,为桂花中的珍品。桂花因其叶脉形如“圭”字而得名,“凡木叶心皆一纵理,独桂有两道如圭形,故字从圭”(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那硬朗的、厚实的椭圆形的边缘带小锯齿的叶片,不管是春季新梢萌发的红褐色或古铜色的嫩叶,还是秋日老练的墨绿的翠叶,映入眼帘都令人惬意。叶片对生在银灰色的强韧的枝条上,错落有致,潇洒自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感到舒适。
桂树四季常绿,喜暖,爱光照,耐寒,但不耐严寒。喜欢生长于空气新鲜、旁有树木花草的小气候环境里。盆栽的桂树不开花,而小区园圃里的桂树一棵挨一棵,年年秋日总是彼此间欢快地招呼着开放,闹盈盈一片。
桂花原产于我国,一般在农历八月开花,所以我们的先人又称八月为桂月。由于桂花醇香,受到人人喜爱,因而被移栽到全球各地。桂花花聚伞状,自茂密墨绿的叶腋爆出来,花冠四裂状,虽然花期不长,却芳香四溢。秋天,是桂花树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一树一树的桂花送出去几里的香味。走近了,那化不开的浓香,直扑你的鼻子,直沁你的心扉,仿佛硬拉着你,叫你舍不得离开。“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走在两旁栽着桂花树的路上,花开时恍觉整个世界都被染香了,多么美好的神幻佳境啊!
桂花勾魂摄魄的魅力孕育了美丽的传说。相传月亮中有桂花树,因而月亮别称“桂宫”“桂魄”。沈约《登台望秋月》诗:“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苏轼《念奴娇》词:“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古代骚人墨客都喜欢沾上一点桂香。屈原《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五代严子休将撰写的艺文故事笔记取名为《桂苑丛谈》。科举时代称及第为“折桂”。此风不仅靡及中国,海外也这样,英国王室将领取宫廷津贴、写应景诗点缀王室喜庆事件或官方盛典的诗人,称为“桂冠诗人”。
张九龄说:“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宋之问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王维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诗人们不仅赞誉桂花馥郁,也称扬其心性高洁。
桂花的风韵如此迷人,可那么旺盛、那么清纯、那么芬芳的生命竟没有“籽”,难道真应了“好花不结果,好事难圆满”的俗话?
“天地造化这般不公平!”我为桂花树大声疾呼。
然而,当我再度凝视庭院中的桂花树时,心头释然了。她扎扎实实生根,热热烈烈开花,向人世捧出了最美好的果实,桂花树是抗污防尘的能手,一片绿叶是一只“集尘袋”,千千万万只“集尘袋”吸附着空气中尘埃、炭粉及铝等金属微粒,净化空气,那保护环境不就是桂花树的硕果吗?而且桂花树四季都为人们辛勤劳作:春天,她在柔和的微风里发出“沙沙沙”的清韵,排除人们心灵上的倦怠;夏天,她用茂密的绿叶,替人们遮住烈日的灼烤,使世界变得清幽而宜人;秋天,她将浑黄的风滤得纯净而凉爽,徐徐地送入人们的窗户;冬天,她是一张绿色的窗帘,不让冷风抢走人们室内的温馨。她活着“使人们活得更快乐!”这份果实能不令人敬佩吗!
“好花不结果”,那只是世俗的眼光。
一次,我去花園里看春天里的桂花树,忽然心底涌起一阵惊喜,我意外地发现桂花树浓密的绿叶间竟长着一粒粒紫黑色的核果,像微小的紫葡萄,像黑珍珠。满丛的绿色里垂着一星星桂花果,给桂花树增添了别样的珠光宝气。见有果,我情不自禁想采一颗尝一尝,手指间感有弹性,知孕着充足的水分,捏破了,袭来一股香甜气味,一舔,却苦。看地上,已经落了许多,有的还裸露了纺锤形的果核。带着满心的好奇,我请教园丁。园丁说,开花结果,是树木的本性。园丁还说,结果的桂花树,繁殖能力特别强;籽生的桂花树,可以嫁接出许多名贵但不结果实的桂花树。是呀,对于桂花树,人们过于重视了她的花,而忽视了她的果,要知道正是这些不显眼的果,才繁荣了桂花,光彩了桂花。
哦,人世间好花也结果。原来桂花树是有籽的,只不过人们不留心难以见到罢了!
有也不恃,失也不虑,桂花树始终默默无声地工作着,没有一丝陶醉,也没有一声怨艾,只是尽力地筛去空气中的漠漠尘雾,一心为人们创造洁净而芳馨的生活,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怪不得古代希腊人用桂叶编成冠冕赠予崇拜的英雄。
桂花树,我一看到她便肃然起敬!
我愿沉浸在她那香海醉梦中,奢望桂花树把她芳馨的气质和芳馨的情韵漫润我的灵魂……
水 赋
水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
水的性格是坚忍不拔的,无骨而浑身骨气。在漫长的跋涉中,艰难岁月也无法消磨它的意志。水从幽深的大山之腹起步,仿佛一根闪光的琴弦,弹奏着优美的乐曲,带着大地的温馨,欣欣然向山下流去。一路上遇沟填壑,逢山开道。一座座高大的峭壁,犹如一副副重枷,锁住水的去路。此时,水不回头,也不气馁,用自己“柔中带刚”的身躯日夜冲刷,像一把锋利的钢锯,在峭壁间锯开一道深深的口子,夺路而出。
“无限风光在险峰。”马斯德说:“生命在最危险的环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一道断崖横亘在水前进的途中,崖前是黑沉沉的深渊,是停住脚步苟且偷生,还是勇往直前舍生忘死?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撼天动地地呐喊着,从千仞高的悬崖上纵身跳下,那洁白的身躯撞在崖壁上,立时碎成齑粉,化作无数晶莹透明的珠子和缕缕白雾,在阳光的折射下,架起一道绚丽夺目的彩虹。
哦,经过悬崖洗礼的水燃烧出生命的壮美,壮美的生命在宇宙中永生不灭。
在深不见底的绿潭中,水又重新汇合了,歇歇脚,养养神,重新积聚力量,再形成溪流,欢笑着向山外奔去。
水的胸襟是开阔的,它与漫山的红叶、苍绿的松柏、飞舞的山雀、悠然的白云、金色的野菊互相辉映,浑然一体,谁也不欺侮谁。在这至善至美的大自然中,水欢畅地流着,滋润着万物。水懂得团结的力量,在前进的路上喜欢结伴而行。几乎每过一道山梁都有新的伙伴加入,它们虽然来自不同的方向,却怀着共同的理想。它们欢笑着、应和着,手拉手、臂挽臂,奔跳着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一缕缕细流汇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江,一路高歌,一路奔流。
水的灵魂是纯洁的,它将透明返还人间,洗去了大地上多少污垢!一片片蒙尘的森林和乡村、城市都在雨后显得洁净明丽起来。人们衣裳上的污渍、肌体上的新陈代谢物,都在水中消失了。
一条条山溪汇成了江河,一条条江河汇成了大海,汹涌澎湃地荡涤着世界。大海能容得下千山万壑,却容不下一点点枯枝败叶,它咆哮着,怒吼着,高举巨手把一束束烂草和一片片腐叶无情地甩到沙滩上……
水是大地母亲胸怀里流出来的乳汁,哺育着万物。水与人,养育与被养育,水深深地烙印于每个人的心中,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最忆故乡水——魂牵梦萦老家门前花木掩映的古井、村口凫游过的明丽的小溪。水在自己哺育的儿女身上留下了自身的特征。因此,几乎每个人的风貌都有一方水土的印记。山村汉子喝的是高山岩骨水,他们是那么粗犷爽朗;水乡女儿饮的是翠莹莹的小河水,她们是那么水灵灵的柔媚;大江少年在惊涛骇浪中成长,他们是如此豪迈;海边渔老大“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是多么坦荡……从少年到白头,每个人的心中都流淌着故乡的那一方水。
水涵养人的英气、升华人的品格。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急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水,千百年来也造就了多少慷慨悲歌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精忠报国的岳飞,兼具文韬武略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至今读着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壮烈诗篇,仍能领略那些仁人志士当年的侠骨雄风。以笔为匕首的鲁迅,将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明末秦淮八艳和清末秋瑾那样娟秀的女子,也尽显铮铮侠骨。
水孕育人,也孕育灿烂的文明。爱琴海闪耀着希腊文明;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流淌着美洲诸国的文化;黄河、长江满载着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赞美水,就是赞美民族智慧;歌颂水,就是歌颂民族精神。水的声音,也是民族的声音,《黄河大合唱》就是一个民族的大合唱,是一个民族在危难中的吼声。水的交融也代表人们心灵的交融,人们难以忘怀那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震撼心灵的一幕:来自祖国长江、黄河的水与日月潭的水在亿万中华儿女眼前交融,并将被重新注入母亲河。这一幕于无言中道出了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梦寐以求的心愿。
水从远古的山脉流到文明的今天,开拓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给予人类说不尽的恩惠!
筷 子
从小生长在深山,
结对成双到人间,
世上冷热它先知,
甜酸苦辣都尝遍。
儿时,父亲给我猜的“筷子”谜语,至今记忆犹新。
筷子的身子虽短,历史却很漫长,《礼记》已记载它的大名了。因而筷子在人们生活中出现至少可上溯到3500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时,人们已学会用火,滚烫的饭菜再也难以用手抓了,于是,不得不求助于竹枝草茎。至今,街巷里弄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一天,两个船夫熬好了一锅火热的粥,各自舀了一大碗,比一下谁喝得快。一个用口吹几下喝一口;一个折了小竹枝,起劲搅拌着,一下一下扒到口里。结果借用竹枝相助的船夫喝粥的速度比另一名船夫快了许多,因而那两条小竹枝便叫“快儿”。后来因为“快儿”大多用竹制成,于是人们便在“快”字上添了个“竹”字頭,谐音为“筷”。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从原始人用手抓东西吃,到用筷子吃饭,自然是中国文明的一大进步。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其所著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援引雷蒙德·道森的话:“区分文明人与野蛮人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就是看餐具的变迁,从原始社会用手抓取食物,到文明社会开始使用筷子,直至后来出现刀、叉。”看来,短短的筷子,划出了文明社会与漫长的野蛮社会的界限。
筷子,是中国的国粹,它在中国人手中,灵巧无比,巧妙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一双筷子把人的五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居中。使用时,用食指和中指灵活地操纵筷子,其实就是将人类手指延长了二倍多,灵活自如……
中国人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练就了用筷子的“绝活”。在外国人看来,那捏筷子动作犹如高难的体操。
筷子的运动在于协调与平衡。两根筷子相依为命,缺一不可。夹物时,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全凭手指的拿捏与把握、收放与调节。据医学家说用筷子时,能牵动人体的80多个关节和50条肌肉的运动。这种协调与平衡的本事,让西方人惊羡不已。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前,曾经苦苦地习练中国筷子。没想到,这双美国权力最大的手,竟抓不稳中国短短的一双筷子。
记得一年春节,有位美国青年来沈家门探亲,主人请他吃汤圆,这可难住了他,总不能将汤圆用刀子切成两半再用叉插起来吃吧,他学着中国人模样,生硬地一把抓起筷子,却怎么也夹不起那又圆又滑的家伙,只得像握刀叉一样一手握一根筷子,可是由于两手配合不好,勉强夹到嘴边,又骨碌碌掉进碗里。后来,主人给他一只羹匙,总算解决了难题……中国人七八岁就不会出那种“洋相”了吧!
古往今来,中国人生活千变万化,唯独筷子,逾千年而不变。比如衣服,从长衫、马褂到中山装、西装、休闲服;比如烧饭,从柴烧、煤烧、气烧到电烧;比如行路,从骑马、坐轿,到脚踏车、汽车、火车、飞机。筷子,在中国人手中,从农业文明支撑到工业文明,从竹篱茅舍支撑到摩天大厦。
中国人对筷子感情深厚,钟爱非凡。在汉字中,“筷”和“箸”,几乎不与其它汉字组词搭配,凸显它的专用属性。就餐后,筷子总是洗得干干净净,放置在特制的筷笼里。使用时也有讲究,不能用筷子指点他人,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用完筷子要轻放,不能随手一扔,如此等等,显出使用筷子的各种礼数。亲人亡故,节日吃团圆饭放一双筷子作纪念。穷人一无所有,乞讨为生,一副筷子作伴侣。富人家财万贯,见阎王也带一双筷子。马王堆汉墓、四川大邑东汉墓出土的文物中,都发现制作精美的竹箸和铜箸。
筷子还演绎过精彩的故事。《三国演义》曹操与刘备两大枭雄煮酒论英雄。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大惊失态,手中所执筷子抖落于地。时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乃从容俯首拾筷,随机应变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将说破英雄惊煞人的慌张巧借闻雷掩饰过去。筷子成了这幕戏的巧妙道具,活灵活现,将刘备心理状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
筷子,古名为箸。有钱人家有金筷、银筷、铜筷、象牙筷等。筷子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剥、能插,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忠心耿耿地替使用者承担起一切使命。筷子中担负最凶险使命的是银筷。一双银筷,顶端大多有一条精致的链子相连,平日不常用,以显示尊贵。银筷遇毒呈黑色,因而为主人走上鉴毒的第一线。古代宫廷,是阴谋与权争的中心。祸起萧墙,杀机四伏,步步惊心。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提心吊胆,银筷与刀剑都是帝王护身的战器。
随着社会前进,筷子的材质越来越趋向一致。如今,餐桌上使用的大多是竹筷和木筷,也有光闪闪的塑料筷,但滑溜溜的,总不及竹木筷夹物方便。作为取食的工具,竹筷和木筷虽然出身于青竹秀木的高雅门第,然而,它不摆架子,乐意为一切人服务。无论是身价亿万的巨富,还是打工谋生的平民;无论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菜淡饭,筷子都勤勤恳恳地来去忙碌,忍冷忍热,将食物送到人们嘴里,而自己点滴不贪。明代诗人程良规曾为筷子画像:“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来去忙。”社会上诸多不平之事太多,唯有筷子待人始终是平等的。
筷子在民间还有特殊的象征,如谚语“一根筷子胡搅拌,两根筷子样样会”,感悟兄弟朋友之间合作才有作为。父辈教诲子孙和睦抵御外侮常以筷子作启迪:一根筷子,一折就断;一把筷子,百折不断。人心齐,抱成团,任何外力都无可奈何。
窗
清晨,打开窗户,明媚的阳光便温情脉脉地爬进来,伸出柔软的舌尖,像猫一样轻轻地柔柔地舔着我的肌肤,新鲜的空气流进来,仿佛清亮的山泉洗涤我的胸腔,多么舒畅呀!
窗,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衡量人类文明度的一把尺子。
不要说穴居时代没窗子,就是从房子出现那天起,人们也不是立即悟到要开窗子。
山顶洞人走出深山,不知过了多少年,才懂得搭个窝儿。可那时候他们还不晓得窗子是啥东西,只会模仿岩洞,掘地数尺弄个坑儿,上面再架个严严实实的遮风挡雨的顶篷。
不知过了多久,人们才在房墙上开窗户,随着窗子开凿、扩大和式样千变万化,人类文明的彩霞也越来越绚丽。
儿时,我老家与左邻右舍的家镶嵌的是幽微的暗红的木格窗。李渔《闲情偶寄》将木格窗分为“纵横格”和“欹斜格”,我家的是“纵横格”。他在书中写道:“是格也,根数不多,而眼亦未尝不密,是所谓头头有笋,眼眼着撒者,雅莫雅于此,坚亦莫坚于此矣。”也就是说,这种木格窗既坚实又雅致。坚实,侧重于实用,窗户一年到头都要开开关关的。雅致,侧重于美观。一扇窗户,一座房屋之眼睛,点睛之笔,关乎人的感受呀!木格窗糊上了薄薄的半透明的宣纸,外面看不到里面,而坐在窗下却隐约能见到外面。蜜蜂、蝴蝶的影子在纸面上淡淡地滑翔。邻家的小妹和大哥在窗外亲昵地拉着手说着悄悄话走过。时间长了,窗纸变成了淡黄色,雨雾的水渍还会布下斑驳的“云彩”,撩动情思。月夜,月光被窗格切成一块块散发着香味的薯饼,摆在床头、桌面,温馨的和煦氤氲着山乡朴实的农家。李渔《闲情偶记》还记载他对木格窗的装饰:“如盆兰吐花,移之窗外,即是一幅便面幽兰;盎菊舒英,内之牖中,即是一幅扇头佳菊。或数日一更,或一日一更;即一日数更,亦未尝不可。但须遮蔽下段,勿露盆盎之形。而遮蔽之物,则莫妙于零星碎石。”用盆花装饰窗户,使之相映增辉,窗面成为画面,即便像我老家那样的偏僻山村,也不乏有这般闲情逸趣的人们。
岁月长河流到21世纪,房屋的造型越来越新奇,而窗户的模样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有方的、圆的、月牙形的、菱形的……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窗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有自动调节光线的,有随着明暗不断变幻颜色的,还有窗框上装着循环水会送来芳香和水分的……
自从有了窗户,人们对它钟爱非凡。每天把它拭得纤尘不染,用布、绸子、呢绒等制成绚烂的帘儿遮掩窗子。窗花,是我国民间一项传统的美术工艺。逢年过节,在我国城乡随处可见雕刻月亮、裁剪云彩的精巧窗花手艺,一幅幅精妙的图案把一扇扇窗户装扮得熠熠生辉。记得儿时每到除夕,母亲都会卸下木格窗在溪水中洗净,重新装上并糊好洁白的窗纸,然后就用红纸剪裁窗花。鸡年到了,剪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雞;虎年到了,剪一只虎虎生威的老虎;马年到了,剪一匹绝尘奔腾的骏马……接着,剪出吉祥的花卉或“福”字。母亲站在地上慢慢剪,我爬上桌凳慢慢贴,把大年三十的家渲染得光鲜灿烂。
人们怎能不喜爱窗户呢?打开窗户,你也许看到园中的牵牛花已爬上围墙,那紫色花朵的小嘴衔着晶莹的露珠歌吟;你也许看到电线上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跳上跳下,似一串轻灵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到一株桂花树,金色的花雨纷纷扬扬,随风洒来的花香沁入你的心脾;你也许看到远处的青山对你笑意盈盈,白云悠悠地飘过来,思念的亲人从前方走过来,情人眸子里的秋波送过来……
窗呀,不仅带来了风的舒畅、光的明丽,它更是生活中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遐想。
雾天,窗子的玻璃上一道道水珠划过的印痕,仿佛从山中淌出一条条小溪;雨天,窗外垂挂珠串般晶莹的檐溜,斜斜的雨丝滋润着草木,叶片更绿了,花儿更艳了;晴日,窗口送来胸廓的清新,洒来心地的明亮……
每一面窗都有它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刻,会有不一样的风貌呀!
去远方旅行,更要感谢车船的窗,它使你在陌生的长途中不仅不感到寂寞,还给你快乐的享受。欣赏着窗子奉献给你的一路不断变换的景物,就像欣赏一幅幅精彩的风情画,旅程的疲劳与孤单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窗,还会使你联想到人的眼睛也是窗,那两扇心灵之窗里有正气,有邪恶,有和善,有暴戾……那从纯洁的心灵之窗发出来的真诚友善的微笑,犹如秀丽的景色亮出来,和煦的春风吹过来……
喜爱窗,也会喜欢带窗形图案的东西,书橱、桌子、手帕、床单……看到它们便会联想到窗格子流进来的清风和日光、月影。在早晨,它们象征着裕昶与昂扬;在夜晚,它们渲染着和美与安详。
现在,我在小窗下的书桌上写这篇钟情于窗的小品文。窗外,是一片蓝莹莹的天空,没一丝纤云,没一点遮挡。窗口吹来了爽人的清风,我的心随风飘出了窗外,缓缓地上升、上升,飞向遥远的地方……
镜 子
在青铜镜、玻璃镜之前人们为了认识自己的面貌,用瓦片盛清水,以水照人,那是最早的镜子叫“瓦蓝”。想来,那时村姑晨起,对着山泉或小溪梳妆,水镜虽大,可经不起一点点风浪,一阵微风拂过便荡起丝丝涟漪,扭动糊化了形象,多麻烦啊!不经意间,娇小美丽的身影还会漂过山湾,说不定惹来痴情的小伙子“关关雎鸠”哩。
由于我的孤陋寡闻,至今还没有见到记载第一面青铜镜是由谁打磨出来的书籍。青铜镜是中国青铜器中很早铸造的门类,齐家文化铜镜距今已有4000余年。在其它青铜器衰落以后,只有铜镜仍然继续发展,直到明清玻璃镜传入风靡。
舟山博物馆展览厅中有两面汉代的铜镜,形制精美,纹饰细腻。圆形圆钮,主纹为四神四兽,以钮为中心环绕排列。主纹外有一周半圆方枚,每枚间刻田字型四字铭文,共40字,即“吾作明镜,幽谏三商。雕刻无极,配象万疆。白(伯)牙奏乐,众神见容。天禽并存,福录(祿)是纵。富贵绵衍,子孙番昌”。外饰带栉齿纹一周,画纹带缘上由内而外有龙纹、羽人勾云纹等,包含丰富的内容和多彩的神秘故事,反映出时代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刻画精巧,文字瑰奇,辞旨温雅,一器而三善皆备。
汉代镜铭,历来为金石学家所瞻目。镜铭,可作乐府诗的补充。其中遗词用韵,对于研究古音流变,尤有裨益。镜背方寸之地,花尽匠人心血。在长宽不足一厘米的田字格中铸字,在直径仅十厘米的镜背上布满纹饰,这是何等繁复高超的技艺。
到了唐、宋时代,街头巷尾,时时响起“磨镜呀,磨镜呀”的磨镜工叫喊声,就像往日“磨剪子,戗菜刀”一样。青铜镜背面的纹饰也更加精致了,有花草及人类活动等各种。宋代的蹴鞠纹圆形铜镜,镜背浮雕技法表现的蹴鞠场面极其生动:一对青年男女对面踢球,女子高鬓笄发,作踢球状;男子戴幞头,着长服半踢膝,作接球姿態,小球介于起落之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当时青铜镜不仅在我国普遍使用,还销往日本、朝鲜等国家。
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诞生在“玻璃王国”威尼斯。威尼斯人在玻璃背面贴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锡箔被水银溶解后,紧紧地粘在玻璃上。当时威尼斯镜子轰动欧洲,但造一面镜子,要化一个多月工夫,水银有毒,镜面又不明亮。于是,100多年前,科学家又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目前,人们又在试制更便宜、更耐用、更明亮的镀铝的镜子。
从人们呕心沥血制造镜子,就可知道镜子对于人们生活多么重要啊!
世上有了镜子,人就变得靓丽起来。
那些爱照镜子的女人,搽着花粉照,描着眉毛照,左照右照,转着圈儿照,总想将自己照成一朵花。
男人也喜欢照镜子,刮着胡须照,系着领带照,总想将自己照得玉树临风。东晋王仲祖仪形甚佳,每揽镜自照,曰:“王文开哪生得如馨儿?”明朝蔡羽,自号易洞先生,置大镜南面,遇著书得意,辄正衣冠,北面向镜拜其影曰:“易洞先生,尔言何妙!吾今拜先生矣!”何等怡然自得!
而对另一些人而言,面对镜子的诚实则有几分恐惧,甚至可恨。“近来不敢窥明镜,恐照头颅白发新”,过了不惑之年,鬓角偶尔会冒出几茎白发,眼角会露出几丝皱纹,心里就隐隐约约地怕照镜子了。即使像巴金这般坦荡人,也在《大镜子》中感叹:“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在镜面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皱纹多、嘴唇干瘪……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镜子对我讲的是实话,所以我不得不认真地考虑现实。”巴金老人面对现实勇敢地扛起说真话旗帜。他的《随想录》就是一面镜子,照得那些说惯空话、套话以及昧着良心说谎话的人无地自容。中国古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汉高祖刘邦第一次进入咸阳时,看到了一面神奇的镜子:方形、宽四尺、高五尺九寸,用手按住胸口再照镜子就照见人的五脏,秦始皇用它来检测身边的人是否有坏心歹意。此事未必属实,但由此引出的成语“秦镜高悬”,却颇耐人寻味。后世很多百姓打官司时多会摸着心说:求青天大老爷秦镜高悬!以表自己问心无愧,求官老爷如那面神奇的秦镜一般明辨是非。
恶彰不将灯为伍,怒形常与镜为仇。有些人,对镜子显示真容感到厌恶。
脸上有疤痕或黑痣的人忌讳照镜子,记得自己不久前脸颊上长了几颗黑斑,嘴角还有痘痘,难看死了,就懒得照镜子。怪不得魏国将军夏侯惇,伤左目破相,照镜子时恚怒不已,将镜子摔碎于地。
照镜子有各种各样的自我感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体验。
我觉得眼前所有的人都是镜子。
瞧着孩子在金灿灿的菜花丛中乐颠颠地扑斑斓的花蝶,我见到了自己幼年天真无邪的影子;看着步履蹒跚的老人佝偻着身子攀登石级,我知道了自己明朝会是什么模样;甚至那些躺在黄土馒头堆下的故人,也会使我想起自己逝别人间后的情景……
走在街上,会见到一些人碰到芝麻点儿不顺心的小事,便急吼吼、气冲冲,这使我看到了自己由于心胸狭窄,平时只要与别人稍有冲突,便脸红脖子粗的情景;有时斤斤计较,为了一句话,竟与熟悉的朋友几天不说话,真是小肚鸡肠,想一想,多么羞愧啊!
哪一脚踩得正,哪一脚踩得歪,参照人生的轨迹便会明白占人一步、地缩路短,让人一步、海阔天高的道理。
亲朋好友是我们的明镜。
从少年到白头,亲朋好友总是时时关注着你。不管是语重心长的规劝,还是唇枪舌剑的争执,都是从各个角度使你认识自己,就像用镜子照你的身心。
陌生人是我们的镜子。
与陌生人聊天无拘无束,在船上,在店堂,甚至在那些意想不到的角落,常常能觅得敞开心扉的友谊。一次,我出差外地,旅途要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在车上除了看书,便是眺望车窗外的景色,或打个瞌睡,或木愣地呆坐着。也许都感到旅途的寂寞,没多久,就与对面一位先生聊上了,聊天的感觉显然比呆坐着好得多,时间也感到过得快。尤其是聊自己感兴趣又不太清楚的事。我们从日常柴米油盐聊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从天南地北的景物聊到家乡的风土人情,从车厢卫生聊到地球的生态环境,从各人的婚姻变异聊到自身的私生活,无话不谈,不必担心对方会“泄密”谈话的内容,到下车分手时,我们似乎已成了知心朋友了。
与陌生人说话,会情不自禁地吐出一些平时难以向亲友启齿的心里话,那畅快就像小溪流过峡谷爆绽出一朵朵雪莲似的水花,就像鸟儿翱翔天空划出一条条漂亮的弧线。跟陌生人说话,使人看到自己人生本真,陌生人是认识自我的镜子。
人生处处有明镜,生命才如此灿烂。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感觉。
境由心迁,相由心转。生活的镜子使我感到要为自己刻意掩饰一点什么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心眼疵疣的时候。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一个喜欢照镜子的人,眉目和行为总能干净一点,总能不因自己地位变化而被谀媚或轻侮,总能不忘那份本属天然境界的纯真初心。
生活告诉我们要多照镜子,不照镜子的人,不会受到生活的青睐。
柱 子
路过建筑工地,只见一根根粗大的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着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凝视着这一根根坚实的柱子,不禁胸中焕然若有所释。
柱子者,建筑物中承受轴向压力之构件。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物制成。有包铜鎏金的、描花的、油漆彩绘的,还有或悬挂或镌刻奇思妙句之楹联……小巧的亭榭柱子僅一握,雄伟的殿堂柱子两人还抱不下。
房子,离不开柱子,有些厅堂,比如大城市的候机厅、豪华宾馆的大堂,看似无柱,其实,有的隐藏壁中,有的变了形支撑穹顶。造房子,先要立柱子;人也像房宇一样,需要支撑心灵空间、精神舞台的柱子,而且需要有形的、无形的两类柱子来承受压力。“脊柱”是支撑肉体的有形的柱子;意志、信仰、情感乃至梦想,是支撑心宇的无形的柱子。
少年时,师长激励我们“志存高远”,要有理想和追求。其实,这就是在铸造我们一根根心灵的支柱。及至长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自然、社会、自我三者关系明确,便有了“柱子”。在融入大社会、奋斗大自然之际,人,必须有几根精神柱子支撑。
一个民族,也要有精神柱子。北京圆明园残留的几根白玉柱、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的花岗岩断柱,是一个民族不屈外侮的精神标志,它们顽强的信念犹如巨大的根系深深地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地里。一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正气浩然的千千万万英雄豪杰,都是支撑这个民族的柱子。
柱子也能发挥激励、抒怀、立志、标志乃至为行路人留言的作用。《玄庵联话》:“浙省某山有动石夫人庙,相传金兵犯宋,兵出山下,夫人显灵,挥石如雨以退之。”秋瑾在庙柱上题联云:“巍巍肝胆儿女,有志复仇能动石;衮衮须眉男子,无人倡议敢排金。”天安门广场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这柱子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作用,又有替过路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据史书载: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方向,天安门前的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特征。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立柱,作为路标,后来邮亭、驿舍也以此作标志。它的名字叫做“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桓”与“华”音近,所以慢慢成了“华表”。
对于这种木柱,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叫它“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类似于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古代“意见箱”的作用。立柱撑起广开言路之天下,壮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不辍,柱子也一样。水气侵蚀,蚁虫蛀食,种种无情的摧残,使一些本来质地较差的建筑物柱子日渐腐化,承受不了压力,导致整座房子倾塌倒地,化作一摊泥土。尔后,长出一蓬蓬莠草,甚至妖艳得触目惊心的毒蘑菇。人也一样,如果禁不住外界各种不良的诱惑,就会变质腐败。因此,我们要不断地护理支撑自己心宇的柱子。静心凝神读好书,以启智明志;借人为镜,以端正品行,让精神柱子永远坚挺。
我呀,已活到老年,笙歌散尽,无计留春,但要活在人世,依然需要精神柱子。我有几根最关情的心灵支柱——吃得香睡得好、读几本好书、孩子们出息、与老伴琴瑟和谐、交几位有道的知己好友,还有机遇偶触、乘兴走笔的几篇性灵文字。这几根柱子无须盘龙雕凤的柱饰,但求坚挺持久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