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有道 教养有常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家训“刷新”教育实践研究

2019-09-25 07:55顾秋红浙江省宁波市镇安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家庭

顾秋红/浙江省宁波市镇安小学校长

家家户户有家训

“正家,而天下定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习近平总书记也再三强调“家风家训”教育的重要性。我校自2012年起,坚持不懈地进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家训“刷新”教育实践研究。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主体、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传家训、立家规、树家风等多种形式,引导、帮助学生家庭建设优良家风,建立一套适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适合各个家庭且行之有效的“家风家训”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

内容价值刷新:价值导向,把正“家风家训”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明确了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等核心内容,与传统家风家训“爱国团结,自强不息的民主精神;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事亲方式;学必专一,学则有德的教子方略;勤俭持家,诚实守信的做事原则;兄友弟恭,睦邻友好的处事方针”等内容不谋而合。“家风家训”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一方面,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对传统的不良家风家训在道德领域进行革新,摈弃如“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愚孝愚昧”的思想包袱,把传统“家风家训”中有助于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提炼,丰富“家风家训”新内涵,增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继续发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好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进而成为普通大众能接受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准则。

(一)家校合作的“参与式”

家训的设立由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共同商定。教师起引导作用,就学生在校内各方表现为家训的设立提出建议;家长起主导作用,由对孩子的期望和整个家风的构建来具体制定家训家规;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也是家训建立的重要因素。

在实践中,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家训文化,辩证地摈弃和吸取,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选取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易被小学生所接纳吸收的家训内容,滋养其道德品行的养成。如提供以下12 个类目的家训教育主题(见表1),供各家庭参考选定。

(二)古为今用的“传承式”

纵观浓缩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的传统优秀家风家训,不少有关忠孝仁义、正直善良、谦虚谨憤、勤劳节俭的优秀家训,至今仍有不可比拟的价值和适用意义。因此,这部分家风家训为当今家庭所用,得以传承和发扬。如我校不少家庭将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家训,寄托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也有的是家庭祖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后辈创立的家训家规,代代相传至今,颇有意义。如602 班卓雅同学的家训是: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莫作心上过不去之事,莫萌世上行不去之心。问子孙之祸福,吾身所贻者是。

这则家训的由来是卓雅的高祖父、我党著名革命烈士、团中央早期领导人之一卓恺泽参考《菜根谭》上的文字,为子孙所拟的家训。教导后代为人处事、所作所为要“致良知”。卓恺泽同志为革命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短暂而不平凡的革命经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拳拳“爱国”之心也随着家训的传承烙印在一代代后辈的脑海里。这样一则家训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又对孩子的道德起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学习。

表1:家训教育主题

(三)推陈出新的“创立式”

实践中,我们倡导家庭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名句的基础上,结合孩子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文化背景,融入时代文化内涵,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立最适合自己家庭建设和孩子成长的新时代新家训。如101 班吕翼擎同学的家训——“善问者如攻坚木;万物生而有飞翼;擎旗自有后来人”,倡导做人做事独立自主、坚持不懈、有责任、有担当,不投机取巧,勇敢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家长“别有用心”地把此条家训和他的名字进行了联系:善问者如攻坚木——吕,万物生而有飞翼——翼,擎旗自有后来人——擎,希望用这一方式时时刻刻提醒孩子谨记吕家家训,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实践模式刷新:多元合力,优化家训活动

我们通过改单纯家庭家训教育为采用家校合力的方式加以推进实施,从而活化家风家训教育的实践和深化其现实意义。学校引领、促进、助力家训教育,而家庭是践行家训教育的主体。家校合力,确保家训教育主流价值的正确导向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使家训教育功效实现最优化。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建设家训教育文化

传统节日是家训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对塑造儿童道德品质、培育人文精神都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学校倡导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传统假日之期,让孩子们与长辈共度。以小家庭为基础,联合亲戚长辈,以家族为核心,借家族力量,传播家训文化,以家族团体,践行家风家训。通过聚餐、品味节日习俗等,让传统文化更具仪式感,使“感恩、知孝”的家训内涵落到实处。例如:

“好家风助我成长”联合中队活动

宁波市鄞州区“好家风家庭”展板巡展在学校举行

活动1:“欢乐一家亲,万里书香行”春节活动。树立“以和为贵,和睦家庭”的家族观念。

活动2:“网上祭英烈,文明寄追思”清明节活动。追忆祖先,家庭“根”教育。

活动3:“寻根溯源,励志向前”端午节活动。家国情怀,砥砺奋进,忠信笃敬,亲仁济众。

活动4:“九九重阳节,浓浓尊老情”重阳节活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拳拳赤子心。

活动5:“中秋话明月,千里共婵娟”中秋节活动。传统中秋廉洁文化,勤俭节约,俭以养德。

(二)以实践基地为阵地,开展家训教育主题活动

以“基地”为平台,开展群体性校外家校合作是一种重要的家训教育资源补充。学校以“社会大课堂”体验式综合实践基地的建立为阵地,组织形式多样的家训教育活动。每个班级每个学期都有一个综合实践基地,这些基地涉及的范围较广,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环保节能教育基地、法治安全教育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气象知识教育基地、航空教育基地等。通过在基地举行的各种活动,习“修身、齐家、处事”之道。如“清风园亲子游”活动,由学校和家委会共同牵头的亲子游活动,通过参观全国第一批廉洁教育基地——慈城“清风园”,让家长和孩子对历朝贪官污吏的可耻行径以及传统清官廉吏的群体风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清官文化与慈孝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触动中获得感悟和反思,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都能不断强化自己的廉洁意识,筑牢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防线,养成洁身自好的品格。

(三)以沙龙联盟为形式,搭建家训教育研讨平台

“前世之鉴,后事之师”,直面践行“家风家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困惑,学校充分发挥主导引领和促进作用,通过沙龙联盟等形式,“家教”支招,对症下药,以解育人之困惑。

家长互助会。家长们联合起来共同分享和探讨家训教育中的育人难题和解决对策,互为借鉴,互为助力,资源共享,“合伙”教育,更具方向性和成效性。“高帮低、手拉手”,双联双动。“高帮低”指的是,高年级家长以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自己的育儿经验作为互助时的案例,提高互助的成效。“手拉手”指的是,同年级、同班级的家长通过网络、家长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探讨活动。比如,面对“孩子挑食怎么办”的问题,有经验的家长纷纷支招:坚持原则法、杜绝零食法、创意食品诱惑法、大人榜样法等,让众多家庭受益。

家校同盟会。家长学校同心同向,同行同力,互相学习,优势互补,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家训教育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达到教育资源互惠、融合、互补、互进,起到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如针对青春期家庭教育出现的困惑,学校邀请孩子已上大学的沃君平老师为六年级家长做了专题讲座。沃老师结合自家孩子和大量学生的真实案例,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特点,提供了七大对应策略:引导家长角色转变,变长辈为朋友;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流,帮助孩子“心理断乳”;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读懂孩子的话语,做时髦、麻辣家长;适当示弱,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意识;面对孩子的问题变强制堵截为柔性疏导;用心经营充满亲情的温馨家庭等。众多家长深受启发,并在实践中积累了经验、体会,为后续的“小家长们”献计献策,形成良好的教育链。

评价刷新:多管齐下,提升家训功效

家训教育的持久性,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为此,学校从三个层面“刷新”家风家训评价体系,让学生自评、家庭互评和学校送评三大模式并驾齐驱,真正做到评价的民主和科学。

(一)目标过关式的自主反省评价

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只有通过自我认知体验和评价控制,道德才能内在建构、内在生长。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此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并将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行为条例,记录在“过关卡”上,自我检验是否达标。过关卡日日评价,周周清算,月月更换,如此,真正将评价常规化,对优秀家风家训的实践日常化,有利于学生优秀习惯的养成,受益终生。

206 班的小李平时深得爷爷奶奶宠爱,学习生活都是爷爷奶奶一手包揽。爸爸妈妈告诉他,你已经是二年级的大孩子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感受长辈的爱,感恩他们的爱。小李想了想,不让长辈操心,也是孝敬长辈的一种方式,于是他制定了小目标达成计划(见图1)。

(二)家规式的互助警示评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亦称家法、家戒,是一个家庭内部所规定的用以约束家庭或家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家规的实施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教养及礼仪。我们借助尊长的权威和亲情的优势,通过“严、禁、罚”的警示性评价方式,约束不当言行,帮助学生知晓对错、规范行为、肃正根本。这同时弥补了学校“惩戒教育”的苍白。例如,朱天瑜同学的家规:不赖床,周一到周五起床不迟于7:20。节假日不迟于8:40。不准不吃早餐。做到了奖励看电影、郊游等娱乐活动,或者适当增加自主娱乐的时间。如果上学期间没有按照规定时间起床,那就以双休日也要按照7:20 起床的规定,同时减少周末的娱乐时间和活动。

(三)榜样引领式的推送评选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载体。我们通过“树立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评价机制,汲取榜样的“内在力量”,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正德厚生的浓厚氛围,创设儿童道德生长环境。

学校设置了“国育五章”评价体系,每学期评选出校园十大孝敬之星、责任之星、仁爱之星以及十大“优秀家风”家庭等。采取家庭自评、班级民主推荐、校级审核的方法进行评选,再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展示厅、红领巾电视台等方式广泛推送宣传,使校园“星光灿烂”,也有力地传递了道德正能量!例如,“仁爱家庭”603 班傅楚添家庭,该学生家庭的家训是“仁者爱人”。这是一个宽仁、慈爱的和睦之家。家里的每位成员,孝敬长辈,关爱幼辈,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心怀慈悲之心,做宽仁之事。傅楚添的父母经常参加公益事业,尽自己的能力,奉献自己的爱心。就在父母的一言一行和家庭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傅楚添同学也做起了小小慈善家,在每年妈妈生日和自己生日那天,为“母亲水窖”项目捐赠压岁钱,至今已捐建四个“母亲水窖”,被授予“宁波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多年的实践有力地证实了学校助力家风家训教育,可以有效地形成“家校合力、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进美德家庭建设、辐射社会”的道德能量。学校涌现了一批如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小小慈善家”等宁波市美德少年,一大批校园“孝敬之星、仁爱之星、责任之星”;“好家风”家庭累计六百多户;三年来,各类捐赠善款十余万,如数交予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受赠人;“谢同学”专项医疗基金28 万;微公益事例367 篇;结对青海、贵州、吉林、新疆、江西的五所学校,资助176 名学生。表扬信、锦旗数不胜数。学校荣膺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优秀案例”。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家庭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