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维?白丽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一直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党的事业建设、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稳步提升,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忽视新媒体价值、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理论创新、资源整合、内容创新、健全机制四个角度提出创新路径。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完善需要充分挖掘新媒体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党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为党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智力支持,从而为促进新时代党建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稳步提升,但依然在很多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党建工作形式缺乏创新性。当前党建工作方式相对单一,多数高校依然注重传统教育,缺乏教育形式创新,与新媒体融合度低,同时开展活动形式大于内容,不能满足新媒体环境需要,更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二是党建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部分高校的党建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缺乏丰富多彩的党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内容乏味,新媒体技术应用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乏味的教育也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三是党建工作监管机制不到位。切实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必须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管和预警机制,然而当前多数高校党建监管机制尚未健全,党建工作者自身舆论监管意识不足,不能及时掌握学生舆论动态,这就使得预警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面对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复杂形势,完善和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加强高校党建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后备军已尤为必要。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的原因
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掣肘。本文试从文化、教育因素、重视度三个因素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的成因,具体为:一是新媒体时代文化多元性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党建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国当下党建工作应深入思考的问题,机遇是新媒体时代对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型发展提供了诸多便捷。但任何新兴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积极地一面,必然也会存在消极的一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开展犯法犯罪的行为,这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对大学生的党性修养提升有恶劣的影响,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防控。二是新媒体时代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在目前我国学生党建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育者也因此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诉求。此外部分学生党员对于党建教育存在排斥心态,对党建的认识程度不够,同时党建媒介融合度低,多数高校依然使用传统的学生党建工作方式,不注重运用新媒体,未形成有效的学生党建教育合力。三是对党建新媒体建设重视度不够。新媒体时代,党建工作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够,党建工作服务网络有待提升,党建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讲座等方式,未能真正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将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王作的创新路径
(一)理念创新促进党建教学方式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建教育必须革新教育理念,结合时代特征,提供多元化的党建教育方式,满足学生党员的多元需求,具体而言:一是榜样教育与新媒体技术运用相结合。新媒体时代党建可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教育结合的活动,通过线上大力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及最新理论教育成果,通过线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党员将“学与做”结合,积极践行合格党员。二是融入网络教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充分运用网络影视资源,网络影视资源相较传统的教育资源更有获取易、传递快的优势,还易与学生党员产生共鸣。此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需引入微课教学,多数学生课程繁多,学习任务繁重,有效的实体上课时间较少,而微课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二)资源整合促进党建教育资源的利用
一是完善党建新媒体平台建设。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党建教育缺乏良好的教育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因此,高校应创新方式,积极搭建党建工作新媒体平台,加强平台建设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运用新媒体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并安排专人负责,完善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二是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师资水平。党建老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党建理论专业素养,为学生党员树立榜样,积极发挥引领力作用。三是加大党建教育投入。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建体系教育局限于本科教育,课时量少,无法形成积极开展高校党建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此,各高校应大力加强党建教育投入,将党建教育贯穿高校育人全过程。
(三)内容创新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完善党建理论内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包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高校要将党的教育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积极塑造学生的三观,当前党的教育理论还需要结合新一代集体领导的核心思想,对学生党员开展渗透性教育,通过线上的理论教育和和线下的主题实践教育将“两学一做”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效率。二是促进理论的实践运用。理论的生命在于运用,高校学生党建理论只有不断的运用于实践中才能不断彰显其生命力。在运用中需坚持理论先行的原则,注意选取符合我国实際,可服务于实践的理论,同时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创新实践教育形式。三是内容由单一向多维转化。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容相对单一,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及互联网技术,如QQ及易班、网上微党课、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就近就便的对学生党员开展丰富的党性教育活动,积极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的有机结合。
(四)健全机制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完善
一是调动学生党建师资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对党建科学有效进行起决定性作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高则会对学生党建顺利、有效开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综合素质低则对学生党建创新、有效开展起阻碍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党建工作者的需求,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激发起工作热情,同时政府也应完善相关政策,为学生党建工作者提供发展的空间。二是加大奖惩力度。奖励与惩罚并重是有效激发员工潜能,约束员工规范行为的重要方法。高校应坚持奖励与惩罚并重的原则,对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者采取正向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形成优秀机制循环互动效应,相反对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不履职尽责、工作懈怠者给与一程度上的惩罚,形成惩戒机制,端正其工作态度,从而整体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