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诊断的检验方式

2019-09-24 02:14王春容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乳酸杆菌霉菌性涂片

王春容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226-02

正常女性的阴道环境可视为各种菌群相互协调和制约且维持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阴道内任何一类菌群失调均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从而让女性发生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嗜好会影响到女性生殖系统,例如久坐、频繁使用护垫、着紧身裤、吃过多的甜食、滥用外阴洗液和抗生素等行为,会导致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分泌减少,阴道内正常的酸性微生态环境随之崩塌。

根据自身症状可初步识别阴道炎,若怀疑自己患阴道炎,可大胆的到医院采取进一步检查。①如果白带增多且呈豆腐渣样,合并性交疼痛、外阴灼痛、瘙痒症状,可能患上了念珠菌性阴道炎;②阴道分泌物稀薄、灰黄,时常伴有恶臭味,且分泌物增多,可能患上了细菌性阴道炎;③白带异常增多,色黄稠,外阴瘙痒灼痛,可能患上了滴虫性阴道炎;④雌激素缺乏导致阴道自身环境免疫力不足可诱发老年性阴道炎。

阴道炎的传统诊断方法多以患者主诉为依据,结合实验室检查和阴道检查确诊,但阴道炎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若实验室检查缺乏依据,仅以其他辅助检查和患者主诉为确诊指标难以进行类别鉴定,且有大部分患者即使反复感染阴道炎依旧无法找出准确的病因,部分患者为混合感染,确诊时存在难度。临床通常将阴道炎的常见类型分为细菌性、霉菌性和滴蟲性三类,三者发病率约占阴道炎总发病率的80%以上,对这三种类型进行诊断时,还需灵活运用各种敏感性高的检验方法。

1 重视阴道内环境pH值检验

健康的阴道环境中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分布,在该菌群的作用下,女性阴道pH值可维持在3.8~4.4,处于酸性环境,有利于提高阴道对维生素和病原菌的免疫力,但若存在炎症因子侵袭、滥用外阴洗液和抗生素,或存在致病微生物时可导致阴道pH值升高。通过对pH值进行动态观察可对阴道炎进行初步筛查,且pH值检验方法也十分简单,用精密试纸进行检测即可,但pH值的改变仅发生在阴道炎发病后期,针对绝经期女性而言,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阴道乳酸杆菌的菌群数量相应减少,pH值有所升高。因此推荐与其他指标联合检验,提高筛查的敏感性,例如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pH值≤4.6且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阴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pH值通常可超过4.6。

2 细菌性阴道炎检验方式

2.1 AMSEL诊断标准 即阴道炎传统的“金标准”诊断方法:①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位,呈均质;②分泌物氨试验阳性,有鱼腥味;③阴道pH值>4.5;④阴道分泌物涂片检验线索细胞>20%。符合第四项,且满足其他三项中任意两项即可确诊。

2.2 脯氨酸氨基肽酶检验 游动钩菌、阴道加德纳菌这些致病菌会产生脯氨酸氨基肽酶,但乳酸杆菌除外。取阴道液和酶底物在微滴定板上持续孵化4消失,温度控制在35℃,随后迅速加入石榴石绿可产生变色反应,颜色为黄色或橙色为阴性,红色或粉红色则为阳性。

2.3 革兰氏染色法 健康的阴道环境中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而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乳酸杆菌分泌大幅度减少,利用革兰氏染色法可在显微镜下对细菌形态进行直接观察,通过客观的积分标准对阴道中各类细菌的增减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3 霉菌性阴道炎检验方式

霉菌性阴道炎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几下几种:(1)涂片法。对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下观察,菌丝阳性率70~80%,可作为诊断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方法。(2)悬滴法。以10%的氢氧化钾悬滴后镜检,菌丝阳性率达70~80%。(3)培养法。有阴道炎症状但多次镜检后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可利用培养法结合药物敏感试验进行诊断。

4 滴虫性阴道炎检验方式

滴虫性阴道炎需制备多种标本进行检验,包括宫颈涂片、尿液、阴道分泌物等,培养法是检验的金标准,其他检验方法包括巴氏涂片检验、但克隆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乳胶凝集试验等,这些方法的敏感性可达76~95%。也可采取悬滴法检验,镜下观察可发现活动的滴虫,阳性率约80~90%。

阴道分泌物的量、气味、质地、颜色均是诊断阴道炎的重要信息,同时需重视外阴、阴道的瘙痒症状,若主诉排尿不适,则需及时通过实验室检验进行确诊,pH值测定、革兰氏染色法、涂片法、培养法均是诊断不同类型阴道炎的常用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向前.阴道分泌物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74.

[2] 缪雯婷,吴永春.3种临床检验方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的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04):556-558.

[3] 孙芳.阴道分泌物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3):22-23+27.

[4] 史业成.细菌检验中PCR检验法的应用价值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1):62-63.

[5] 曹岩,郭楚君.回顾性分析50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验结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1):35-36.

[6] 王影.细菌性阴道炎检验方法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57-58.

猜你喜欢
乳酸杆菌霉菌性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鸡霉菌性肺炎的诊断及防控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与预防
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及雌三醇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
420份痰液标本涂片检验结果分析
探讨9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