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后出血这些你不可不知

2019-09-24 02:14赵海燕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肌纤维产道羊水

赵海燕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141-01

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占据首位的是产后出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液制品的应用,近年来,产妇产后出血的几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对于产后出血,仍需要知道什么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产后出血怎么治疗?

1 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并发症,是指产妇分娩出胎儿后的24小时内,顺产产妇的出血量>500ml,剖宫产产妇的出血量>1000ml。

2 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2.1 精神紧张

正常情况下,产妇分娩时胎盘完全剥离,且排出子宫后,子宫收缩减少了流血。但在分娩时,若产妇的精神过度紧张,就会使子宫收缩受到影响,血管闭合不好,可导致大出血的发生。

2.2 产程过长、麻醉过深

在分娩时,产程时间长,产妇过多的使用了镇静、镇痛药物,或者深度麻醉,也会造成胎盘收缩无力,导致大出血的发生。

2.3 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妊娠

羊水过多和巨大儿会使产妇的子宫过度膨胀,造成了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导致产后缩复出现困难。而产妇是多胎妊娠会增加结缔组织,减少肌纤维,肌纤维退行性变,从而导致产后子宫收缩无力,造成产后出血。

2.4 胎盘异常

产妇分娩后,子宫内压力下降,催产素对子宫收缩产生了刺激,阻断了与胎盘之间的血流,使胎盘发生剥离。而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等胎盘异常的情况都可能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2.5 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的话,对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含量产生影响,使产妇在分娩后凝血差,造成产后出血。而宫内死胎滞留过久、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和羊水栓塞等症状,也会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或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使产妇产后流血不凝,给止血增加了难度。

2.6 患妇科病

产妇患有妇科病,如子宫炎、子宫肌瘤等,会使子宫肌纤维发生变性、水肿、收缩无力,进而导致产后出血。

2.7 产道裂伤

产妇的子宫内膜数次受到过损伤,容易引发胎盘粘连,导致产后出血。而且胎儿太大、使用产钳生产、产道明显水肿或静脉曲张、难产、急产等,都会增加产道裂伤,从而导致出血。

2.8 早發性子宫内翻

胎盘的附着过于紧密,若子宫收缩不良,再加上胎盘刚好长在子宫顶部,当产科医生牵引脐带将胎盘拉出时,就可能出现子宫顶部向子宫腔内凹陷的情况,若情况严重,甚至出现整个子宫翻出阴道外的情况。虽然该症罕见,但后遗症严重,若不能推回,则会使产妇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

2.9 早发性子宫破裂

产妇的子宫以往做过手术,发生过难产,上一胎为剖腹生产而这胎尝试阴道生产,均会存在子宫破裂的情况。若在妊娠后期或待产中发生子宫破裂,就会对母婴的生命造成威胁。而发生子宫破裂后,会造成严重的腹腔内出血,该病与羊水栓塞一样,具有高死亡率。

2.10 晚发性子宫复原不良

产妇的子宫收缩不理想,但又未达到子宫无力的情况,或者子宫发炎,残留一些胎盘或胎膜碎片残留,均是子宫复原不良的原因。在发生子宫复原不良后,临床表现症状是恶露持续不断,并存在伴有子宫疼痛、阴道分泌物异味的可能性。

3 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

对于产妇的产后出血,治疗的原则是快速判断出血原因,采取有效方法迅速止血,为产妇补充血容量,对产妇的失血性休克进行纠正,防止发生感染,预防并发症。此外,要最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提高产前保健的重视度,正确处理产程,加强对产妇产后情况的观察,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猜你喜欢
肌纤维产道羊水
改良酚/氯仿法提取羊水细胞DNA的应用
羊水过多,会咋样?
不同部位猪肉肌纤维类型组成与品质特性比较研究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什么是羊水
浅谈牛羊产道疾病应用外用甲硝唑配合治疗的效果
结合实践谈论关于母猪产道疾病的防治
外用甲硝唑对牛、羊产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探讨
认识快肌与慢肌
练出你的“苗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