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
摘 要: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仅影响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对社会秩序稳定和谐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情况一直是许多研究者密切关注的问题。文章就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策略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为提高高校统战工作质量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 统战工作 策略 思考
一直以来,高校便是党落实统战工作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我国今年的经济水平的提高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问题逐渐出现,党的统战工作开展质量成为广大研究者与党员工作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高校作为一个人员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样化的单位,在各类社会矛盾问题的影响下,其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将统战工作做好,提高统战工作的质量,这是许多高校党员管理人员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
一、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意义分析
统战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推动力。教育事业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通过提高统战工作质量,增强人心的凝聚力以及力量的汇聚程度,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在统战工作中,一些具有渊博的学识、研究能力强与层次高的党外知识分子是主要对象,这些对象在社交方面具有广泛性,且文化水平也偏高,能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统战工作有利于高校拓展国际平台。党外知识分子增强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外援力量,从而让高校在国际化建设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
二、关于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策略思考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的凝聚力
人永远是统战工作落实与开展中的关键,想要做好高校统战工作,就必须加强人的向心力、凝聚力、团结力建设,建设好统战工作的后盾。首先,高校需要加强党外人士统战工作的建设与提高,依靠政治力量对人心的引导,提高党外人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提高他们对党的工作的支持。一方面,统战工作执行者需要积极研究和分析以前的经验与教训,立足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坚守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针对当前的统战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增强[1]。另一方面,统战工作执行者需要立足于当下,结合国家与党提出的发展方针与新思想,研究统战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不断提高统战工作的前瞻性,提高党外人士对党的思想与方针的拥护。同时,统战工作的开展应科学看待其中的差异性,遵循求同存异的思想,让党外知识分子以及民族党派人士看到统战工作管理者的真心与努力,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从而让他们与党一起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加强基于二级学院党组织的统战工作新模式创建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十分迅速,学校学科以及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因此,许多高校逐渐将统战工作放到二级学院中,二级学院党组织也逐渐承担着高校统战工作的开展任务。由于二级学院能够直接面对统战工作中的统战对象,能够与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建立和谐的隶属关系,所以在工作落实上会有更大的优势[2]。因此,发展二级学院的统战工作能力成为高校提高统战工作质量的重要工作。首先,二级学院需要快速建立党组织委员协会,针对统战对象与内容进行深入调查,明确统战对象的特征以及思想动态,从而便于统战工作的开展。其次,需要加强二级学院内部有利于统战工作开展的各项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分配,以保证各项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然后,融合统战对象,积极发挥统战对象的潜能,提高其拥护力度,用党的思想方针促使他们消除不良观念,积极争取存在异议者的认可,降低异议者的思想对统战工作的不良影响。
(三)做好网络舆论调控工作,提高统战工作宣传程度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统战工作开展的重要武器,因此,高校需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来调控工作,及时对网络舆论做出官方评价与引导,降低不良网络舆论对统战对象思想的影响。高校需要做好网络舆论调控工作,积极使用学校广播、微博、校园新闻等对统战工作政策进行宣传。许多有思想、有主见的高校知识分子都非常愿意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统战工作宣传时,应当采取合适的方法与模式,不能简单地采取“说教”形式,而是用一些统战对象容易理解的语言、文治、图画、视频等进行宣传,向他们传递统战工作正能量,使他们在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弘扬主旋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展现正能量[3]。
结语
总之,作为统战工作开展的关键基地,高校在统战工作理论政策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具体落实高校统战工作中,需要加强统战工作对象的研究以及统战目标的研究和细化,针对性地开展统战工作,促进党内外人士凝聚到一起,利用与统战对象更加接近的二级学院党组织开展统战工作,并做好网络舆论调控工作,提高统战工作宣传程度,使得统战工作水平得到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和卫,路利云.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统一战线理论知识教育有效性研究[J].智库时代,2019(15):137-138.
[2]岳思宇.关于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25-27.
[3]鹽城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关于加强归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