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英凯,唐善法,2,郑雅慧,王嘉欣,胡睿智
(1.长江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2.长江大学 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武汉 430100)
清洁压裂液较传统的压裂对地层伤害低、返排能力强、残渣少、对环境友好[1-4],但是清洁压裂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构容易被破坏。将纳米粒子加入到粘弹性流体中,可以提高其黏度及耐温性能[5-6]。Merve等[7]用纳米粒子SiO2和ZnO来加强粘弹性胶束之间的相互作用;Helgeson等[8]把阳离子蠕虫状胶束和纳米粒子复配,产生“双重网络”结构。Hanafy等[9]研究了二氧化硅和铁氧化物纳米粒子大小、形状等对VES胶束化程度的影响。罗明良等[10]用纳米TiO2改性脂肪酸甲酯磺酸盐,在70 ℃,170 s-1条件下,其黏度可达50 mPa·s。本文主要合成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添加纳米SiO2提高其耐温性,探究其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简称DS-18-3-18,提纯后纯度>95%),由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提供;纳米SiO2(平均粒径40 nm,比表面积>20 m2/g),工业品。
Physics MCR-301型旋转流变仪;FB124电子天平(0.001 g);CS501型恒温数显水浴锅;DC-2006低温恒温槽;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GW-1004-40TL超声波清洗机;S48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海风褚FD-1D-50冷冻干燥机;EMS150R离子溅射喷镀仪。
1.2.1 DS18-3-18溶液配制 称取2.0 g DS18-3-18(已提纯干燥恒重),置入蒸馏水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50 mL 定容,得质量分数4%的DS18-3-18溶液,用于黏度测试。
1.2.2 纳米流体配制 纳米粒子复配溶液配制方法与常规方法有所不同,因为纳米SiO2比表面积大,容易聚集在一起,为了避免团聚现象的发生,保证DS18-3-18溶液的稳定性。本文采用超声波分散法来进行纳米流体的分散,并运用较常规的两步法制备纳米流体,配制过程如下。
1.2.2.1 配制纳米SiO2溶液 称取0.4 g纳米SiO2,配制100 mL纳米粒子溶液,放入玻璃瓶在超声波分散仪中分散30 min,该溶液分散完成后立即使用。
1.2.2.2 配制纳米流体 称取0.8 g DS18-3-18,加入蒸馏水后放入水浴锅(45 ℃)开始进行搅拌,待样品开始有溶解时,加入分散好的纳米粒子,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纳米粒子溶液继续进行溶解,并用超声波分散仪进行分散同时继续搅拌,此分散搅拌过程进行30 min,静置20 h得到稳定的纳米流体[11]。
1.3.1 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DS18-3-18溶液黏度测试 DS18-3-18溶液的黏度测试采用流变仪完成,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107—2005,黏度测试设置温度30~90 ℃,剪切速率为170 s-1,黏度测试误差1 mPa·s+0.005 mPa·s。
测定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2复合体系下的黏度,探究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2对DS18-3-18溶液黏度和耐温性能的影响。
1.3.2 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DS18-3-18溶液微观结构测试 将配制的溶液水浴加热到90 ℃,然后将其置于液氮中进行快速冷却,待冷冻完全后迅速将样品置于冷冻干燥机中进行干燥,完全干燥后取出样品;然后取适量样品进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最后采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其中考察温度对DS18-3-18溶液微观胶束结构影响时,将配制的溶液分别水浴加热到30,50,70,90 ℃,然后再按上述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在剪切速率170 s-1,温度30~90 ℃条件下,测试4%DS18-3-18溶液黏度,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温度下的4%DS18-3-18溶液黏度Fig.1 4% DS18-3-18 solution viscosity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由图1可知,溶液粘度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温度从60 ℃升高到70 ℃时,DS18-3-18溶液粘度显著降低,在70 ℃后溶液粘度缓慢下降。这是因为DS18-3-18溶液中胶束的网络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破裂[12-13],并且达到70 ℃以后,溶液内部胶束形态和聚集程度也基本不再变化,黏度变化幅度很小。溶液黏度达不到应用要求,因此需要合适的添加剂进行复配,提高溶液的黏度。
为了提高溶液的耐温性和增稠性能,在质量分数4%的DS18-3-18溶液,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06%的纳米SiO2,在剪切速率170 s-1,温度90 ℃条件下,进行黏度测试,结果见图2。
图2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SiO2的DS18-3-18溶液的黏度Fig.2 Viscosity of DS18-3-18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of SiO2
由图2可知,添加了纳米SiO2的DS18-3-18溶液,黏度都保持增加,这是因为纳米S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很容易吸附在胶束表面,有助于溶液内部胶束缠绕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增加溶液的黏度[5,14]。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增加,溶液黏度提高先增大后减小,是因为纳米SiO2量过大时,会增加胶束间的斥力,从而使得网状结构变得稀疏,黏度减小。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0.02%,耐温性能最好,溶液的黏度从2.61 mPa·s增加到16.72 mPa·s,升高了6.4倍,说明纳米SiO2可以促进溶液胶束的聚集,提高DS18-3-18溶液的耐温性。
确定纳米SiO2复配溶液的线性粘弹区,在固定的角频率(f=1 Hz)下,进行应力扫描测试,结果见图3。
图3 模量与扫描应力之间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ulus and scanning stress
由图3可知,当应力σ<4.9 Pa时,模量基本保持平行,不随施加的应力变化,同时弹性模量(G′)大于粘性模量(G″),说明纳米SiO2复配的溶液形成的蠕虫状胶束具有良好的弹性。
在应力值σ=1.0 Pa下对体系进行频率扫描测试,结果见图4。
图4 模量与扫描频率之间的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ulus and scanning frequency
由图4可知,低频率情况下,粘性模量大于弹性模量,高频率情况下,弹性模量大于粘性模量,以弹性为主,两者在0.56 Hz相交,粘性模量变化很小,弹性模量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说明体系由粘性流体向弹性流体转变,表现出蠕虫状胶束的性质。
为明确DS18-3-18溶液黏度随温度变化和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2对DS18-3-18溶液影响的具体原因,对溶液进行胶束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进而在微观上明确温度以及纳米SiO2对溶液黏度影响的原因。
2.4.1 温度对DS18-3-18溶液微观结构影响 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了4%DS18-3-18溶液中胶束结构,结果见图5。
图5 不同温度下的DS18-3-18微观结构Fig.5 DS18-3-18 microstructur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30 ℃;b.50 ℃;c.70 ℃;d.90 ℃
由图5可知,在30 ℃时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DS18-3-18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完整的层状胶束,并且其结构很紧密,但是在50 ℃时层状胶束部分分解为片状胶束,大量片状胶束附着在层状胶束表面;温度升高到70 ℃时,层状胶束逐渐分解形成片状胶束,并且体积变小,片状胶束结构变得稀疏;90 ℃部分片状结构分解形成不规则的球形胶束和棒状胶束,但是这些胶束仍然在溶液中形成网络结构。因此,温度升高会破坏溶液内部的粘弹性胶束,降低溶液的黏度。
2.4.2 纳米SiO2质量分数对溶液微观胶束结构的影响 对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2的4%的DS18-3-18溶液,在90 ℃时进行胶束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见图6。
由图6可知,纳米SiO2的微观胶束呈现球状小颗粒,易于胶束吸附;4%质量分数的DS18-3-18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稀疏片状胶束;在DS18-3-18溶液中加入0.01%纳米SiO2时,片状胶束结构上出现聚集的棒状胶束结构;当纳米SiO2的质量分数为0.02%时,累积在片状胶束结构中的棒状胶束逐渐变大并聚集成致密层;当SiO2质量分数为0.03%时,致密层结构逐渐变稀疏,棒状胶束逐渐转变为蠕虫状胶束结构。此外,随着纳米SiO2浓度的增加,DS18-3-18溶液的黏度先增加后减小。因此,纳米SiO2通过改变DS18-3-18溶液高温下的胶束结构形态,从而增加DS18-3-18溶液的黏度,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0.02%时,体系的黏度最大。
图6 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纳米SiO2的DS18-3-18的微观结构Fig.6 Shows the microstructure of DS18-3-18 with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of nano-SiO2
分析原因,对添加纳米SiO2的DS18-3-18溶液,其不仅可以自己在分子内部形成胶束,而且纳米SiO2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容易吸附在溶液胶束表面,可以和胶束间相互连接形成胶束,同时可以一定程度屏蔽胶束间的静电排斥,促进蠕虫状胶束的相互缠绕,增加额外的粘弹性,从而增加溶液的黏度;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进一步增加,更多的胶束附着到纳米SiO2表面,从而使得溶液内粘弹性胶束间的排斥作用增强,排列没有之前紧密,体系的黏度也随之降低。因此,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溶液的黏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0.02%时,体系的黏度最大。
(1)DS18-3-18溶液黏度随着温度提高而降低,纳米SiO2加入提高溶液的耐温性,在90 ℃情况下,随着SiO2质量分数增加,体系黏度先增大后减小。
(2)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溶液的粘弹性,使得溶液中弹性模量大于粘性模量,使溶液表现为弹性,表现出蠕虫状装束性质。
(3)温度升高,DS18-3-18溶液微观结构紧密片状胶束逐渐脱落,胶束之间排列越来越稀疏,部分片状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90 ℃时溶液出现大量棒状胶束,黏度明显降低。
(4)纳米SiO2质量分数(0.01%,0.02%,0.03%)升高,DS18-3-18溶液微观结构从简单的片状胶束,到片状胶束上附着聚集的棒状结构,再到片状胶束上的棒状胶束逐渐聚集成紧密的层状,最后聚集的层状又有分散成缠绕棒状的趋势,溶液黏度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