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存记忆 留史鉴未来

2019-09-24 10:35文图丨李佳旭
遵义 2019年18期
关键词:遵义市档案局档案资料

文图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档案承载历史、档案服务现实、档案昭示未来。一卷卷发黄的卷宗,记录着遵义人艰苦创业的闪光足迹。从1959年遵义市档案局成立至今,虽然经历多次改革和更名,但这60年来,遵义档案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使命从未变过。60年风雨兼程,为了记录遵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见证遵义不断跨越、奋力赶超的历史轨迹,遵义档案工作者从不同角度保存下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历程的印记,为书写美好遵义的华丽篇章打下了坚实的档案基础。

今年是建国70周年,按照遵义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统一部署,遵义市档案馆、遵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遵义市地方志馆也正式合而为一,乘着机构改革的春风,站在这重大的历史节点上,遵义档案工作也将开启转型发展、奋力前行的新篇章。

为党管档 为国守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个城市的档案工作,对于保存社会记忆、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对于服务遵义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而遵义在收集、整理、保管好这些历史足迹时也并非一帆风顺。

时间回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贵州,遵义地区各县先后得到解放,新政权组织开始接收各种档案资料,其中有的被转移、有的被隐藏、有的差点被毁,特别是解放初期,暂时隐藏下来的各种残余反动势力发动叛乱,使许多县份的档案资料再一次遭到浩劫,大量档案资料被烧毁,只有为数甚少的珍贵革命历史档案被保存下来。

解放后一直到1959年,遵义地区档案工作都处于分散管理时期,各县党委、政府以及各机关都是各自独立管理自身形成的文件档案。一直到1959年10月,遵义地区第一个档案事业管理机构——遵义市档案局成立,以及遵义各县的档案馆相继成立,遵义市才进入了机构建立开展工作时期,出台相关制度,开展集中管理。当遵义档案工作正循着历史印记逐步前行之时,却再次遭受了凛冽的寒冬,文化大革命时期,遵义档案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档案机构陷于瘫痪,有的被撤销、有的被削弱,档案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虽然“文革”后,档案局、档案馆逐步恢复,但档案事业还未能全面铺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遵义的档案工作才随着党的各项事业一起进入了发展时期,一直到《档案法》正式公布,以及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建设的提升,档案事业步入了依法治档的新时期。

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遵义地区档案局更名为遵义市档案局,遵义地区档案馆更名为遵义市档案馆;2000年1月,新档案馆竣工,遵义市档案局(馆)搬迁至遵义市老城官井路新馆办公;2002年明确遵义市档案局、遵义市档案馆实行局(馆)合一体制,为遵义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机构,受市人民政府委托,行使档案事业管理职能。

随着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从发展到全面发展,遵义市档案工作实现了质的跨越。

精细管理 为民服务

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把冷门做热,把档案做活,使档案工作在服务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影响力和贡献度,这是新时期遵义档案人的事业追求。

“档案工作主要是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据遵义市档案馆(方志办)档案科负责人汪文亚介绍,档案收集工作就是按照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方法,把分散在各机关、部门、个人手中和散失在社会上的档案,集中到机关档案室和档案馆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业务环节。据介绍,目前遵义市档案馆已收集到的档案近35万卷,涵盖了文书、报刊、字画、图书四个大类,分四个库房分类保管。

收集到的档案资料如何管理也有非常严格详细的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做好安全和保密工作,在安全上,要做到档案保护“八防”,即防高温、防潮湿、防盗、防火、防霉菌、防光、防尘、防虫等要求。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就是要杜绝各类危害档案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档案资料安全和最大限度的延长档案寿命。根据“八防”要求,遵义市档案馆也制定了详细的控制措施,包括防潮、通风、防止阳光直射、加设防盗门窗、建立严密的防火制度并配备消防灭火器材等。

档案工作归根结底是要为民服务,通过提供阅览和开放档案资料等方式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方面工作以及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服务,为遵义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据了解,仅1959年,遵义各级档案馆就利用了档案资料6046卷(件),利用者达到17600人次。

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法》颁布以后,遵义各级档案馆将馆藏年满30年的档案分期分批向社会开放。记者在遵义市档案志中查阅到许多实例:务川自治县档案馆提供保存的民族档案,为281人恢复了自己的民族成分,为升学、就业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余庆县档案馆为在20世纪60年代被组织党员回乡的一部分职工查到退职证明材料,为72人查出历史记载依据,其中28名退职老弱病残职工得到定期救助;凤冈县档案馆保存的历史记录,为凤冈县第一期党史资料更正凤冈县解放和人民政府成立时间提供了准确依据……

2018年以来,全市各级档案馆接待档案查询3万人次,查阅档案近4万卷(件)。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能够为遵义的经济建设、科学研究、编史修志,为领导决策和工作考查以及落实政策、解决纠纷等各方面工作服务,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道真自治县档案馆查到的曾经勘测论证过的“芙蓉江水利资源数据”,为芙蓉江水力资源开发论证提供了依据,免除了重新组织人力物力勘测费用10万余元;遵义市公安局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戒毒所时隔30年后与村民发生土地纠纷,遵义市档案馆查到了当时征地的档案资料,解决了纠纷,为国家节约资金1120万元……

遵义市档案馆保存的文书类档案

风正扬帆 聚力未来

2018年以来,遵义市档案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仅仅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排难争先、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遵义市档案工作在数据化建设方面,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在全市范围内按标准逐步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网上同步移交,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已基本完成数字化,部分县(市、区)也启动了民生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工作,2018年,全市各馆乐共计录入电子目录10余万条,永久档案20余万页;在档案文献管理工作上,全市档案系统2018年接收了10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纸质及实物档案10万余卷(件),各级档案馆累计抢救重点档案5000余卷(件),同时,档案安全管理得到了加强,档案文献开发也得到了认可;在档案利用上,举办了“闪光的足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档案文献图片展等展览,依托资源建成了“遵义文萃”,收集陈列了以遵义本地文献资料及知名作者为主的图书3000余种、12000余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此同时,在宣传工作和业务培训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新蒲新区中轴线景观带左侧,有一栋外形通过对传统半坡屋顶的演化、结合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在立面材质上运用石材以及钢材质本色等一起演绎出新遵义风格的建筑,这就是今年刚投入使用的遵义市档案馆。

遵义市档案馆是遵义市委、市政府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市级公益性场馆,项目自2016年9月开工以来,在各参建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863平方米,主要用于储藏、办公以及查阅。在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遵义市档案馆新馆于2019年4月16日顺利交付使用,为推动全市档案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9年7月25日,遵义市档案馆(市方志办)正式揭牌,遵义市档案馆(地方志)馆长(主任)张显敏表示:遵义市档案馆(市方志办)的成立,标志着遵义档案方志工作将开启全新的局面,承载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历史使命,将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奋发向上的干事创业热情,扎实履行好档案地方志工作职能,为决胜全面小康和打造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猜你喜欢
遵义市档案局档案资料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路探讨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第九小学四(4)龙思泉中队
雷厉风行 立即落实已蔚然成风
——省档案局馆及时传达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推进会精神
陕西省档案局关于表彰陕西省首届“解读档案传播文化”优秀征文的通报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