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保障建设更加趋于信息化和智能化,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了社会保障的精确性。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相关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服务,能够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科学稳定的社会保障服务。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环境中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社会保障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一、前言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使得社会保障系统更加趋于智能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保障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工作质量。作為整个系统技术建设与应用的平台,社会保障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保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工作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互联网+环境下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研究。
二、当前互联网+环境中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共享问题
社会保险体系涉及的服务较多,包括社会保险、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服务等各个领域,其中社会保险涵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相关险种,涵盖了城镇居民、城乡居民、农民与牧民等几乎所有的人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性逐渐增加,给社会保障服务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需要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信息共享度从而提升整体社会保障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效果。从当前来看,由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顶层设计缺乏,各个区域的社会保障领域的业务系统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尤其是政策现办流程、数据库结构以及信息系统都存在一定得差异而导致了数据处理和信息共享的难度大大提高,严重影响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二)信息处理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使得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加大,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囊括了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保人员的人口流动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也使得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关系衔接以及转移的需求不断加大。从当前来看,我国社会保障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之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仍然不够成熟。目前,仍无法实现成功层面的数据的实时共享,各地使用的业务经办系统不容易,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容易存在待遇重复领取以及重复参保的现象发生,威胁国家的财政安全。
(三)人力资源发展与人才建设问题
在具体的社会保障工作中,管理者、实际操作者以及维护者不能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时代最新的理论思想以及技术,导致社会保障工作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实际质量及效率,同时也会造成整个互联网+大环境中社会保障工作形成了短板效应,不利于社会保障系统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影响信息技术的持续稳定发展[1]。
(四)网络管理的安全性
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领域,安全性问题一直以来是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信息化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和脆弱性的特点,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其它不良因素的攻击,影响信息安全。
三、互联网在环境中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一)明确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使得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更加的科学和规范,必须要明确当前社会环境对社会保障基金化建设的需求,从实际社会保障的特点出发,不断的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突出建设的重点,以适应社会保障工作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客观需求。首先,各个部门需要结合当前城市环境的特点,有效分析和整合利用资源,围绕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进行社保信息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科学地开展数据的采集及植入,明确各项数据的使用规则。其次,需要做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执行,工作人员要冷静分析信息化建设的各种问题,并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规范操作,统一建设,统一设计,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建设的管理以及监督,并做好社会保障系统与银行、医院、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保证社保信息的信息化建设水平。[2]
(二)搭建信息化建设平台
从当前来看,我国虽然各地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已经满足当前基本的业务需求,但是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和参保人员流动性的逐渐加大,社会保障数据的规模和体量逐年增长,数据的分析以及存储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结合当前社会保障的特点,尽快搭建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平台,从而能够使得社会保障的各项数据可以得到实时的共享。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平台包括基础设施层、应用服务层以及信息平台层三层架构,其中云计算技术主要应用于信息平台,通过私有云和公共云的方式共同的发挥作用。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最大程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为社会保障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在进行社会保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重点解决多部门业务经办以及部门条块分割所造成的数据分类问题,建立起以全国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系统,集中化处理相关数据,提高数据的共享水平。[3]
(三)拓展信息网络化建设
社保信息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便是社保信息的网络化建设,属于基于数据单位对口一致情况下的数据大集合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社保信息化的技术水平以及建设效率。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保信息网络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必须要充分发挥各个数据端口的优势,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网络的连通,从而进行统一的网络化建设。社保信息网络化还需要能够做到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以及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口径一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纸化办公,而是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的作用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递以及实施共享,从而提高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建设水平。
(四)完善电子社保卡的应用
传统业务经办模式,参保人员必须在工作时间内、持有效证件到实体大厅办理业务。电子社保卡是社保卡的线上形态,是持卡人线上享受服务的电子凭证和结算工具,全国统一标准、统一签发、统一管理、统一验证,与实体社保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状态相同、功能相通,依托人社部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形成社保卡线上可信身份体系、支付服务体系和数据融合服务体系。为了确保持卡人的信息准确和安全,电子社保卡以全国社保卡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为支撑,以实体社保卡安全体系为底座,结合电子认证、生物特征识别、人工智能等互联网安全技术手段,构建网络与实人之间的可信连接,确保参保人员能够在互联网上真正实现“实人、实名、实卡”,高效、安全地享受人社部门乃至政府其他部门的各项公共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环境中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指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中社保信息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的强化数据安全,为社会保障服务的进一步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严新明,童星.互联网对社会保障的贯通和提升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
[2]蒋海燕,王宗仁.“互联网+”在社保服务平台中应用的研讨[J].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管理,2017(21).
[3]冯珍贞.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