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盘踞的永生净土
——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景观规划设计解读

2019-09-23 02:07李澍张青萍
园林 2019年6期
关键词:佛国神道九华山

李澍 张青萍

Li Shu Zhang Qingping*

1. 佛国圣地陵园鸟瞰图(源自:参考文献6)

景观设计,是指风景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陵园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中独具特色的一项分支。陵园景观通常需要同时考虑场地的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营造纪念氛围;在植物选择及景观设施搭配方面,也有诸多考究。因此,陵园景观历来都是设计师手中的难题,一个能够结合场地的自然而有机生成,兼备功能的陵园景观实属难得。本文以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为例,通过分析其文化底蕴、布局特色和造景手法,探寻陵园景观的设计方法和模式;同时,通过调研规划完成数年后的场地现状,对比、归纳其景观变化与发展趋势,希望能为广大的景观设计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项目概况

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坐落于龙泉山的头部,坐北向南,正面朝向于九华山主峰上的老爷顶月身殿,是由时任安徽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的张浪教授(现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院长)设计团队于2003年设计完成的。陵园三面环山,九华河环流其前,形态壮观,气势磅礴。园址周围地貌极富变化,似有“龙脉”之地气集于此处,其势呈“九龙戏珠”之状。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颊,势奔形应,生气可乘,符合传统风水理论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畋不动,端坐紫金莲”的富贵宝地之格局,更是天人合一的永生净土,可谓是相地有法[1](图1)。

2 文化积淀——佛化自然应运而生

九华山佛教是佛教徒弘通世俗,导化、融合儒道的产物,是释儒道互动下形成的佛化自然。作为一种文化自然,九华山千百年来承载着民间对地藏精神的信仰,这种信仰及其活动又繁衍了特定的九华山文化[2]。佛教传入中国可追溯到西汉时期,而九华山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虽受文化的熏陶,但佛文化并没有常住于此。在唐代开元末期,金地藏卓锡九华,闭目苦修,圆寂后肉身不坏,后人建塔供奉,九华山的化城寺在那时被辟为地藏菩萨的灵迹,地藏道场的名声渐渐响亮,这也增加了九华之名气。到了南宋末年,禅宗传入,九华山成为“四大名山”之一。时至近现代,随着九华山佛教协会的成立,九华山佛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也日渐发展成熟,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九华山佛教,九华山佛文化依靠旅游等产业的带动真正走向世界[3]。

3 引人入胜——纵向中轴布局贯通“龙脉”

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通过营造独特的佛文化景观,将殡葬服务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打造功能综合性的陵园景观。其独具特色的佛寺建筑,将佛教文化蕴含其中并传承至今。

沿盘山小道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石所筑的大牌坊,气势恢弘,引人入胜。牌坊上刻有莲花和翔龙雕纹,牌坊上部正中央题有金色的“龙泉尘境”四字。立于入口处向内眺望,视野极佳,给人一种强烈的对称和纵深之感(图2)。园内绿树蓊郁,清风徐徐,树叶窣窣作响,禅意悠然而生[4]。

2. 陵园入口的通透视景

3. 佛国圣地陵园手绘平面图(源自:参考文献6)

4. 曲桥卧枕溪上

由此处牌坊进入陵园,依次为水上亭廊、辅助及管理用房、生肖神道、塔前神道、六合舍利塔、墓穴区域,此线路也构成了陵园的中轴线。由此中轴远望九华山,可获得极佳的观景角度[5]。若站在墓区龙穴,沿中轴南望,便可见九华山之笔架峰,可谓布局巧妙[6](图3)。

在辅助用房区与入口牌坊之间,设有亭廊作为景观过渡。由牌坊进入,正道左侧所设一亭,名曰:佛缘亭,伴有四折的曲桥枕于溪上(图4)。游人可在此处暂作休憩,凭栏远眺园内诸景;或信步于曲桥之上,聆听潺潺溪声,可静心。亭廊四周植有垂柳、香樟等,黄杨、红花檵木等则均修剪为规整的球状,配上茵茵绿草,令人心情舒畅[7]。正道右侧设有跨于水上的游廊,游人亦可由此廊前往辅助用房区。漫步于游廊中,平静的水面倒映着四周景色,备感空灵宁静[8]。

辅助及管理用房区域功能综合,设施配套全面,其中设有餐厅、小卖铺、停车处、住宿用房、管理用房等。在满足园内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入园祭扫或观光的游人提供服务。建筑均注重凸显江南徽派之特色,翘檐、红瓦,配合繁茂的花草,尽显光鲜。

穿过辅助用房区便是一段宽约20 m的神道,神道两侧设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石雕,寓意生生不息。每一座生肖石像旁都有其独特典故,让游人了解之余,也彰显场地独特的文化内涵[9]。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行于神道之中,自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生肖神道尽头设有山门,穿过山门,便来到一段较为宽阔神道。神道中央设有放生池,东西走向的部分连接了两侧的辅助用房,南北走向的部分则打通了山门与塔区间的通路,是全园重要的交通枢纽。神道两侧种有香樟、广玉兰等高大乔木,亭亭如盖,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10]。

5. 六和塔和观音像

6. 佛国圣地陵园局部剖面图

7. 坡地陵区

穿过一条更宽的神道,便可走进塔区。塔区设有金刚宝座塔和六合舍利塔。金刚宝座塔是佛教密宗佛塔建筑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印度。其建筑风格为顶部有五座塔楼的方形塔座。金刚宝座代表密宗金刚部门的神坛。五座塔代表金刚界的五佛主。大日如来佛坐中间,阿閦佛坐东面,宝生佛坐南面,阿弥陀佛坐西面,不空成就佛坐北面。此园内的金刚宝座塔大体上是效仿位于北京的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而建成的。塔的下部是一层略呈矩形的须弥座式的石台基。台基上便是金刚宝座的座身。座位分为五层。每层均有挑出的石制短檐,短檐之下的一周均为佛龛,每个佛龛里坐一尊佛像,佛龛之间被用花瓶纹样的石柱隔开,柱头之间有拱门以支撑短檐。在宝座的北侧和南侧中间各有一个券门,可进入塔楼内部。塔楼中央有一座方形塔柱,柱子四面各有佛龛,但其中的原始佛像已不复存在。在塔楼内部的东侧和西侧,可借由石制阶梯盘旋而上,通往宝座顶部的亭内。亭为琉璃砖仿木结构,其北部和南部也各有一个券门,可以通向宝座顶部的台面,台面周围环绕着石质护栏。水陆道场位于塔的一层和二层之间,是一个约300 m2,净高度7 m的大空间。此道场用以供奉地藏菩萨。骨灰盒存储区则分布于二层和三层的部分区域,面积约600 m2。远观金刚宝座塔,仿佛泰山一般稳坐塔区中央,不小的占地面积带给人足够的分量感[11]。

“六和”之原义可以理解为天地及四方,又有说语自佛经“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当时钱王以保境安民、不事战事为国策,将塔名命为“六和”。六和舍利塔底层每边边长约5.7 m,一层在地下,九层于地上。地下层用于存放高僧舍利。中央部分供奉着地藏王佛像,骨灰盒则存放在二层以上。在造型与细部处理上,以仿密槽式砖塔设门厅。从门厅若想行至后门,需经过地藏王道场。道场约两层楼高,给人开敞之感。紧接其后却是一条幽邃的廊道空间,而从此处走出,便豁然开朗。澄澈的放生池映入眼帘,池中,六合舍利塔修长的倒影在水中荡漾,由此处甚至可以放眼远观龙脉,真是令人不禁感叹:柳暗花明又一村[12]。此处设计欲扬先抑,手法玄妙,山、水、塔三者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形成了塔区之高潮,也体现了空间上的节奏感[13](图5、6)。

在塔区两侧,是宽约20 m的绿化种植区。乔木长势茂盛,四季常青,如绿毯覆盖两侧丘陵。林下设小径,均由石砖铺砌而成,古 朴自然。高僧舍利坐于小径两侧,同时点缀花草灌木,再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典雅风韵[14]。随时间推移,此时再观塔区,其人文气息也愈加浓厚。

8. 林间的潺潺细流

墓穴区位于塔区之后,为陵园景观轴线做了良好的收尾。其中设墓穴、藏经阁、辅助管理用房以及可供休憩的小亭等建筑,配合着周边的苍翠古木,营造庄严而宁静的氛围。来此祭拜先人,更能寄托哀思,沉浸于回忆(图7)。

陵园整体设计围绕主轴线展开,同时也在其中穿插安排次要轴线进行景观布置,如放生池及墓穴区,便设有东西走向的横向轴线,使得整体景观更富有层次和节奏。从不同轴线观景,也能获得不同的感受[15]。

4 精妙设置——中部塔寺融于自然,巧夺天工

若是说到陵园中设计最为精彩的部分,那非塔寺区莫属。在其东北面的水系曲折有致,蜿蜒回转。水体依山,游人拾阶而上,便可俯瞰全园之景。塔影山色,倒映水中,展成绝美画卷。山中,有跌水层层淌下,漫步其旁,听着潺潺水声,愈显园静山幽(图8)。若是循着水流溯其源头,发觉好似没有止境,而水面又与山势相连,令人萌生一番趣味,好奇这水从何而来,令人不禁称道:真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啊。从平面上看,山水安排有收有放,变化丰富。塔寺区的东南面为三组下沉式广场,其均依靠独具特色的小品及雕塑,配合细部的节点设计,凸显各自的主题。三者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在这三组广场的南北两侧,各设有一座庭院[16]。南端庭院模仿明清时期的江南古典园林,古朴典雅,独具韵味。北段则为旱庭,顺山势延伸,意蕴无穷[17]。

5 结语

时光荏苒,九华山佛国圣地陵园由于殡葬需求的日益增加,很多区域已非当年模样,但绝大多数建筑和设施依然伫立原位,饱含历史积淀的分量。其整体上规整却不失自然的布局,更彰显了设计师对场地的独特见解和把控,值得广大园林设计工作者的学习。

地气汇聚,“龙脉”长存,佛化自然,相由心生。设计者们通过内心感受佛学文化,将禅意与地气相结合,旷山幽水,隐亭小径,无不更显空灵宁静,令人仿佛脱于世俗之地,步入禅境,与圣者们进行心灵上的交谈。

猜你喜欢
佛国神道九华山
九华山地质资源与地域文化的渊源
按神道 促睡眠
日本神道的《易经》视野
根宫佛国寻根探源
九华山景区的市场营销推广策略研究
王蛰堪作品
探“佛国”珍品,度“乐于”时光
黄袍佛国
邮票上的世界名山
杜牧与会昌灭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