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

2019-09-23 08:47张明辉
职业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人工智能

张明辉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0 引言

人工智能会计即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会计专业领域,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人的思维、人的意识,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财务活动和财务信息,并作出相关的管理决策。在经济和科技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中,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引入了财务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完成基础性的会计工作,比如:填制凭证、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等;并且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这就意味着社会将来更多需要的是会进行“高端”决策(包含财务工作方面的和审计工作方面的决策)、预算编制、风险控制和战略规划战略选择的会计人才。人工智能在慢慢的代替着会计、审计人员的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职业教育要做出相应的变革。

1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现状

1.1 人工智能背景下,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是3年制,共6个学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一般都在第6学期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前5个学期进行会计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安排。对天津市各个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见下表1-1),在调查中发现有的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开设计算机方面的相关课程或者开设也在课时安排上比较少,大部分的课时都在专业基础课中,而管理决策类的课程和有关风险战略管理的这类课程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设置或设置了也是占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少的课时。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普遍都没有在会计专业开设人工智能会计方面的相关课程。通过表1-1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并没有把职业教育做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而且实践内容课时安排偏少;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发展迅猛的浪潮下,高职院校还没有加入任何人工智能会计方面的课程,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相对较弱;而且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都不太注重审计课程,更没有在审计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课程或实训。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就不能固守在培养学生的财务会计核算技能和停留在手工模拟记账阶段,而是要向会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型决策型的人才培养上进行转变。

表1-1 天津市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1.2 会计电算化课程未与人工智能进行衔接融合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技能实践课程。大部分院校都把此类课程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而且通过对高职院校此课程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此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参差不齐,有的高职院校此课程要讲授2个学期占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比重较大,而且在讲授课程时并没有结合当下盛行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共享等方面,从而导致此课程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需求脱钩。同时,在调查研究中也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只注重一些最基本的操作流程的讲解或者只给学生演示一遍操作流程即可,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购、销、存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阐述和演示,脱离了人工智能方面的应用。而且,在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软件过时,没有结合企业使用软件或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方面的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正在逐步的实现真正的财务共享服务,实现全业务共享,实现业财税一体化应用,使企业完成真正的业财融合并且使得企业集团、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完成财务转型和财务共享服务(见图1-1)。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要及时的更新会计电算化的软件,把财务云共享服务尽早搬进课程,并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融合,以达到实时会计,智能会计并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1.3 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人工智能方面的培训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手段传统单一化,企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只是书本理论知识强,照本宣科,企业的实践技能不够,从而导致在课程上无法结合当下的人工智能会计内容进行相关课程的讲授。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要适当的参加一些企业或社会上组织的人工智能方面的培训,尤其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更应该走进企业尤其是采用的人工智能会计或是财务云共享服务的企业,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进而为学生进行讲授和进行实训、实践活动。

1.4 教学实践能力薄弱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设有实践课程,比如分岗位手工实训课程和会计电算化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也没有结合人工智能会计在企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动并影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水平使其理论与实践脱钩。高职院校在此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还是遵循传统的手工记账进行实训练习的,而且手工会计实训课程的相关业务题也比较老,没有及时的根据当前会计信息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变更,纯手工记账实训已经不能满足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对会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也就促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并适应当前社会产生的巨大的变革。中国企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内涵也正发生着改变:数据采集前端化、核算处理自动化、财务档案无纸化、数据呈现实时化、会计职能服务化、工作平台云端化等。

图1-1 财务转型和财务共享

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低端标准化、高端个性化。税务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税收管理由以票控税转向以大数据控税;人工智能替代核算会计完成大量工作,而商务智能则帮助管理会计完成大量工作,传统会计核算业务迅速集中,管理增值服务需求凸显,行业新态势呈现。

2 高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的改革

2.1 增设会计、审计人工智能和管理类课程课程

为了使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差异性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的变革,无论是从课程设置上还是课时安排上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进行制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以增设部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比如:《人工智能会计》、《大数据分析(会计)》、《云会计与云共享》、《共享会计实务》、《互联网+会计、审计技能》、《审计人工智能实践》和《企业业务与财务共享中心》等课程;与此同时还要适当的删除一些传统课程并减少理论课时,大力增加会计和审计方面的人工智能实践课程,使高职院校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职业会计人才。从目前的发展大趋势来看,大部分企业传统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已接近饱和,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普遍需求的是管理型、决策型和分析型的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管理决策类的课程开设的非常少,在整个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只停留在讲授传统理论课程《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尤其是《管理会计》课程课时安排少,没有引起高职院校对此类课程的重视。所以,在新的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可以增设管理决策类课程,比如《财务决策》、《企业风险管理》、《企业战略决策》和《审计风险管理与战略决策》等课程。

2.2 重构教学内容

在人工智能会计发展的环境下学校必须调整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要“跨界”培养。要融入其他学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课程体系要注重逻辑框架、不是简单的叠加。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少一点四个多一点:1.在课程设置中少一点会计,多一点其他(宽口径)。必须腾笼换鸟,减少合并会计类课程,否则无法实现智能时代对会计专业的要求。有些课程虽然名称不变,但内容做重大调整。比如,会计信息化课程要升级为会计智能化,要融入财务共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内容。2.在会计课程中少一点核算,多一点业务(业财融合)。3. 课堂讲授课时少一点,实训课时多一点(重在体验)。4.在课堂上老师少讲一点,学生多做一点(教学合一)。

2.3 授课方式多样化

这些课程可以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在线上的课堂上进行讲授,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增加相应的线下课程,比如:微课课堂、慕课和云课堂等,即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也充分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把部分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或新增的人工智能会计、审计方面的课程放在线下进行讲授,并要求学生在线下完成相应的作业,教师定时的进行查看,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手段。在线上教学的课堂中的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比如进行情境法教学,模拟出真实财务决策环境,让学生充当管理者或决策者,在课程上进行分组,看哪组的财务决策更加合理优化。

2.4 会计专业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跨学科融合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大部分财务活动被人工智能会计所取代,并且人工智能会计可以代替人做非线性逻辑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功能。那么应用和使用人工智能会计就需要财务人员不仅仅要懂得会计知识还必须会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操作,这就需要财务人员掌握计算机方面的技能,把利用人工智能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根据人工智能会计做出的预测决策进行判断。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一些基础计算机技术,在了解掌握会计处理流程的基础上能够与人工智能编程人员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沟通,并在交流沟通中了解人工智能会计运用到财务活动、财务决策中的痛点,必要时财务人员可以与人工智能会计编程人员一起进行设计编程,使人工智能会计技术更加的完善更能适应企业的个性化的需求,也为社会提供了复合型人工智能会计人才。与此同时,会计专业自身的各个学科也要进行专业和课程的整体重塑和融合。比如:管理会计方向的预算岗、成本管理岗和财务分析岗;DB+AI会计方向的共享中心财务、财务数据分析岗、风险控制岗、财税咨询岗、内控管理岗和内部审计岗;税务会计方向的发票管理岗、税务会计岗和税务管理岗,业务财务方面的企业业务财务和稽核管理岗;公司理财方向的投资管理岗和资金管理岗;IT审计方向的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并加强各个课程中涉及到的特色岗位的训练以及要求学生也要具备特色岗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

2.5 加强校企合作和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不仅要提高硬件条件同时也要提高软件条件。因为,无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怎样进行改革都离不开会计专业教师的讲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企业逐渐的引进了财务共享云服务(即财务人员业务化,业务人员财务化)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还要提高实践技能水平。这也促使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向这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由过去培养传统的会计记账核算人才转变为要熟悉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和财务活动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和进行管理财务决策等。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时间进行下企业实习同时也要求高职院校也要多和社会上的采用人工智能会计的企业和采用人工智能会计的事务所进行合作,不仅为教师提供校外的实践基地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校外实践基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职能在增加、工作内容在扩展并且会计向数据科学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而且近两年,会计技能大赛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从以前的进行会计基础知识考核和进行会计电算分岗考核,逐渐的加入了对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考核同时还新增了高职学生进行管理决策业务题方面的考核。这就说明国家已经开始从会计技能大赛上进行着手改革,逐渐实现向管理决策型会计人才的转变,并通过会计技能大赛挑选出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但是,目前的会计技能大赛还并没有融入会计和审计人工智能方面的技能考核,这就需要在今后的会计技能大赛中可以融合人工智能会计、审计方面的考核为社会提供更加合格优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人工智能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数读人工智能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