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不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在当前形势下,想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技术能力,并符合企业的需求,就需要从创新变革教学方法开始。对高职院校的机构进行完善,提升教学管理组织的效率,提升对相关专业的师资建设,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和变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
当今这个时代对知识的需求不断提升,对高职院校来说,就需要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和变革,不能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当今的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对于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优势。教学管理部门也要给学生制订一些教学的规章制度,创新教学管理的模式,提升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运用新型的思维和理念对学校进行管理和指导。
一、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管理的模式有利于推动当前高校教学的优化和发展,与当前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将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升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应该对教学工作引起极大地重视,将教学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高职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吸收,推进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但是教学管理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想要更好地对教学管理进行创新和提升就需要相关人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进行审查和评价,保证课程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和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相似,在高职院校中,教务处作为学校方面的教学管理主要部门,并不具备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学生个人档案的管理岗位设置。这样就无法对各个院系和各个教学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和当前的教学组织结构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平衡。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之间的教学管理流程十分相似,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限制。一些高职院校在假期进行授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时间,这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教學管理模式的改善策略
造成高职院校无法将学习制度进行有效贯彻的原因是由于相关领导缺乏对教学学分制的认识和教学管理手段的限制。一些教学管理者和高职院校领导会认为,教育部门实施学分制度会提升学校的管理难度,造成学生管理的混乱现象,从而降低教学的下落和质量。实施学分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管理的限制性,提高了教学管理的难度。但是假设能够将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措施加以应用,并利用当前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落实,对教学的安排进行合理的规划,就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当前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实用技术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和变革是内在目标。高职院校想要提升专业化建设,就必须要创新办学理念,根据现在市场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建设和改变,朝着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要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更新和优化当前的教学设施,加强教学软件的建设。不断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特色,提升高职院校的声誉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实训基地进行强化和完善,彰显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
在实施学分制之后,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选择,增设选修项目,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课程。也可以在高职院校中进行跨学校和跨区域的选课,实现开放式教学。这种开放式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提升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渴望,构建相对高效的教学机制,也有利于高职院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良好沟通。这种方式更好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匮乏,也可以提升产学结合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技术性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要抓住国家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创新教学理念,对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变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对高职学校的一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促进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的效率,为国家培养相应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艳,韦启钧,郑洁.校市合作平台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校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8):218-219,222.
[2] 华玲.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反思: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J].新闻战线,2017(1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