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现状与改进对策

2019-09-20 06:19陈苗宇吕晓蓉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教学评价教学质量

陈苗宇 吕晓蓉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生源的逐渐扩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了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而教师教学评价信息是改进教学和改进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论述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改进对策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现状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如何评价教学质量还没有统一标准,但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学要件(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教案)质量检查;教学督导员听、评课;教学信息反馈;期末教师教学评价等。其意义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监督和评价,最终达到一定导向性功能。

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反馈不及时,改进措施落实不到位

期中师生交流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月度信息每月反馈一次。一是反馈频率次数太多使得信息员工作懈怠,为了应付交差,自己随便填写,并未收集班上同学的意见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二是由于班级较多,整个信息反馈工作任务量大、周期长,所以导致信息反馈不及时,对教师教学改进未起到根本性作用。

(二)听课、评课中评教师重于评课程

教学督导员听课方式一般采取“推门听课”,被听课教师对象主要是新进教师、期末评价末位教师,目的是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在评价过程中仅仅是从教师自身不足的角度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没有以课程为中心的评价指标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对课程改革与建设未起到导向性作用。

(三)以期末网上评价为终结性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足

目前,各高职院校期末教师教学评价采取网上评价、量化打分方式,其中学生评价主体分数占比最大,50%~70%。最终评价的结果一般作为教师终结性评价结果,通常成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依据,这些都与教师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有些教师甚至不惜放松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以换取学生对自己的好评,甚至讨好学生以换取学生的满意。此外,在评价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网上评价工作不重视,找其他同学代评,或评价指标都没仔细看清楚就随意勾选,应付打分,并没有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这样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值得商榷,作为教师终结性考核标准有效性也不足,更没有达到以评促改的目的。

三、优化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对策

(一)教学质量评价信息要及时反馈,跟踪到位

评价的目的旨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必须及时、整改必须落到实处。针对月度信息反馈周期长、信息量大的问题,可以辅助问卷调查、期中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整,分阶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反馈,如学期初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将意见直接反馈给教师;学期中由各系管理人员利用座谈会的方式收集意见反馈教师进行整改,以便后期教学的改进;学期末网上评教将最终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及各教学单位教学负责人也应起到监督、指导、评价作用。教学信息反馈方式是多方面的,教学质量监督部门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流程帮助教师改进且每项结果督到实处。如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反馈教师本人→教师提出整改措施→教师所属单位管理人员跟踪指导→提出意见→反馈教师本人,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循环跟踪的过程,旨在落到实处,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二)构建以课程为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课程为中心的评价指标对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有着较强的导引作用,在听课评课过程中除了评教师之外,还应该从课程的本身进行评价。教师在授课之前,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所授课程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总体设计及教案,这些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在听课评课时亦可作为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如教案中的课程目标定位是否符合学校的目标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取是否更新及时;实践环节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职业发展;教学组织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应是推动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既要评价课程本身的价值,也要结合课程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三)拓宽终结性教师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

教师教学终结性评价应多元化多角度开展,一是多评价主体的期末网上评价,以学生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管理人员评价、教师互评、教学秘书评价组成主体进行量化打分。二是多评价方式的质量检查,如听课(督导听课、教师互听)、教学要件检查等,明确按照评分标准逐项打分后再匯总,这样综合起来才能更加公平、准确、客观地反映评价结果。

四、结语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和多方式、多渠道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身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欢,郗敬华,周慧琴.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0(4):134-135.

[2] 陈锦生.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研究[J].时代教育,2015(11):251,259.

[3] 姜义,董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探讨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4(14):14,25.

[4] 解俊.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119-120.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教学评价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