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机缘,让我活下来

2019-09-20 06:09李新
心理与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累赘自杀者归属感

李新

一本关于自杀的小说

《自杀俱乐部》—英国作家尼克?霍恩比的一部小说,2005年出版,当年便进入英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在国内发行后,中国读者好评如潮。作者以故事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4位从考虑自杀到实施自杀的失意绝望之人的心路旅程,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遭遇了不同的生活际遇,对不同的生活苦闷烦恼,对不同的生活打击绝望,带着各自的不如意,选择了同一种自杀方式。于是,新年夜不期而遇在伦敦的一个自杀圣地,却因为一个披萨而机缘巧合地或主动或被动地暂时放弃了自杀,开始了依然麻烦缠身的全新生活。

《自杀俱乐部》的4个人物中,事业有成的马丁在春风得意之时犯下重大过错,因无法面对未来生活、无法面对家人而选择自杀;莫林则不同,她长期生活在糟糕的生存状态中,独自照顾脑瘫儿子,没有自己的生活,因承受不了日复一日、没有希望的生活,在将孩子托付给相关机构后选择自杀;洁丝还是个少女,因为姐姐的神秘失踪而自责,始终走不出心理阴影,于是选择自杀;JJ是个有抱负的美国青年,因为事业始终无望,加之女友的离开,使得他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他觉得自己应该和许多名人一样选择壮烈的自杀。人们生活的经历、境遇虽有不同,但是生活不如意的感受却是相同的。他们普遍将自己定义为蠢蛋、窝囊废,认为自己的生活糟透了。对未来的无望感、对自我的自卑感、对现实生活的失望感,重叠在一起,导致自杀者的精神状态越来越糟糕,应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动力也就越来越弱,生存的意义也就更加无足轻重了,放弃生命似乎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人们之所以喜爱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它将距离我们或近或远的自杀问题具象化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更加容易看清自杀者的心路历程,由此唤起一种似曾相识的内心感受;另一方面,书的结局虽然具有大团圆式的喜剧效果,却又在告诉我们,虽然选择了活下去,但是生活中的麻烦却并不会因此而消退,自杀者同时要选择的是面对这些无尽的麻烦与苦恼,在不断提升自己生存能力的过程中,驾轻就熟地与烦恼同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统计结果,截至2018年8月,全球每年有8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1人自杀身亡,而这个数据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企图自杀群体。从全球的角度看,自杀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1.4%,位居全人群死亡原因的第18位。中国每年自杀人数多达30万,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在国民死亡原因中,自杀已经排在了第五位。

自杀人群的人际关系

有一种理论叫作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要实施自杀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三方面的要素:受挫的归属感、知觉到的累赘感和习得的自杀能力。其中,受挫的归属感与知觉到的累赘感都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挫折,遭遇挫折后是否有人理解自己的痛苦、是否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遭遇、是否有人肯于帮助自己走出漩涡,不仅关系到我们对挫折经历的正确认知,更关乎我们是否能够从挫折中习得积极的社会行为。知觉到的累赘感,往往是在受挫后没有寻到归属,缺少社会支持体系的支援,而导致挫折感加重,甚至自认为成为他人的累赘;有些人还会将挫折归因到自己身上,令自己充满自责,于是这种负面情绪演变为一个人独自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从而导致自杀的选择概率提升。

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介绍了自杀者及时建立有效人际关系的临床应用价值,认為他人的有效介入可以及时干预自杀行为的发生。在《自杀俱乐部》设置的情境中,4位自杀者成为彼此的社会支持体系,虽然大家都是为了自杀这个相同目的而来,但是由于生活中有了全新的元素介入,打乱了预设的自杀节奏和气氛,导致他们在死之前,想听一听对面这位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在同一个时间和自己做出了一样的选择,于是就有了全新的人际互动产生。人们一旦能够进入与他人的互动环节,自杀的念头就会逐渐淡化了,过了想自杀的那“一阵子”,自杀的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了。可见,有效的人际关系,在自杀干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累赘自杀者归属感
自杀案件如何定罪
脑是累赘?
脑是累赘?
翻包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生如夏花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日本将出台新法防范自杀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