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远
[摘 要] 在全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目标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不断改革与创新,“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便是教学手段创新的重要体现。“学案导学”的核心目标便是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与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通过“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为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找到了有机融合的路径,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最终实现“我会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探索教学;实践运用
在探究性物理实验环节设计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构建师生共同体,在实验环节设计中教师需要具备发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能力,结合导学案内容与高中生的现有能力、学习特点,提出课堂中的实验研究课题、研究过程,将书本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解决。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设计中,探究素材应取材于生活,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水平及垂直运动现象,自主设计或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物理实验内容,利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在物理探究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实验,提高高中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体会物理现象与生活的关系,并在参与探究性物理實验的过程中总结规律。
在实验器材的选取上运用“学案导学”理论,需要遵循物理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开放性原则,根据物理实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好奇心,并通过“学案导学”教学理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实现“好奇心”向“求知欲”方向转化,以此为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提供内在动力。
选取实验器材时应选择典型器材,鼓励学生根据所设计的物理实验改进实验器材,重点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器材选取中以实验原理为前提,根据不同实验器材在同一实验项目中运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共性与规律,以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提升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作用。
课堂教学环境一成不变、教学空间有限,不利于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及实验规律总结的难度。拓展教学环境,让物理探究实验走出课堂,利用生活中不同场景模拟物理实验,激发高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树立“我要学”的意识。如在有关“自由落体”的实验中,教师组织学生在操场中开展物理实验,选取体积大小相同,但是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一个为实心铁球,一个为空心铁球,另外取一个足球、一个羽毛球,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自由落体的速度是否与物体质量、体积有关,存在哪些关系?通过课外物理实验探究,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体会参与物理实验的乐趣,并通过实践探究总结自由落体速度与物体体积无关,与物体的质量存在正比例关系。通过教学环境拓展的方式,让“学案导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下,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因此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与学生成绩提升方面,忽视了物理学科自身的实践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开展更加注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物理概念、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性活动的参与,锻炼高中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及良好的品质。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工厂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摩擦力体现在工人作业的哪些方面,工人是如何利用摩擦力开展作业活动的,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动手动脑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将“学案导学”扩展到社会的大面积中,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认识知识学习的目标,以实践性应用目标的确定为导向,促进高中生物学习质量的提升。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死记硬背与生搬硬套中难以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的提出与应用,主张以生为本、理实一体化的理念,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性与参与性,摆脱固定式学习思维,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体会、发现、感悟、总结,以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亮.高中物理导学案优化设计与有效使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刘岩.渐进提示导学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