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彩
摘 要 高阶思维的课外阅读是通过最有效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反复深入的阅读、思考,亲身的参与到把问题弄懂,把知识建构起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9-0138-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语文课程内,对低中高学段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分别做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课外阅读评价不同于课本阅读,它需要既科学又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来衡量学生的阅读效果,一方面可以进行标准化评价,重视阅读结果,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表现性评价,重视阅读过程,关注学生差异。现以课外阅读书目《城南旧事》为例,来阐述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理念和教学流程。
一、课外阅读课的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导读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掌握作者写作特点;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二、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流程
(一)移情导入,整体回顾
1.看图引出《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回顾作者。教师强调并开始画思维导图。
2.由作者自己的诉说写这本书的缘由,引出《城南旧事》这本阅读书。
3.回顾故事梗概。老师板书知识要点。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这样的安排,我旨在从所学课文入手展开教学,借此让学生明白课内知识与课外阅读是结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
(二)走进人物,激发兴趣
1.英子
(视频播放)英子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师: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便是文中的主人公小英子,并画思维导图强调读书关注的第三个点——主要人物
师:书中用这样的文字描述了这个画面——(课件出示)
师:请一位女生读一读。其他生闭眼用心听。
师:读后,让生再看文字,感受文字朴实简练,体会这种白描的写作手法。同时画思维导图,告诉学生读书关注的第四个点。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我想让孩子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骆驼咀嚼的样子,更重要的是,边上还有一个天真可爱、看得入神的小女孩。小女孩和骆驼的画面就这样定格在孩子们的脑中。同时体会文本的写作特点。
2.妞儿
师:那时的小英子才六岁,那是一个最爱玩耍的年龄,也肯定有在一起玩的伙伴,想知道她的玩伴吗?(课件出示)与他同龄的小伙伴叫妞儿。
师:这段文字是小英子和妞儿第二次见面的情景。
师:指两女生分角色读课文,其他生思考:这段文字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从哪方面描写的,读了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妞儿?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主要让学生巩固对白描写作手法的理解,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师:出示英子和妞儿在一块,妞儿哭泣,英子同情的图片和文字。
师:学生齐读,然后说读后感受。
师:这样我们不得不思考她生活在一个怎样家庭,她的命运归宿又怎样,请大家阅读中多多关注妞儿。
此环节的设計意图:在这里我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其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观看目录,理清故事
师:看看《城南旧事》的目录,讲述了几个故事。边说边画思维导图。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了解书中的主要章节,便于学生快速掌握整本书的大致内容,方便进行之后的阅读任务。
(四)合理安排,高效阅读
师:告诉学生要高效读一本书必须由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课件出示阅读计划。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这里主要是避免学生盲目性和随意性无目的地阅读,并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能够进行监督和检查。
(五)思维导图的构建
三、创新点
每一本课外阅读课都要体现至少一个创新点。就《城南旧事》导读课而言,它的创新点在于:
首先,影音结合的课堂导入,从学过的课内文章《冬阳·童年·骆驼队》导入,然后观看电影《城南旧事》的视频片段,让各个主要人物依依浮现于学生们的脑海中。
其次,思维导图在课外阅读课中的生成与运用,把单点的故事连接起来,再现作品的全貌,提高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作品。
高阶思维的课外阅读是通过最有效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不只是依赖教师的讲解分析原因结果,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反复深入的阅读、思考,亲身的参与到把问题弄懂,把知识建构起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