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宇 王小秋
[摘 要]我国的大学教育仍有一些方面可以进行改革和优化。文章根据作者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访学的经历,对中德两国大学工程教育的教育体系、学生与教授的关系、课程学习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为提高我国的大学工程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工程教育;教育体系;课程学习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9-0043-03
每个国家都很重视提高本国大学教育质量,我国也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讨[1-4]。作为在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了3个月研修学习的访问学者,笔者对德国的大学工程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是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该校始建于1828年,是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历史最悠久和最有名望的科技大学之一[5],其职业教育水平和大学教育水平都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本文的重点是对比中国和德国的大学工程教育在教育体系、学生与教授的关系、课程学习结构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旨在为提高我国的大学工程教育水平献计献策。
一、中德大学教育体系的差别
为了说明中德大学教育体系的差别,有必要把中德两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不同状况简单对比一下。在德国,幼儿园里是不允许进行学前教育的,因为联邦德国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小学一共只有4年,且每天只有半天课,为了让家长能够正常上班,另外一个称为Hot的机构可以帮助照看孩子且全部免费。德国的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要输在起跑线”,如果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就相当于把孩子的大脑变成硬盘,减少了孩子的想象空间。中国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而且有很多作业是需要父母帮助和配合才能完成的。中国的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还要参加很多的课外班,当然也包括兴趣班。德国的家庭不会花大量的钱让孩子上课外班,他们会攒钱带孩子在假期的时候出国旅游,有的家庭每年出国两次,以增长孩子的见识。
在德国,小学毕业可以上中专、职业学校和八年的文理中学等。文理中学分为不同的方向,如文理中学语言类、文理中学自然科学类、文理中学艺术类等。在德国,可以送孩子就近上学,教学资源很均衡,教师需要经过统一严格的学习和考核才有资格任教。而在中国,尤其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很多人要通过花费重金购买学区房,才能获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德国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实行双元制(dual system),学生先被企业录取,才能被学校录取。学生在上学期间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训,其他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到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应用型大学能够培养本科生和硕士,但不能培养博士,毕业后主要当现场工程师。而研究型大学可以培养本硕博3个层次的学生,与笔者所在的学校等同,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中德两国在研究型大学方面的差异。德国的大学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学生只要考过了Abitur(高考),就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校和专业。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为例,学生入学后淘汰率很高,在前2年就会淘汰掉约50%的学生。只要有门课的考试出现3次不及格,学生就被认为不适合在该专业学习而被淘汰掉。被淘汰的学生会被注销学籍,而且不能够在等级相同的高校学习相同专业,但可以选择其他专业来进修学习,或去职业学院学习2年,这样毕业后也会找到很好的工作。而在中国,从大学退学的学生会让别人看不起,也很难找到工作,而且只要学生考上了大学,淘汰率几乎为零。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中国的孩子在高考前都拼命学习,而到了大学有的学生就毫无学习压力,于是产生混日子的思想,致使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其实学生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对其日后工作很有用。
来德国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在大一的时候都很擅长基础课程的学习,如数学和物理等,但到了大二大三,德国的学生就会赶超,因为没有被淘汰掉的德国学生都是学习基础很扎实的而且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从大三开始,学生的学习更专业化,具有足够的创造力尤为重要,而这一点正是有些中国学生身上所缺乏的,从前面对中德小学教育的对比就可以看出其原因所在。
二、中德大学学生与教授的关系对比
在德国,学生进入大三之后,通过优胜劣汰的机制,学生的质量会越来越好。例如,某个专业的大一新生有1000人,经过2年的学习和考试后,淘汰机制会使其只剩下约500人。这些学生会选择20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因此每个研究方向有二三十个学生。与国内完全不同的是,每个研究方向只有1位教授,而没有副教授和导师,教授的权力是很大的,当然也非常繁忙。德国非常重视本科学生的教学,所有的课程都要求由教授亲自来上,只是由课题组的其他博士帮助完成练习课、实验课和实习课的助教工作等。
德国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如果由于各种原因被退学,没有教师需要对其负责。因为大学生都已是成年人,需要有责任感,达不到教授的要求就不适合在该专业学习。由于德国的教授任务非常繁重,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只能有3次与教授见面的机会,每次约半个小时。第一次是开题后,论文的提纲由教授进行把关,第二次是论文初稿完成后,第三次则是论文完成后需要教授审核打分。到德国留学的很多中国学生不适应这种情况,有的会堵在教授办公室门口,希望得到教授的指导。教授有时会表现得很冷漠,那是因为教授认为做论文是自己的事情,要毕业就需要具备这种独立搞科研的能力。即使教授回答了学生的问题,学生的毕业成绩也会大打折扣。
当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题,比如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需要购买材料,就有专门的实验人员帮助解决。实验室的资源有限,学生需要在小黑板上预定时间段,然后輪流使用。总之,德国大学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个人能力才能顺利毕业。这种能力使学生到了企业后能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相比之下,国内的大部分导师对学生的辅导过于细致,有的连论文中的标点符号都要改,其实这样对双方都不利。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对自己负责。
三、中德大学课程学习结构对比
德国的教育属于阶梯式的系统工程,其具体的课程学习结构如表1所示。表中的“1.S”指的是第一学期,以此类推。德国的教授都赞成本硕连读的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才真正有可能解决一些工作中的问题或进行创新。大学生一开始是知识储备过程,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机制,再结合练习和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最后进行课程设计。德国的工程教育要求学生在第6个学期之后自己去联系公司完成为期3个月的实习,这对学生完成知识的转换及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是很关键的。实习环节要征得教授的同意,实习的题目要与专业相关,并在实习后撰写15页以上的实习报告,还要进行答辩。另外,笔者通过一位机械专业的留学生了解到,他们一门选修课的课程设计是关于水力发电的问题,要求设计涡轮参数,评价参数好坏,并用软件编程作图。学生从理解题目到找软件,到自己解决问题并编程,每天要工作4个小时,2周完成20多页的报告。虽然一开始任务很难开展,甚至无从下手,但经过这样的机制,学生的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在合格地完成一系列课程设计、1篇大论文及1篇毕业论文之后,就可以顺利毕业并进入满意的公司进行工作,因此每个人的毕业时间都不一样,很个性化。
德国的教育绩效原则分为要求原则和推动原则。前2年的学习主要是采用要求原则,参考变量来自实践,其目标是完成现场的实际问题。任务难度逐渐提高。学生需要独立应对学习上的挑战,不能有外部帮助,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成绩的分布上要层次分明,教师把握好难度等级,会有30%~40%的学生不及格。补考次数被限制,不能达到最低标准的学生要被开除。大学后3年主要实行的是推动原则,参考变量是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要完成任务,他们采用什么方法都是可以灵活掌握的。完成任务的时间没有硬性规定,如果不能完成可以换题目,完成任务的学生其成绩为及格。
中国的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多数是分开的,很少有学生选择本硕连读。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为例,其本科及硕士课程的学习结构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与德国的本硕连读模式相比,笔者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可以改进:(1)中国学生完成硕士学业的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通常需要7年,这个时间的确有些长,而只用5年就可以完成的本硕连读模式是比较合理的。(2)教师给予太多的帮助,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应增加一些需要学生自学的内容并及时检查其学习的效果。(3)中国的学生没有与现场进行有效的结合。本科的实习时间总共也就1个月左右,对现场的了解非常有限。当然,这里讲的不是专业硕士的学习,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总之,德国的大学工程教育是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有周期性重复和复习的过程,即学生在一、二年级学到的专业知识会在其后续学习中得到提升和应用,这就使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对工程教育来说,一方面可以开展更多的本硕连读模式,另一方面应与企业加强有效合作,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成知识转移过程,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要培养这些能力,除了需要政策上的调整,也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1)从考试方面来说,要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题型。如果将考题分为从1到5这5个难度级别,考题中应该有很多3和4难度级别的题。考题要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不只是考查其计算和记忆能力。如果考题太简单,对学习好的学生不具有挑战性,其能力就容易被忽视。(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转移能力。(3)通过让学生做演讲锻炼其表达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社交能力,等等。
四、结束语
学校的办学目的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的人。对能力的定义可分为两派,一派是实用主义,另一派是理想主义。实用主义讲究可用性。例如,实用主义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后认为关键是要赚钱;而理想主义则认为学生要多方面发展,要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一般来说,各个国家对学生的培养都要往理想主义方向发展。我们的培养要使学生有更多的创造力,更完善的人格,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
总之,我国大学教育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应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除了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工作还要具备企业管理能力,规划能力,不同部门间的合作、沟通和社交能力,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要踏踏实实地工作,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当然,德国的教育体系和知识结构也会存在其他问题,但确实有不少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
[ 参 考 文 献 ]
[1] 王敏,雷庆.美国本科阶段工程教育改革趋势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8-113.
[2] 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9.
[3] 鲁正,武贵,吴启晨.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4(6):54-58.
[4] 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50-52.
[5] 选校帝.德累斯頓工业大学:学校简介[EB/OL].[2018-12-16].https://www.xuanxiaodi.com/school/769/introduction.html.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