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适应性视角下企业技术开发影响因素研究

2019-09-20 13:19牛瑞雪付英张爱宁
生产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技术开发生境竞争

牛瑞雪,付英,张爱宁

(1.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省科技评价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创新力量还相对薄弱,尤其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许多底层基层技术、基础工艺能力尚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而现实中我们的技术创新实践尚缺乏本土化的创新理论的指导[1]。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大量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创新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的客观形势,大量研究通过引入生态学理论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或构建起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体系,还有部分研究结合具体的产业创新基础,提出了创新生态理论体系的研究框架和内容[2-3]。仔细审视技术个体及其技术的载体部件、存在的软硬环境,我们会发现技术的确如生物体一样,存在着个体与所处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能量流动、信息流动[4]。那么某一项技术的开发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衍生出来的,或者说周围环境是如何影响某一项技术的发展的呢?这就要研究技术发展的规律。

一、相关文献综述

前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的存在规律与生物的生存规律有着相似性[5-7]。生存在特定环境中的生物,只有不断适应其环境才能开疆辟土、发展壮大。同样,技术也需要适应其所在的环境才能站住脚跟,持续发展,这就是技术的生态适应性。一般来讲,技术的生态适应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该技术与与其相关的其他技术之间的适应作用,也就是它们之间相互协同改变的能力,表现为技术与技术的相互适应现象;二是在环境因素变化的作用下,技术所表现出的适应能力,同时,对环境来讲就是对该技术的容纳和接受能力。

兰州新区是甘肃省下辖的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六个、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确定建设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作为甘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阵地和抓手,兰州新区将着力打造石化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南部综合产业园区、机场北高技术产业园区等九大园区。其中出城入园的高技术产业已逐渐成为甘肃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就目前建设情况来看,部分产业尚处于不断集聚的过程中,相关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技术的开发引进。而技术的变革适应须满足其特定的生存环境方可落地生根,这就需要从技术生态的视角来研究这些技术的“生命力”,或者说如何提高这些必需技术的生存力。本文在前人研究技术存在的生态机制基础上,在认识到技术创新理论对技术创新实践指导的重要作用背景下,从实证角度探讨兰州新区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开发影响因素。一方面拟从生态学和技术进化论的角度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另一方面以实证的方式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说服力。

二、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在前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构建[7][8-10],其中重点参考了刘娜(2012)[7]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进行了一定调整。主要是采用李克特的五级量表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技术生态环境下技术的开发影响因素进行逐一测定。首先将技术之间的竞争关系、技术之间的共生关系、技术生态因子、技术所处的生境因子,即知识、信息、智因、技术元这4个维度设为该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且这些影响均是正向的(见图1),并把这些因素设为自变量,把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所处的发展阶段设为控制变量,技术开发绩效为因变量。

(一)量表

测量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其中,量表中的1表示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根据综述研究发现,目前对技术间生态关系及生境因子的研究尚缺乏较为成熟的量表设计,本文是在前期文献研究和后期具体调研的基础上,对测量的项目进行继承和开发。对问卷中一些载荷系数偏小的题目进行了删改,同时也对一些不易理解的表达进行了解释修改,形成正式采用发放的量表。

图1 技术开发绩效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二)样本选择

本文的调研内容主要是兰州新区内的高技术企业有关技术和产品开发等方面情况。具体调查中采用实地走访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44份。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为保证问卷回收率及所获得的数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用序次量表的形式,将专利申请量情况、技术性能情况、研发项目的产业化或工程化能力等情况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开发绩效的主要方面。

表1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表

三、研究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24.0分析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首先对量表各个构面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多步替代后删除一些因子载荷小于0.400的内容。初步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变量技术间竞争关系、技术间共生关系、技术生态因子、技术的生境因子各子构面的KMO值(均值)分别为0.601、0.752、0.733和0.830。可以看出,除了技术间竞争关系外,其它三方面的KMO值均在0.700以上,而且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是极显著的。这也说明各个构面是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该量表具有很好的建构效度。进一步进行Cronbach'sα信度系数法度量(见表2),可知除技术间竞争关系外各构面和子构面的Cronbach'sα系数的值均大于0.700,这说明该量表的信度已达到可接受范围,可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分析。

表2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通过对全量表的KMO值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可知全量表的KMO值是0.867,Bartlett检验结果为极显著(见表3)。以上两项检验是检验量表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也就是量表是否具有结构效度的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此量表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3 全量表的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

(二)模型及假设检验

1.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见表4),除技术间竞争关系外,其他各变量平均分值都大于3,说明项目的观察值处于符合和比较符合的这个范围内,即中等偏上的范围。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见表5),除技术间竞争关系外,其它三个变量与技术开发绩效是显著正相关的,这说明假设H1不成立,但其他假设已得到初步验证。为避免出现同源偏差,又进行了哈曼单因子分析,即将量表题目全部纳入进行分析,不进行旋转,不指定提取因子的数量,分析结果如果只析出一个因子,或者某一个因子解释力特别大,则可判定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见表6),结果显示抽取出了10个因子,且第一个因子的方差百分比仅为27.962%,说明不存在同源偏差。

表4 描述性分析结果

表6 同源偏差分析检验结果

2.检验控制变量。使用方差分析来分析企业所有制形式和发展阶段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见表7),不同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发展阶段对企业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它们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即可排除。

表7 控制变量对企业技术开发绩效检验结果

3.技术生态因子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以技术生态因子的4个构成因素为自变量,以技术开发绩效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8、表9所示:二者的多元相关系数是0.440,可解释技术开发绩效的19.4%;其中自变量中知识获取和技术单元这两个变量的系数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它们对技术开发绩效的解释力还不够强,假设H3a、H3c未得到验证;信息获取和智力因素的系数为正切β系数较大,说明,这两个变量对技术开发绩效有很好的解释能力,从而,假设H3b、H3d得到了验证。

表8 技术生态因子各子构面与技术开发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表9 技术生态因子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4.生境因子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用生态因子的4个子构面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见表10、表11):这4个自变量与技术开发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657,它们共可解释技术开发绩效的43.2%;其中技术平台和实验条件两个自变量的系数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技术平台和实验条件对技术开发绩效的解释能力还不够强,假设H4a、H4b没能得到验证。研发资源与技术支撑的系数均为正数,且对应的β系数较大,说明这两个变量对技术开发绩效的解释能力较强,从而假设H4c、H4d得到了验证。

表10 技术生境因子与技术开发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表11 技术生境因子各子构面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5.技术间生态关系、生态因子和生境因子综合影响的分析。通过阶层多元回归,综合分析技术间生态关系、技术生态因子、生境因子对技术开发绩效影响,共包括4个阶层(见表12)。阶层1回归分析了技术间竞争关系与技术开发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间的竞争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假设H1不能成立。阶层2是回归分析了技术间竞争关系和技术间共生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技术间共生关系介入后,技术间竞争关系开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技术间的共生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是积极的(β=0.191,p<0.05),因此假设H2成立。阶层3回归分析了技术间竞争关系、技术间共生关系,技术生态因子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技术生态因子介入后,技术间竞争关系和技术间共生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已不显著,而技术生态因子对技术开发绩效则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β=0.572,p<0.001),从而假设H3成立。此时R2=19.4%,表示生境因子可解释技术开发绩效19.4%的信息。阶层4回归分析了技术间竞争关系,技术的共生关系,技术的生态因子,生境因子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把技术间生境因子纳入分析后,技术间的竞争关系和技术间的共生关系对企业技术的开发绩效影响已变得不再显著,技术生态因子(β=0.217,p<0.05)和技术生境因子(β=0.627,p<0.001)对技术开发绩效同样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因而假设H4被验证。它们共计可以解释技术开发绩效的35.4%。

表12 阶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内容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定兰州新区内典型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理论模型、设计量表,结合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分析了企业技术间的竞争关系、技术间的共生关系、技术的生态因子和生境因子对企业技术开发绩效的作用和影响效果。分析表明:技术间共生关系、技术生态因子及各个子构项(知识获取、信息获取、技术单元、智力因素)、技术生境因子及各个子构项(技术平台、实验条件、研发资源、技术支撑)对企业技术的开发绩效均有极其显著的正效应;但技术间的竞争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有着相反的效应,但其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因此,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当独立作用条件下,竞争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影响并不显著,而在加入技术间共生关系后,技术间竞争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产生了一定的负向影响。而在分别加入技术生态因子和技术生境因子后,技术间竞争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均又变得不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技术间竞争关系对技术开发没有正向影响,一定条件下甚至有负面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适度考虑竞争因素,一方面对于正常竞争的情况要坦然正视,但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恶性或同质的竞争要尽量避免或正确应对。其次,技术间共生关系对技术开发绩效具有极其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说明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某一项技术的开发并不是其单一技术的研究发展,而是多项技术的共同攻克进步,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技术研究开发时一定要注重产品技术与工艺技术、辅助技术或者是支撑技术与核心技术之间的并行开发的相辅相成关系,努力在产品的整体生产工艺技术上下功夫,形成可靠的一整套技术方案。再次,技术生态因子及其各个子构项目对技术开发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企业要根据企业技术人员在获取知识能力、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及其智力积累、信息来源、基础技术能力、运用知识、技术、信息的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智力能力,制定适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技术开发策略,要注重技术开发研究氛围的环境营造,激发技术创新人员的研发潜力;另外,要注重技术元对技术开发绩效的影响,特别需要关注企业内相关技术间的嫁接重组。最后,从技术生境因子及各个子构项目对技术开发绩效的显著正效应来看,企业在技术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加强对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和强化应用,不断改善和提升平台条件,尤其是研发资源的投入必需充足,而且后续还要持续增加。此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对技术信息来源渠道的拓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加强技术信息资料的多方获取和长期积累。综合而言,技术开发绩效涉及多项技术的共生、互补、配套和支撑等多项关系,是各类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开发时,一定要从技术的生态适应性视角出发,协同考虑技术开发绩效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全面优化技术开发环境,提升技术开发效率。

从技术生态适应性的视角研究企业技术开发影响因素不仅对技术开发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技术创新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11-13],本研究内容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积累总结,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有关技术间竞争关系和共生关系两个维度的量表目前可参考借鉴的样本还很少,因此,有关内容设计中可能还存在考虑不充分,或者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的现象,或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后续研究有待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技术开发生境竞争
钢包透气水口座砖吹氩冶金技术开发与应用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感谢竞争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宁夏白芨滩不同生境土壤动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