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研究

2019-09-20 13:19贺江波冯悦关海玲
生产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资源型产业结构山西省

贺江波,冯悦,关海玲

(太原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区间产业结构逐渐趋向于合理化,很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走上了转型的道路,加速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化,因此推进供给侧改革就变成了我国转型改革的第一要义,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产业转型发展相结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大省山西省,经济力争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不断增强速度、效益、指标、动能“四个维度”的协调性,准确把握经济的运行态势,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山西省在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的同时也在努力成为“能源革命排头兵”并且抓住“配套试验区”这一转型发展机会,加大资源型产业转型力度,保持转型发展战略定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善于趋利避害,勇于自我加压,努力在稳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将好的态势进一步拓展。

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资源型产业转型有众多研究,如Cole,et al(2008)[1]采用改进的TOPSIS法和序列加权法对陕西省6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6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调整有所改善。但经济调整效应不明显,部分城市呈下降趋势,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Dan,et al(2017)[2]以七台河资源型城市为例,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分布、现行产业转型的实际状况,找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如何引导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李虹和邹庆(2018)[3]在分析产业转型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应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探讨环境规制、资源禀赋对城市产业转型的门槛特征以及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因素对产业转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资源禀赋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起到阻碍作用。杨文等(2017)[4]以山东省资源型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山东省资源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源型产业升级的方法路径。

大多数学者针对全国或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研究,主要是利用计量模型、面板数据分析等进行了研究,但从未来转型升级来看,资源型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在经济新常态下从一二三产业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行业,用SPSS模型对山西省资源产业的调整升级进行研究,并根据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二、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西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能源大省,尤其是煤炭资源丰富,占据全国煤炭资源的22%。在2012年之后能源价格下跌,山西省经济遭到重创,推动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便成为了山西省提高经济增速的唯一出路。

(一)产业结构特点

近些年煤炭行业经济状况疲软,非煤工业对于经济的引领作用还不强,使得山西省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减少,虽然说地区生产总值呈现上升趋势,但是2017—2018年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有所回落的,并且增速还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了近年来通过供改和综改使得山西省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未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山西省还需要通过产业转型来保障经济发展。

(二)三大产业占比结构

20世纪90年代产业发展速度逐渐开始加快,尤其是在近十年内,山西省的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由图2可知,近十年来山西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比很低,并且发展一直比较稳定;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逐渐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一、二、三产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以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顺着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演化。

图1 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

图2 山西省2008—2017年三大产业构成情况图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和数据的选取及标准化

为观察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情况,从山西省统计年鉴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10个经济发展指标,由于样本观察值的量纲不同,所以要对相关变量进行整理和标准化处理。

表1 描述统计量

根据表1可知,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在逐年增长的状况下呈现出增速放缓趋势。其中,采矿业资产总量的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是最大的,而且标准差在所有指标中也是最大的,以上结果表明了在研究时段内山西省的采矿业仍然是促进山西经济总量增长的原动力;农业、林业和牧业的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产业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资产总量占绝对优势的产业依旧是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与此同时,旅游业在山西经济总量增长的框架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二)数据处理

对以上10个标准化后的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利用SPSS软件计算其结果.在做因子分析之前,要看指标数据是否适合做检验,得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检验,能够得出采用的因子分析数据是合适的。

表2 KMO与Bartlett的检验

表2给出了KMO与Bartlett的检验结果,其中Bartlett值为272.974,P<0.0001,拒绝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的原假设,因此考虑因子分析;KMO检验是对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综合评价,当KMO值越接近1时,因子分析更有可行性,在该实验中,KMO值为0.776,比较接近1,表示它更适合于因子分析。

表3 公因子方差

表3显示了各经济指标的变量共同度,该表左侧表示每个变量可以被所有因素解释的方差,右侧表示变量的共同度,变量的共同度介于0~1之间,共同度越大所解释变量的方差也越大,从结果来看,变量中的大部分信息都可以通过因子体现出来,即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

图3 特征值碎石图

图3是一个相对直观的特征值碎石图,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因子在图中表现为较大的斜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都来自一个非常陡峭的地方,从第三个开始,变的平缓,因此选择前两个因子作为主因子。

表4 解释的总方差

表5 成份矩阵a

表6 旋转成分矩阵a

表6显示了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其中旋转方法是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经过3次迭代后收敛,每个因子有了较明确的含义,第一个因子取代了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林业、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的作用,其中制造业的系数较大;第二个因子代替了旅游收入总额、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接待国外旅游人数的作用,其中接待国外旅游人数的系数比较大。第一个因子的得分明显大于第二个因子,可以说明,近年来山西省的经济增长由制造业带动。

(三)经济指标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主要是用来解释一条直线或曲线代表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随变动的一般数量关系。本文通过对10个经济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对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表7 模型汇总b

表7得出模型的拟合情况,从该表中可以看到复相关系数R,判定系数R2,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标准估计的误差。本结论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R2是0.969,说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很好。此外D-W值是2.289,说明残差项间的相关性较弱。

表8 Anovab

表8显示了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由该表可以得出回归部分的F值为39.827,P值为0.025,其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可以得出农业、林业、牧业、制造业、采掘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接待国外旅游人数指数对山西地区生产总值的解释能力非常显著。

表9 已排除的变量b

表9将旅游收入总额变量排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山西省正处于转型阶段,但是转型的速度较慢,虽然旅游收入有增长趋势,但是整体变化不稳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

表10 系数a

表10得出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以及相应的一些统计量,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牧业、采矿业和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回归部分相应的P值为0.046、0.039和0.03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代表了拒绝原假设,说明牧业、采矿业及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对山西的地区生产总值的显著影响,这正验证了当前山西整体经济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情况。

四、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2008—2018年统计年鉴提取的10个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的SPSS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近些年山西省经济发展速度缓中有进,正处于产业转型阶段,但是转型的速度较慢,经济总值增长的主要动力依旧靠采掘业、制造业等的推动,虽然旅游业在山西经济总量增长的框架内有明显的上升,但占比依旧不高。

第二,因子分析验证了这些经济指标对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有着相应的影响。随着山西省不断进行的结构调整,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和促进农林牧、旅游等投资提高的政策逐渐见效,山西省同时改变着单纯依赖采掘业、制造业等投资带动经济发展的困境,实现消费和投资协同发展。

第三,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了几个影响较为显著的指标,其中第一类主因子代替了农、林、牧、采矿、制造业的作用;第二类主因子代替了接待国外、国内旅游人数的作用。然后通过对各个经济指标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修正后得出线性回归模型:

y=0.208+1.155x1+0.28x2+0.94x3+1.369x4+1.391x5+0.174x6+0.029x7

五、对策建议

本文在对山西省资源型产业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现有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的优化升级要积极围绕农业产业的转型,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建成美丽、生态、养生农业为目标,真正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长。在调整农业布局时,要因地制宜、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推动粗放式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要积极引入农业技术,将其投入到生产实践中,以提高农地的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再根据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由龙头企业引领各中小企业,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化战略,提升在同类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农业的转型发展也要结合当地丰富的人文、风光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等模式,来共同建设美丽、生态农业。

(二)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以摆脱资源枯竭束缚

山西省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要与时俱进,首先要优化以采掘业和能源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改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并加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监控与惩罚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其次要加快当地资源企业整合,促进优势产业和企业资源集中,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产业集约化水平;与此同时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保持服务业支撑引领作用,加强非煤工业对于工业增长的动力作用,保障工业新动能的较快成长和工业技改投资的增长,始终坚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投融资体制,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并且能够带动第三产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金融保险业、物流业、中介服务等行业,与此同时,也要发展适应当下经济需要的行业,如文化产业、旅游业、公共服务业等;要进一步将山西省的旅游业与农业、工业相结合,努力发展乡村采摘农业、城市观光农业、工业园区参观等,如具有山西特色的采煤塌陷地的工业参观园区,可以积极引进外资或民间资本,从而带动住宿、餐饮、旅行社等项目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效益的增长;最终要大力培养高端创新型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使山西省的人才素质得以提升,为未来经济的增长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资源型产业结构山西省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