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头位难产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时胎头先露,而胎头位置异常和头盆不称则为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而对胎头位置进行适当的纠正,采用正确的手法进行旋转,能够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对预防头位难产具有重要意义[2]。本院对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6年~2017年),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院收取对象为头位难产产妇,收取时间在2016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对收取120例头位难产产妇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21±1.32)岁。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59±1.28)岁。两组头位难产产妇在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即性别、年龄等,因此,可采用P>0.05来表示,能进行对比。
1.2 方法: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采取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具体内容:取产妇膀胱截石位,并指导其将膀胱排空,常规消毒铺巾,并对其进行常规阴道检查,从而对骨盆内径、宫颈扩张程度和胎儿位置进行确认[3]。在产妇子宫收缩期间,借助收缩压力,助产士将右手快速探入产妇阴道内,将拇指与四指呈分开状,握住胎头,待宫缩时将胎头缓慢旋转至枕前位,将胎头异常位置调整完成;待2次宫缩后,将胎儿固定于枕前位,叮嘱产妇向下用力,有利于胎头顺利下降;待3次宫缩时,若胎头衔接情况较好,且未出现脐带脱垂现象,手部可感知胎头下是否呈下降状态,则可将右手于产妇阴道内抽出;20 min后对胎头进行检查,若胎头再次出现异常,则需再次实施徒手旋转操作,直至胎儿为枕前位[4]。对照组(头位难产产妇)实施常规助产护理,主要内容:给予产妇心理辅导,并指导产妇取正确体位,必要情况下实施辅助分娩。
1.3 观察指标:对比且分析两组头位难产产妇的指标,即第二产程时间。对比且分析两组头位难产产妇的指标,即分娩方式——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
1.4 统计学处理与判断: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后,其中计数资料(分娩方式)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第二产程时间)采用t值来表示,两组头位难产产妇在研究中对比各项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本次研究数据能够进行科学的对比。
2.1 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第二产程时间(21.30±1.3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头位难产产妇第二产程时间
2.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见表2。
导致产妇头位难产的因素较多,主要以胎头位置异常为主,常表现为胎头俯屈不良、连续性枕后位、枕横位等,而选择一项合适的旋转方式对提高旋转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5]。
徒手旋转为临床上常用的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徒手旋转胎头,进而起到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发生概率,促进分娩顺利实施[6]。在分娩中,应将胎头旋转至枕前位,能够促进胎儿下降,而该操作需较大的产力支持。因此,在实施分娩中,应指导产妇加大产力,由此促进胎头的旋转和下降,提高自然分娩率。
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第二产程时间(21.30±1.3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
总而言之,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表2 两组头位难产产妇分娩方式[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