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健
故里物语系列画作是青年画家许小朴近年来思索忖度、深入故里、寻根采风、钩沉打捞之后的悉心创作,也是他的创作意识与情感历程反复纠结、跌宕起伏之后,融宏阔的理性朦胧至具象的感性表达的旅程。在谨慎践行、细微构思的过程中,小朴的心情是沉郁的,一反往日创作各类型花鸟画的轻松和愉悦、流畅与欢快。在笔墨滞涩、触须笨钝的时候,他索性弃掉笔墨,一人在画室枯坐,或干脆驱车回归故里,在故里安顿一颗落寞的心。在沉寂的几近荒芜的村落和坡地里,深切注目且用心的尺子一点点丈量,抚摸村落,丈量街巷,和孤寂的老人们攀谈,与留守的孩童们戏耍。更多的时辰里,小朴在追寻儿时的光阴,在捕捉年少时的物像……他感恩这片土地对自己的培育,他惊讶这片土地的苍凉广袤,他惋惜故园的萧条和衰败,更感动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依然有劳动者的身影,成为执拗而生动的点缀。在小朴的眼里,土地上运作着的,是一个个象形文字,是他们在完善和成就着土地这本博大精深的字典。
小朴的感恩是虔诚的,就如同忠实于土地的老农对农具、对牲畜、对庄禾的珍爱一样,他要用手中的笔墨,力所能及地表达对土地和乡村的挚爱与挽留,对占据他童稚少年而如今渐行渐远的乡村记忆,进行使命般的描摹和责无旁贷的书写……
百无一用是书生。小朴深感个体力量的力不能逮和微薄弱小,当他永远无法追回往日田园牧歌的生活图景,当他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故里同所有乡村庄园一样,在经历着类似的基因突变,令人眼花缭乱的城镇化进程令昔日的农耕文明一点点风化瓦解、分崩离析的时候,小朴的乡土情结和恋根趋向反而更加坚定和执着了。在我们追求新生活的进程中,接纳城市文明的脚步里,如果匆匆忙忙不念旧情,把宁静和谐的乡村,把同乡村同土地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乡土物象,甚或是乡土灵魂的祠堂庙宇遗忘得一干二净,言重了是对乡土的背信弃义。客观讲,乡土、乡村、乡情、民习从我们的画家笔下消失殆尽的话,那将是一个从艺者巨大的隐患和恒久的遗憾。
许小朴对乡土的一往情深是从细腻的寻根觅踪着手的。
他是在挽留昔日生活场景和反刍农耕文明生活的温暖么,抑或是在呼唤渐次消失了的人性的本源?
小朴故里物语的系列物象,是在重现自然朴实、真诚优美的生活状态,守护心灵深处的家园风情。
对于“70后”的许小朴,真实的农业文明和自然的乡土景观仅是幼稚时期的懵懂感知,一种表象的生活掠影,之所以有了后来的流连和理解,一是与乡土的血脉相连难以分割,既是之后离开故里在外读书、工作、生活的需求和精神依恋,也与故里有着繁复多元的往来;二是他這个年龄的人的成长期也正是中国乡村激烈变革时期,从农业文明到城镇文明的大过渡,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大转变,它的漫长让人焦虑,它的艰涩使人痛苦,它的裂变使人煎熬,它的曲折使人思索,它的混杂、无序、坎坷更使年轻的小朴从浮躁、疑虑变得沉静、宽容起来,他理解了多变时期的动荡和冲击,也看出变革深处的多重风景和人文密码,他在潜意识里一点点消化其深远宏大,也在努力探寻其蕴含的丰厚精神品格……这样,在再三思忖之后,小朴把深情的目光定格在了他熟悉又陌生的乡村物象上,他要通过对这系列古老农具的爱抚与注视、钟情与描摹,表达自我的乡土认知,寄托自我的乡愁情怀。
故里物语的系列物象,是对瓦解并渐次遗失的乡土魂魄的再度重塑和心灵体悟,并是在此基础上的集约审美。
这是一组既现实又古典、既质朴又雅致的乡土物象,它立足于传统的乡土写实甚或是自然主义基调,又能从笔墨遮掩下的气韵里扩散出作者沉郁而浪漫的情绪。小朴的使命不仅仅是对往昔的还原与复归,他是在打捞与晾晒的行为中进行反思和审度,从而站在另一个角度和某透视点进行精神过虑和心灵审美。在他笔下,我们看到已消失的和正在消失的猫头和滴漏、简瓦与方砖、脊头与鼓石、烟筒与风门、圪台与缠腰的旧民居的房屋物象。看到扇车与铡刀,轱辘与春铁,夹板与套货,立杵与磨子,锄头与石碾,压麦磙与头牯槽,耙齿与麦娃儿,笨铣与老镢,刨子与耙子,水担与竹耙,笨镰与木铣,四肢杈与二车子,木犁与木耧,茅斗与麦筛,灰筛和夹板,篦子和柳罐,茅勺和槽碾儿,这是一系列乡村农具;还有针线缝织类的线板和刷具,穗子和拖具,线架和钉板,拨条和笸箩,锭子和旋头,织布机和纺线车;当然还有昔日的厨具和灶具,石页和马勺,鏊子和铁锅,箭箭拍和楼壶子,笼盖筚子和擦圪蚪床子,还有刮锅铣、切面刀、鏊圈和火盖,火柱和炉圈……除此之外,画花鸟的小朴还在故里追寻儿时的空中精灵乡土鸟类,如鸪鸪和山野雀,黄云雀和面包包,野鸡和黄瓜佬,鸱关子和憨穗儿,天宝宝(臭姑姑)和油古娄,云雀和角角,丢溜溜和乍哥……
这些最具有农耕时代乡土特质的系列物象,如果进行纯客体的展示和表现,仅是一种照相和素描。许小朴进行艰辛的寻根之后,打开记忆的库存,里面有丰繁的乡土历史和奇崛的生成,有颇具个人历史的特质,更有承载整个乡村的历史物品。这是一种指向,这个指向把读者引进了某一物象上去追寻他的神秘历程。他复活的是灵魂,开拓的是深度,展开的是空间,这便从意思升华为意义,从物象审视跃为心灵之光。
故里物语的系列物象,是通过个体的心灵映照和心灵透视,来发掘本土文化最厚重的魅力,来完成一代画人的心灵救赎,并拓展人性最深邃旷远的区域。
面对五彩纷呈的多元时代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冲撞,每一位思想者和有出息的文化人,必然会审视我们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艺术重构,人们无法避免时空对我们个体生命和个人生活的安排与塑造、修饰与更变,但作为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则完全由创造者去选择和判断,去规划和践行。面对永远不会完善的生活和永远残缺的世界,一个从艺者应该具备的是人文关怀和忧患意识,应当从自我的绘画实践中去恢复许许多多本该完美、完整却愈来愈被人们忽视和遗忘的东西,从选择的物象和创作载体中,发掘我们的古老文化和复杂人性中最具魅力的所在,要记录并探寻出它们存在的理由和生生不息的顽强缘由,要发现并关照它们生存中所拥有的那份恒久的力量,并由此生发理想、尊严和勇气。
上溯三代,我们的先辈莫不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过。多年之后先人的后代进入城市并以城市作为优越感的时候,我们回想一下,对故里、对先人、对那片悠久的土地,是否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有良心和良知的亏欠和辜负……
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小朴的故里物语系列作品作为他心灵救赎的尝试和回报故里的作为;是故乡的强大磁场吸引着他,操控着他,来完成的心灵约定。
故里物语的系列物象,是许小朴创作的大胆探索,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创作转型,他笔锋的沉郁、水墨的变化以及灵活的蕴蓄和稳重的精确,让人耳目一新。
许小朴简介:
许小朴,字大璞,素心斋主人,山西襄汾人。首都师范大学张立辰花鸟画工作室画家,山西省中国画学会临汾分会副会长,临汾市美协副主席,尧都区美协副主席。师承著名花鸟画家张立辰先生、吉瑞森教授,曾得到刘大为、霍春阳、甘长霖、王培东等中国著名画家的指教,基本功扎实,并刻意求新,工、写皆精。作品严谨深刻并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书画作品多次入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及省美协主办的各类画展。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有《花开鸟鸣——许小朴花鸟画集》《许小朴花鸟画新作》《许小朴花鸟画小品》。《硕果》《春华秋实图》等多幅作品先后入选山西省首届写竹展览、山西省第二届花鸟画展览、山西省中国画邀请展、第二届中国葡萄节全国书画大展(银奖,中国文联)、伟大丰碑全国书画艺术展(中国文联)、盛世国风全国书画艺术展、迎奥运竹叶青杯全国书画大赛(铜奖)、中国芮城永乐宫书画艺术(百佳奖中国美协)、泰山颂当代国画名家邀请展(创作奖)、第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中国美协,四川美院)。《醉赏浓秋》被中国美协培训中心收藏(中国美协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