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

2019-09-19 03:28刘爱生王文利
高教探索 2019年8期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收获体验

刘爱生 王文利

摘要: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饱受诟病,存废之争不断上演。在批判与争议背后,唯独缺失了学生的声音。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探讨了学生自身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认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可毕业论文写作的存在价值,且从论文写作中获益;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认知不存在差异,但升学学生比就业学生有更高层次的“积极体验”和“收获认知”;学生在理念与行动上存在偏差,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针对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一要提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二要完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大四学生;价值;体验;收获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包括毕业设计)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又是对学生科研思维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由于高校扩招、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各种因素,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饱受诟病,以至于要不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论争经常见诸报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论争反映的多是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者的声音,本科毕业论文的创作者们反而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学生声音的缺失,显然不利于我们全面理解本科毕业论文的教育价值及其存在问题。鉴于此,我们着手调查了浙江省某重点高校刚刚完成毕业论文的大四学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此时的学生对创作毕业论文的“心路历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本次调查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学生心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到底有多重要?他们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完成毕业论文?(2)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有何感受与体验?(3)在完成毕业论文后,学生有何收获?(4)不同学科(文科、理科与工科)、不同出路(升学与就业)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认知有何差异?

一、研究方法

(一) 调查工具

本研究参考日本学者儿玉惠美编制的问卷。[1]该问卷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出发,主要研究的是:(1)学生、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认知和自尊情感的关系;(2)学生本人在写毕业论文时有何情感体验;(3)写论文遇到困难时学生如何处理;(4)通过写毕业论文学生有何收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由于本研究探讨的是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情况,因此删除了原问卷中与教师相关的问题,以及一些在中国语境下不适用的问题项,同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改编和增加了一小部分问题项。

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经过修正删去了贡献率不显著的题目,最终确定了24个问题项,并把问卷命名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认知情况调查表”。本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情况调查;第二、三和四部分分别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认知、自我体验认知、收获认知。除了“你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这个问题项采用单选题来作答外,本问卷的其他题项均采用5点量表,依次为:①表示“完全不赞同”;②表示“不太赞同”;③表示“一般赞同”;④表示“比较赞同”;⑤表示“完全赞同”。

此外,为了使论文的分析与讨论更加透彻,本文还运用了非结构型访谈法,对一小部分大学生作了额外的访谈。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

使用spss200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问卷信度为0935。问卷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KMO值为0939>06,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统计量为7445027,p=0000<005,如表1,说明变量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调查对象及其情况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浙江省某重點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调查时间为2018年5月15日至30日。考虑到需要比较升学与就业学生、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认知差异,本研究采用了分层抽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400份,有效问卷3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在有效378个调查对象中,男生为153人(405%),女生225人(595%);毕业后继续升学的学生为123人(325%),就业的为240人(675%),暂时没有考虑好的为15人(4%);此外,将该校17个专业分为3个大类:文科类147人占389%,理科类119人占315%,工科类112人占296%。

二、调查结果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认知

就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存在价值,我们设置了两个维度。一是学生理念层面上的认知,涉及到3个问题项:(1)我认为毕业论文对我很重要(M=396,df=1141);(2)我认为毕业论文是获取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M=390,df=1031);(3)我认为不用写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的人很幸福(M=337,df=1462)。具体到百分比,调查结果显示:667%的学生(即持“完全赞同”和“比较赞同”的观点)倾向于认为“毕业论文对我很重要”,665%的学生倾向于认为“毕业论文是获取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理念层面上认可本科毕业论文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近一半的学生(497%)的学生羡慕那些不用写毕业论文就可以毕业的人。

二是学生的实际行动。在这个维度上,我们调查了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它能极大地考察出学生对论文的实际投入程度,间接反映出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知。如表3,本次调查发现:半个月内完成毕业论文的共83人,占22%;一个月内完成的共98人,占259%;两个月内完成的共56人,占148%;用时为两个月及以上的共141人,占373%。换言之,将近一半(479%)的学生用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不到一个月。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实际重视程度不够,在毕业论文上花费的时间较少。

(二)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体验认知

关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体验情况调查中,我们分成了两个维度。一是积极体验维度,调查结果表明(见表4):平均分值最高的问题项是“写毕业论文对我来说是一次特殊的体验(M=411,df=1052)”;最低分值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M=370,1043)。从中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是一次“特殊的体验”“成长的机会”;但相对而言,学生对于“毕业论文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一份作品”的正面感受性就没有前者那么强烈。

(三)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收获认知

对写作本科生写毕业论文的收获认知的调查显示(见表6):平均得分最高的问题项是“通过写毕业论,我发现老师的指导很重要”(M=429,df=886);得分最低的是“通过写毕业论文,我发现把研究结果在论文中表达出来很困难(M=377,df=0996)”。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作为一种学术训练,大部分学生从中都有所收获。不过从平均分值来看,学生的收获更多的体现在“老师的指导很重要”“时间观念很重要”“研究计划的制定很重要”等非学术方面上,而理应有更多收获的领域,如专业知识的积累、文献搜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却没有更高的均值。

(四)升学与就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认知差异

学生在大学毕业后,对自己的人生有“升学”“就业”“其他”三种选择,因为选择“其他”选项的人只有15人,故暂时把其排除。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1)升学和就业学生在毕业论文价值认知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升学和就业学生在写作本科毕业论文积极体验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压力感受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升学和就业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收获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参见表7)。

(五)不同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认知差异

通过将不同专业学生(文科、理科与工科)分别在价值认知、自我体验认知和收获认知维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分析发现: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学生在这些维度上,p值均大于005,即文科、理科和工科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认知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与结论

(一)大部分学生认可毕业论文的价值,且从论文写作中获益

从这次调查来看,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羡慕那些不用写毕业论文就可毕业的人,但大部分学生在理念层面上还是认可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认为它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在我们的访谈中,不少学生谈到,不能因为论文质量下降就取消本科毕业论文,那无疑是因噎废食,甚至有学生把毕业论文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例如,学生A说道:“我认为写毕业论文是必要的,感觉是一种事关毕业的仪式,是对自己四年本科学习的一个总结和交代。”学生B说道:“本科学习大部分主要靠个人的自觉支撑。不少学生平时上课睡觉、下课玩游戏,如果连毕业论文这点仪式感都消失的话,整个大学四年就等于放水了。”

此次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在知识、情感和技能上都有不少收获,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言“本科论文写作没有太大意义”“纯粹浪费时间”“学不到任何东西”。[2]毕竟,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涉及一些智力与非智力的因素。就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就是通过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就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在写作论文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沟通、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过程。在访谈到论文写作有何收获时,学生C指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文献搜索能力、统计软件的使用,还是人际沟通与处理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D指出:“我的毕业论文可能缺乏创新思想,但通过写作过程中的广泛阅读和数据查找,我的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马上就要读研究生了,我感觉做好了准备。”学生E指出:“毕业论文写作虽然是个形式,但从语言组织到结构安排,都透露出个人的能力、态度和花费的心血。论文的创作与修改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此次锻炼让我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不同專业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知不存在差异,但升学学生比就业学生有更高层次的“积极体验”和“收获认知”

此次调查表明,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无论是文科、理科学生,还是工科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知、自我体验感知和收获感知,都不存在差异。这说明毕业论文作为检测学生的一道“难关”,无论是哪门学科,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等的“信效度”。例如,在我们的访谈中,许多学生普遍谈到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学生F(文科生)说道:“指导教师要求我们的选题要新颖,材料要丰富,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抄袭剽窃。为了找到一个好的选题,防止观点与他人‘撞车,我真是绞尽脑汁、搜肠挂肚。”学生G(理科生)说道:“我导师要求特别严格。为了写好毕业论文,我天天泡在实验室里忙活,有时还要熬夜整理数据,黑眼圈都出来了。我以前还以为糊弄一下就可以过去了。”这等于打破了人们头脑中对某些学科毕业论文易写的偏见。如:不少文科生认为理科的毕业论文容易写,只需要收集有效的实验数据,就能写出一篇论文来,不像文科毕业论文,创新太难,稍有不慎,就与他人观点雷同,或者有抄袭剽窃的嫌疑;同样,不少理科生认为,文科毕业论文很容易写,不用做实验,不用收集数据,只需凭着脑子天马行空即可,而理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则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哪一个环节出错,就前功尽弃。[3]

至于为何升学的学生比就业的学生在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有更高层次的“积极体验”和“收获认知”,目前国内尚无学者涉及这一议题。在此,我们做出如下一个推断:二者的心理预期不尽一致。升学读研的学生大多抱着“准研究生”的身份从事论文写作,一般对自身有更高的期望: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毕业论文得到认可,而且愿意把毕业论文的写作当作将来研究生生涯的一次前期准备,或者学术训练的一个入门。因此,他们有强烈的写作动机,更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进而有更强的体验和更多的收获。相反,一部分直接就业的学生,可能抱着功利主义的心态来看待毕业论文的写作,认为它与工作联系不紧密。在这种心理预期下,就业学生的写作动机极有可能弱化,不愿意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而导致较低层次的“积极体验”和“收获认知”。我们访谈的对象H(已落实工作)就说道:“我在找工作过程中,没有一个用人单位问我毕业论文写什么。我的理解是,毕业论文的实际用处不大,至少在用人单位看来。”

(三)学生在理念与行动上存在偏差,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

本次调查主要探讨大四学生自身对毕业论文的认知,虽然不直接涉及论文质量问题,但从中还是能窥出不少端倪:

(1)理念与实践的矛盾。根据本次调查,学生在理念层面十分认可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层面上,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付出。其中,近一半的学生(497%)羡慕那些不用写毕业论文就能毕业的人;将近一半的学生(479%)花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不足一个月。研究作为一项时间与脑力密集性工作,没有强烈的写作动机和充分的时间保障,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障。在写作毕业论文的“积极体验”维度中,问题项“毕业论文的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M=370,df=1043)得分最低,或许就能说明问题。为何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除了部分成功“保研”的同学外,我们访谈的对象大多谈到时间冲突的原因:论文提交时间与求职季撞期。学生I说道:“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各单位都在招人,许多岗位还要准备考试,忙得不可开交,哪有一门心思写论文啊。”

(2)收获认知的偏差。如前所述,毕业论文写作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考察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所达到的专业水平。通过这一环节,应使学生受到有关科学研究选题,查阅、评述文献,制订研究方案,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处理数据或整理调查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初步训练。[4]当然,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学生的品格养成(例如毅力)、时间观念、人际沟通等相关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锻炼,但显然这些收获应该是第二位的、附带的。然而,本次调查的发现却颠覆了我们一贯的认识。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这一环节,并没有最大程度上达成它原先设定的目标。反过来说,即: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令人堪忧,这也印证了上一节的分析。实际上,国内许多研究表明,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包括选题不合理[5]、论文缺乏创新性、论文格式不规范[6]、论文设计不合理、数据分析不完善[7],等等。

四、建议

(一)不应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反而应提升其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

过去十多年来,学界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在本科生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的过程中,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惨不忍睹,纯属形式没有内容,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该予以取消。更何况本科毕业论文背后还存在各种学术不端问题,如抄袭剽窃、论文买卖等。有学者甚至搬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件》,指出该条例并没有规定本科生一定要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毕业时是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高校可以自主裁量。也有学者指出,在发达国家,本科生毕业通常不要求撰写毕业论文,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即可毕业。[8]

此次调查表明,尽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质量问题,但大部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都能从中受益,绝非像某些学者所言“纯属形式没有内容”。结合近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9]我们认为,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对本科生大学四年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应用程度、思维能力的训练程度的一次集中检验,更应作为“增负”的手段之一。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给本科生“增负”,可以在心理上给学生以带来较大挑战,改善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状态,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二)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各个环节,不断增进其质量

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争论的背后,反映的是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结合本次调查,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策略:第一,改变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时间。在我国,本科毕业论文一般在第七个学期末开题,在临时毕业前夕的一个月答辩。学生集中写作的时间多半集中在三月、四月份。然而,这段时间恰恰是实习、找工作的高峰期,时间難免冲突。这里我们建议,提前论文开题的时间,以尽量腾出足够的写作时间。如果改革力度足够大的话,可以把毕业论文设计这一环节贯穿整个大学四年。

第二,强化导师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指导作用。在现阶段,大学教师普遍面临着教学与科研压力,有些甚至已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难免会出现敷衍了事的心态。然而,在本次调查“收获体验”部分,平均分最高的为“通过写毕业论文,我发现老师的指导很重要(M=429,df=0886)”。这表明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因为自身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的不足,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强化导师的作用,既要健全导师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又要完善导师激励机制。

第三,完善论文写作的相关课程。鉴于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收获最多的是诸如时间管理、人际沟通等能力,而非学术研究能力提升。我们建议:学校应增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内容包括论文选题、资料搜索、研究方法运用、问题分析、学术观点阐述等。此外,可以学习国外高校的经验,把专业课程论文的写作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一块内容,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以改变不愿写和不会写毕业论文的状况。

第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压力疏解。本次调查显示,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说明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相当的难度,对大部分学生够成了挑战。为此,一方面,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尤其是指导教师,应主动询问学生的论文写作进度,了解学生论文写作时的情绪变化;另一方面,针对压力、情绪波动过大的学生,学校应给予适当的疏导,并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提升其情绪控制和情绪利用的能力,力促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児玉恵美.卒業論文作成における教育的意義について——学生の自尊感情と教員による期待[J].応用障害心理学研究,2013(12):13.

[2]叶芝孟.评论:本科生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EB/OL].[2018-04-21].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441&s=fwzxfbbt.

[3]乔布.理科生写论文的苦,你们文科生永远不懂[EB/OL].[2018-04-29].http://www.sohu.com/a/229912523_164396.

[4]党亭军.中国近代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特点及启示[J].重庆高教研究,2015(1):89-93.

[5]张洪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2-13.

[6]张欣.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99-101.

[7]范詠梅,等.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佳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大学教育,2013(11):24-25.

[8]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 (8):100-104.

[9]张盖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合格[EB/OL].[2018-06-2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623/06/27860938_764561662.shtml.

(责任编 辑赖佳)

猜你喜欢
本科毕业论文收获体验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检查与控制技术研究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探析
《收获》推出“行距”APP
关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方法的研究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抄袭现象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