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妇科恶性肿瘤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发病后对女性身心健康都有严重影响,受疾病影响加之手术创伤,许多患者会并发下肢静脉血栓[1]。无论是疾病本身、手术治疗还是下肢静脉血栓都属于心理应激原,常常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等往往会诱发一系列生理反应,造成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影响治疗效果与疾病发展方向[2]。开展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应当引起临床护理的重视。该研究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为研究时段,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希望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借鉴,现报道如下。
选择在该院治疗的7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1)无精神疾病史或意识障碍,神志清楚,可配合调查;(2)无抑郁病史;(3)发病后住院期间出现下肢静脉血栓;(4)对自身病情及该次研究目的完全知晓。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营养不良;(2)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该次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在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来院治疗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67(44.31±7.89)岁,肿瘤类型:子宫内膜癌 18 例,卵巢癌13例,宫颈癌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64(43.80±6.11)岁,肿瘤类型:子宫内膜癌 20例,卵巢癌12例,宫颈癌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接受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常规护理,包括术前评估、手术及康复知识讲解、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主管医师、病房设施安排、使用方法、作息时间、就餐时间、检查项目、手术方案、康复计划等,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治疗及周围环境更加熟悉了解,从而减轻内心焦虑情绪,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2)结合患者心理状态,指导其采取积极方法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仔细询问患者心理症结所在,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对担心手术效果者需要重点讲解手术方案及手术团队的综合能力,增强患者信心。担心下肢静脉血栓影响术后康复效果者需要介绍康复锻炼计划,只要积极配合即能有效缓解下肢静脉血栓,术后护理人员会安排患者尽早进行踝泵操训练及下床活动,同时配合抬高下肢、静脉抗栓、患肢监测等关注下肢静脉血栓病情发展,安慰患者不必过度担忧紧张。对因家庭经济困难担心治疗费用者,需要解释费用支出情况,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减免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者鼓励申请。对担心加重家庭负担,给家人增添麻烦着,需要指导家属多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能够安心接受治疗,从而顺利地接受治疗。(3)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睡眠,限制探视次数与探视时间,为患者营造一个平和舒适的氛围,缓解负面情绪。耐心倾听患者对疾病及其他方面的诉求,对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加强手术耐受性。
(1)记录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下自己静脉血栓症状改善情况,统计疼痛、肿胀缓解率。(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两量表均采用4级评分法,各有20个条目,总分越高则负性情绪越严重[3]。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下肢静脉血栓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症状改善情况[n(%)]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比较,见表2。
表 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s),分]
表 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s),分]
组别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值P值45.31±5.60 46.22±4.89 0.075>0.05 32.54±3.77 42.15±4.90 11.213<0.05 46.33±5.98 46.21±4.76 0.006>0.04 30.44±3.60 42.19±3.14 18.324<0.05
妇科恶性肿瘤不仅会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还会加重心理负担,同时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极高,血栓会加重下肢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心理状况继续恶化[4-5]。研究显示不良心理状况对于疾病预后有显著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开展心理护理十分必要[6]。该次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后,患肢症状缓解率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护理能够了解患者诉求,减轻手术恐惧感,提高依从性与遵医行为,缓解不良情绪,保证手术与术后康复顺利。
综上所述,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对患者预后有消极影响,开展心理护理对于缓解患肢症状,改善心理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