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从2016年秋季始开展“语文主题学习”,现已走过三年的历程了。从最初的“组织筹备”到“1+1精读导学”课型的实验,再到现在“读写结合课”“略读提高课”的探究,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验过程。现将进入“自主预习课”“组文阅读课”“主题习作课”“1+X单元整合课”的高级探究阶段。“语文主题学习”三年来的推进过程有迷茫,也有怀疑;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喜悦的。我带完的上一届毕业班是“语文主题学习”的亲历者,孩子们升入初中后,偶尔回来探望我,跟我谈到:我引领他们进行的主题阅读及经典诵读对他们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许多文言文、名家名篇,他们都已经阅读过,学起来较轻松。我们班里升到重点初中的多名孩子的语文成绩在全校都能名列前茅,在很多语文素养竞赛活动中都能脱颖而出。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也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从照搬教参到转化为准备个性化的“导学案”,素养能力也在“1+1精读导学”课、“读写结合课”的探究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真实、朴实、平实,语文课堂有“语文味”,能返璞归真。所以三年来,“语文主题学习”像点点星火逐渐在培兰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燎燃,初见曙光,但未来之路还需上下求索!
12月20—21日,笔者跟随大朗镇教研室组织的“语文主题学习”教研组参加了深圳福田区“语文主题学习”专场观摩活动,聆听了崔峦老师等多名专家的讲座,并观摩了5节主题学习课例。如何进一步有效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呢? “大道至简,一读贯之;取舍有度,一课一得;巧妙整合,双线并驱”,这几组词给了我启示。
一、顺应天性,把握时间
顺应天性才是真教育。“语文是学出来的”,我们把学生自主阅读和大量阅读摆在语文课程的首位,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差异的,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那么,如何选择教师的“导法”和分配学生的“自读”时间呢?如何把握教材学习和“语文主题学习”配套系列图书的阅读时间分配问题呢?根据实验探究的经验及本校学生学情分析,我们认为,先稳定巩固好“精读引领课”,循序渐进,逐渐过渡追求“1+X 的组文阅读课”。结合镇教育局语文组分单元备课的指引,做好各单元各类课型的备课,扎实备好导学案,尽量汇编成册。此外,要正确理解 “1/3课内学法,2/3阅读得法”的时间目标,这并不是指每一节课的时间分配,而是指整个学期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宏观的。
二、专题探究,拾级推进
现阶段,我校的“语文主题学习”将牢牢巩固前阶段“1+1精读导学课”“读写结合课”的实验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自主预习课”“自主预习达标课”“组文阅读课”“主题习作课”“1+X单元整合课”等课型的探究。前不久,我有幸到南宁、深圳等地观摩了多节“语文主题学习”的研讨课,很受启发。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顺应天性,因课导法,因材施教,开辟专题课型的探究之路,拾级推进。具体来说就是:坚守语文教学之本——“一读贯之”;探研语文课堂高效之法——“一课一得”;牵住语文课堂教学之线——“巧妙整合”。
(一)大道至简,一读贯之
在深圳福田的这次活动中,从赵志祥老师《小狐狸,你好》的组文阅读课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读”是“语文主题学习”的“根”。推行海量阅读,在小学阶段的根基还是朗读,特别是低、中年段,还是以朗读为主,读准、读通;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并能说出自己在读中悟得的真情实感,悟出的语言表达之法;逐渐引导学生会默读,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赵志祥老师课后在微论坛也谈到:“读”是他这节课能精彩推进的根基。无独有偶,笔者在南宁观摩的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比赛优秀课例展示活动中的第一、第二名的《渔歌子》《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等精读指导课型的课例也以“读”为本,一读贯之,层递推进。课内精读,课余泛读,引领学生从“嚼读”到“吞读”。大道至简,精讲多读,实现语文学习的“质从量出”,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取舍有度,一课一得
统编教材课文是学生语言表达的例子,既然是统编教材,这些篇章一定是例子的典范,必有可取之处,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教学方式,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必须有所“取舍”:集中精神研究篇章的一法,引领学生在高效的自读、朗读、品读中习得语言表达运用之一“得”,再在课外篇章的“群读”中迁移巩固,内化语言,内化方法。这就是笔者所理解的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引领大家在备“学案”中如何进行有度取舍,争取“一课一得”的探究目标。在《小狐狸,你好》的课例中,赵志祥老师抓住“培养孩子的思辨性”,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品析狐狸形象”为主线,引领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从十个词中选择一两个送给对应的文本中的狐狸,逐渐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狐狸,从而打破传统的关于狐狸“欺骗”“狡猾”“邪恶”形象的偏见,带领学生认识不同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狐狸形象,在多元解读中锤炼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辨析、学会说理,孩子的思辨力在阅读的过程中生长。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实施有度取舍,研究提取各文本中的“抓典型场景描写”或是“找细节描写”或是“品读人物形象”等某一点,实施一课一得,我们将集中精力研读材料、研读“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坚定把好“取舍”的度法,探究“一课一得”之路。
(三)巧妙整合,双线并驱
“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课内的“一课多篇”,如何引领实现多篇阅读的有效性呢?笔者从专家的课例中感悟到精彩的课堂在于能巧妙整合,双线并驱。又如赵志祥老师《小狐狸,你好》的组文阅读课例中,是明暗双线并行的。明线是从内容的角度,以“小狐狸”为主线串联多篇不同的文学作品;而暗线是从思维的角度,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品析狐狸形象”为主线,引领学生在读说听思中发展语文素养之思辨性思维。笔者观摩的 “《渔歌子》+X”的精读指导课中,是以“桃花流水”为明线整合,以感受“田园之情”为暗线贯穿。又如,课例“《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两篇诗歌的整合中,是以“反复”手法为整合主线,以“体现诗人的情感”为暗線贯穿多篇阅读的。
笔者认为这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吻合的。也就是说,在“语文主题学习”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坚定走“双线并驱”的探索之路,努力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高效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