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方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运用

2019-09-17 08:03韩璐璐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口述史教学策略

韩璐璐

摘要:口述史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运用是一个较新的话题。教师可以尝试从口述史料的引用、教师口述史方法实践、学生口述史方法实践三个步骤,层层推进口述史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口述史;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策略

苏州市长桥地区(吴中高新区)钟灵毓秀,自古流传着大量生动的民间故事。这些经典传说走进现代生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绚丽的文化魅力。历史是不断延续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需要加以发现和整理。发现和整理这些故事就属于“口述史”的工作。口述史旨在以口述访谈的方式采集和整理当事人(亲历者、见证者等)的历史记忆,呈现当事人所经历的真实历史。现代口述史学自20世纪在美国兴起,21世纪以来呈现迅速发展之势。口述史的兴起与发展,给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启示与契机。教师可以从三个层面逐步推进口述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口述史料的引用

一是在教学中恰当地采用口述史资料,能丰富历史资料的来源。路易斯·斯塔尔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的、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1]。历史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史料多是文献史料,既有的文献资料未必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若对社会生活的当事人进行口述访谈,以“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为原则,听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生活中的故事,有意识地采集、整理其中的鲜活史料,可以在一定程序上弥补史料缺乏的问题。

二是在文献史料之外恰当地辅助使用一些口述史料,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文献史料的特点之一是正式性,但也因此而显得严肃有余、生动不足。比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可以运用一段有关《歌唱祖国》诞生过程的口述史料,以下这段史料是由著名作曲家王莘(《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之子王斌提供的[2]。

当时是1950年的9月14日,北京城里,有小朋友们正在排练,准备迎接国庆节的到来。他(指王莘,时任天津音乐工作团团长,1950年10月1日前夕一直在为国庆节构思创作一首歌曲,当天正从北京购置乐器返回天津)看到秋风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场景,他想了很久的歌词和曲调很自然唱了出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然后他又引申了两句:“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父亲觉得这首歌写得很好,他唱得也挺有劲儿。当时没带纸和笔,父亲担心忘掉,他就这样一边背着乐器往车站走,一边重复地唱着这首歌。就在重复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被这首歌感动得哭了。更有意思的是,这首歌的歌谱最初送到报社准备发表时,因国庆期间稿件拥挤,没有被录用。于是王莘另辟蹊径,组织音乐工作团走向农村、工厂、学校、码头去教人们唱。天道酬勤,这首歌因为非常贴合民众的心声,很快传唱开来,并引起了文化部的重视。1951年9月15日,《歌唱祖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从此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

今天的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缺少体验,但透过上述资料,那一时期国家建设蒸蒸日上、人民群众斗志昂扬的情景便跃然纸上,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翻开新篇章时的热浪正扑面而来。政声得失在于野。《歌唱祖国》这首歌尚未正式发表便在民众中广泛传唱,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的衷心拥护。

二、教师的口述史方法实践

口述史料的采集依靠口述访谈,这是作为访谈者的研究人员与作为受访者的当事人合作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是口述史工作的核心环节,双方密切合作是做好口述访谈的关键。口述访谈有严格的学术规范,从访谈对象的确定、问题的设计,到访谈过程及访谈记录整理都有严格的规程。但是,教师却未必都接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所以,更好的做法是教师自己先尝试运用口述史方法做简单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积累口述访谈的经验,有了实践经验之后,再将其传授给学生。

社会生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一个地方就算没有发生过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一定会有大量的社会生活方面的素材。这些素材在文献资料中固然较为丰富,但未必有齐全的记载,这就为口述史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发挥空间。例如,笔者曾做过一次口述访谈,研究苏州城郊一种民间互助的组织形式:相帮。“相帮”在苏州话中是互相帮忙的意思,通过当地农民金爺爷的口述,笔者了解并整理了以下口述历史。

在农村,婚丧嫁娶被视为重要的事情。每当此时,各家各户都会大操大办,前前后后要热闹好多天,宴请宾客人多事杂,需要好多人来帮忙才能应付现场的局面。当一个人家有人去世了,他们最先通知的不是别人,正是相帮。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作为相帮的人家中只要是能干活的,都会很快赶到主人家中。通过分工之后,由一部分相帮前去通知亲戚朋友,而另一部分人就开始落实丧宴准备。除了两三个有力的男人会跟着主人家的人一同去买菜之外,其他人则是开始四处借桌椅碗筷。家近一点的则是把自己家里有的桌椅碗筷搬来,家比较远的则是在主人家附近的邻居家中借桌椅碗筷。所以当时,几乎每家人家的桌子椅子底下都会用鲜艳的油漆写上自家的记号,宴会上的碗筷也是花色各异,大小不一。

中国民间邻里互助的传统由来已久,但对于各地互助的具体情形分别如何,哪怕是身边的邻里互助形式,历史研究者们也不一定知晓得很清楚。文献资料中的有些记载也是抽象的或粗线条的,由此建构的历史往往不够丰满。而口述史料可以提供未见于正式档案记载的历史细节和具体场景,有助于恢复历史的生动性。通过亲自尝试,笔者领悟了一些必要的口述访谈的方法,在对象确定、问题设计、访谈技巧及记录整理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为指导学生开展口述史方法的实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学生的口述史方法实践

口述史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归根到底是要让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口述访谈,积攒口述史资料,从而掌握更丰富的史料,发现更多的历史细节,并从中体会历史学习与研究的别样乐趣。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与历史相关的生活化活动,包括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课堂学习资料,课后调查走访以及组织阶段性的各种活动等。这些教师点拨、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

“抗战足迹寻访”是笔者引导学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开展的口述史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以《太湖芦苇赞歌》为主题,走进了苏州吴中光福镇的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在芦苇茂盛的冲山岛上,师生聆听了亲历者顾金章老人的讲述。顾老从小与游击队员生活在一起,冲山岛上的百姓们跟游击队员的感情非常深厚。1944年,只有14岁的他,亲身经历了著名的“冲山二十日”。以下是整理后的顾老的口述历史。

当三百日伪军开着汽艇突袭冲山岛的时候,游击队员们英勇反击,伤亡惨重。薛永辉等5名游击队员只能在芦苇荡里与敌人周旋。疯狂的敌人居然逼着百姓们手拿竹竿、扁担等“一”字排开,将芦苇压下去以探虚实。让敌人没有料到的是,百姓们不约而同地喊起了干活时候的号子,巧妙地提醒了藏在芦苇荡里的游击队员们……

听了这个坚守20天的故事,学生们感受良多。

学生1:芦苇倒了,但人心却齐了。百姓和游击队员们犹如芦苇般根连根,团结一心,足够勇敢、智慧。

学生2:听了顾爷爷的讲述,自己仿佛置身于当时的芦苇荡中,蚊虫叮咬、日晒雨淋、饥饿难忍,甚至皮肤溃烂……简直无法想象!可敬的游击队员们生命危在旦夕,但却是那么的顽强。

学生3:今天我们要牢记这一段悲壮感人的抗战历史,同时,我们要踏着抗战先辈们的足迹勇敢地自信前行!要知道,风吹雨打后的痛苦那是芦苇新生命的孕育。

现代口述历史先驱、英国社会学家保罗·汤普森说,口述历史给了孩子们或者说年轻人一个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的机会[4]。上一辈人的叙述让师生对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倾听和理解口述历史,对家庭和社区凝聚力的形成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鲜活的抗战口述史,激发了学生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激励着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口述史遵循歷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将普通大众作为叙述历史的主体,由普通人来记录大众的记忆。口述者不但可以提供记忆中的具体人物、数字、事件,而且还创造了讲述本身的意义。研究历史的人都希望寻找“真实”,尽管每个人所认为的“真实”不一样,但口述史无疑可以让人们更接近它一些,人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和完善自己。口述史研究的广大实践者们不是仅停留在抽象、凝练的历史记录中,而是要亲身去进行口述历史的学习与实践,这样才能对历史产生更加切身的感悟。

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口述史方法的运用还是一个较新的话题。为此,历史教师可先在课堂中引用口述史料,展示口述史的魅力,再由教师“先做学生,后做先生”,亲自经历口述史方法的实践过程,最后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完成口述史方法的实践。这三个层面一环扣着一环,可初步构成中学历史教育中口述史方法运用的整体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左玉河.中国口述史研究现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J].史学理论研究,2014(4):61-67,160.

[2]王斌.《歌唱祖国》是怎么诞生的[J].工会信息,2018(2):26-28.

[3]何正.生活·课标·技能——对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22):24-25.

[4]黎金飞.口述史可以做什么[N].人民日报,2016-11-2.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口述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黄梅香自苦寒来
时光流逝
论口述史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赣剧口述史为例
关于口述史的若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