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万春 顾春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意味着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已从基本均衡上升到了高位均衡。《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缩小差距,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南部、长三角几何中心的新吴区,是一个高新技术密集、社会精英云集、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人口流入新吴区,这使该区教育体量与规模不断增大。为了加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集约共享,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在发展好学校的同时办好新建学校,进而全面提高区域教育质量水平,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新吴区提出了“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概念,试图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充分释放教育发展活力,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明确内涵,顶层设计
教育共同体就是基于共同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同样的教育范式中工作的群体。新吴区把“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定义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合作形式,即由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愿景,自愿组成的相互支持、互助交流、共同发展的新型教育合作组织。
在顶层设计中,新吴区以“每一所学校师生共同发展”为美好愿景,搭建跨区域、跨类别学校的广域性合作平台,创建行政推动、专业驱动、学校主动发展“三位一体”的内生动力机制,通过实施合作办学、课程共建、教研互助、教师发展“四大计划”,全面实现共同体学校在办学理念、育人文化、课程师资、质量特色等方面的协同提高。
二、理念共享,文化相融
办学理念是学校顶层设计的依据,是一切工作的方向、立场和原则。学校办学理念的提升,主要是基于实践的理性概括。每所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都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深化。在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中,不同风格的成员学校将通过对话与交流,在相互欣赏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共享优秀办学文化,共生先进办学理念,从而在文化价值、办学思想上达成共识,达到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
于2017年新创办的无锡市新吴区泰山路小学(以下简称“泰山路小学”)與无锡市梁溪区百年名校——江苏省连元街小学(以下简称“连元街小学”)结成共同体后,就在连元街小学“现代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基础上,泰山路小学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和世界站在一起”的办学理念,后又从连元街小学“培根竢实”的校训派生出“思源砺行”的校训。“和世界站在一起”是对现代开放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培根竢实”(养其根而竢其实,根之茂者其实遂)重在夯实基础,为未来奠基;“思源砺行”追求“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的教育,力争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泰山路小学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和连元街小学同根同源,既传承了百年名校现代开放的办学理念,又结合了新吴区多元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的区域特点,体现了理念与文化的共融与共享。泰山路小学开办两年来,已由一所当初不被家长看好甚至强烈抵制的新学校,变成了一所家长称赞、学生热爱、社会认同的充满活力的新优质学校。
从泰山路小学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文化的生成中不难发现,在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中,校际间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文化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成,而是尊重各成员学校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将共性与个性进行有机结合,既体现了和谐统一又彰显了独特风格,是实现不同文化融合的文化超越,最终达到“视界融合”。
三、制度共建,管理互通
管理是一切工作的纽带,科学高效的管理能把学校各项工作及其组成要素结合起来,发挥整体效应,以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各项工作目标。在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中,校际之间共同探讨现代学校的管理体系,共建科学管理制度,在管理文化、管理框架、管理制度等方面取长补短,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条线与块面、民主与集中、封闭与开放、人文与科学之间取得平衡,实现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于2017年创办的新吴实验中学与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三高中”)建立了学校管理互通平台,积极引进三高中先进的管理经验,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立、干部培养、手段方法及信息资源等,践行三高中“高尚追求、高度自觉、高位运行”的办学策略,以及“积极进取、勇于超越”的办学精神和“每个学生都重要”的办学立场,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奠基。新吴实验中学还与三高中共同构建初高中衔接课程,努力探索打通初高中学段壁垒的新路径,增强了初中教育的前瞻性,提升了优质生源的输送能力。
四、课程共创,和而不同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一所学校,无论以什么名称和标志去描述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其核心表现都是课程。因此,围绕核心素养构建一个科学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彰显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文化、品牌特色的重要载体。在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内,成员学校联合开发共建课程,创造性地吸纳品牌优质学校的特色课程,实现了共同体内课程的“和而不同”,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扩大了优质课程的受益面。如泰山路小学以连元街小学的“慧玩课程”为蓝本,结合学校的“思源砺行文化——致远校本课程相生共长行动研究”,建构开发“乐学慧玩——致远校本课程”,通过思辩课程、学习课程、品格课程、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品格力和实践力。
新吴区还从区域层面汇聚资源,建设区域校际共享机制。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将每一所学校的优质资源进行区级集聚,构建新吴区多层次、多形态、多类别的广域性课程资源库,以共享跨区、跨类、跨学科的课程资源;通过搭建展示交流、课程研讨开发平台,组建新吴区的课程超市、课程货架和课程菜单。此外,还每年组织开展小学、中学和国际学校课程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提炼共性和特色,并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四要素,引入评优机制,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对校本课程进行本土化开发。以此发挥以点带面、共同繁荣的示范辐射效应,实现域内课程资源的校际互动、学科互通和研发互助。
五、教学共研,合作共享
教研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路径。共同体学校在合作互助的共同体办学章程的规范下,明确学校发展规划,规范教研制度。同时,在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训部门的指导下,探索并建立交流互动的校本研修机制,通过开展以学科教学研究为形式,以教师教育行为方式转变为手段,以学生素质发展为落脚点的区域共同体学校合作教研,整合优质资源,分享教育经验,强化专业引领,解决共同体内学校、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和校本教研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创与再生,提升共建学校的学术创新能力,进而推动全区各校课程的高水平实施、学科的高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学业水平和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推动区域教育教学协同发展。
每学年初,教师发展中心都要制订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教科研训计划,围绕“新素养新课堂”区域教研主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新吴区将现有中小学划分为三大片区,建立学校之间的教研合作共同体,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共享,不断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凝练课堂教学品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整合学校发展共同体单位的优质资源、专业人才,建立区域教研合作观察员制度,让高中阶段等义务教育之外的专家参与到区域教研合作中,不断提高全区教研合作的质量,并出台《基于主题的区域教研合作指导意见》,全面规范教研合作,提高研训实效,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另外,新吴区新建的鸿山实验小学还与江南大学合作,结成了院校共同体,借助大学的研训机制、资源优势等,使区域学校改革实现了理论引领和资源共享。
六、师资共育,整体提升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是核心竞争力。新吴区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成员学校之间通过名师工作室、学科基地建设等提升骨干教师的学术能力,培养青年教师;采用骨干教师流动等方式,促使课程教学经验的分享、借鉴和辐射,加快推进共建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师资互补,达到“1+1>2”的整体效应。
如原隶属旺庄实验小学的春星小学和高浪小学,自独立设置以后,三校以诚智文化为引领,深化校际联动,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并互派骨干教师轮岗交流、跟岗培养,对教师进行多岗鍛炼。同时,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以同步教学、同步教研来实现教师同研同进,并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来实现校际共同发展。
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作为一种基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社会学思想和大同哲学理念的创新合作机制和崭新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开放包容、平等参与、自主合作和共同发展。三年来,新吴区对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成员学校进行了深度调研,开展了个案实证研究,不断发掘并提炼符合“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共享—共研—共建—共育—共进”的共同体学校发展样本经验和基本路径,丰富和完善“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努力为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基。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