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到灯塔去》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伍尔夫在其中对童年生活及父母形象进行描述,试图通过女性视角来看待人类、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并通过尊重自然和相互关爱的方式来实现和谐相处。本文就不同角色的艺术空间进行阐述,进一步对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探究,旨在更好地了解伍尔夫《到灯塔去》中所表现的女性主义,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性主义
作者简介:王宁芳(1975-),女,汉族,宁夏银川人,本科,宁夏医科大学外国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1
引言: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以自己母亲为原型塑造了拉姆齐夫人这一有着高尚美德的人物形象,于其中倾注了极大感情,以自己父亲为原型塑造了拉姆齐先生这一人物,而该人物则是自私、冷漠、虚伪且世故的。《到灯塔去》这部作品试图对父权社会下的典型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对对男性中心论进行批评,从追求女性自由角度来呼吁社会的关注。
1、不同角色的艺术空间
1.1拉姆齐夫妇-理性与感性
《到灯塔去》对拉姆齐一家与客人们海边度假的故事进行讲述,详尽的表露了将拉姆齐先生的理性空间,并对比拉姆齐夫人感性与理性相融合的艺术空间,由此产生突出的矛盾,在日常生活的艺术空间中,话语、权力、意义等合为一体,构成了层层网络。在现实世界里拉姆齐先生的理性无法获得最终成功,拉姆齐夫人的艺术空间,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她在面对事情时与拉姆齐先生的处理方式不同。伍尔夫为拉姆齐夫妇所创造的艺术空间不同,拉姆齐先生的理性艺术空间充满挫败感,需要去女性那里寻求安慰,而拉姆齐夫人的多维空间也并非完美,伍尔夫在不同艺术空间塑造的过程中,将女性思想展现出来。从读者角度来说,也许会同情拉姆齐先生理性艺术空间中的挫败,但普遍会忽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可以说人们的思想受到空间网络构成的影响。
拉姆齐夫人的艺术空间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平复拉姆齐先生的情绪,并且给周围的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但牺牲了女性本该拥有的艺术空间,现实空间中女性受到男权思想的控制,艺术空间也被男权思想而侵入。
1.2莉莉-绘画与幻想
作品中的女画家莉莉刚好处于拉姆齐夫人的对立面,但也无法顺利摆脱外界的影响。莉莉有自己的理想想要实现,但在男性画家对画作发表的言论会影响到她,导致其绘画无法顺利完成。男权思想充斥着她所在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排挤下,艺术空间无法获得圆满,因而她不断受到挫折。在公共空间中,莉莉的艺术空间被压缩,这就将女性追寻独立的艺术空间道路上的受挫充分表现出来。拉姆齐先生在拉姆齐夫人去世后转向莉莉,试图获取同情,莉莉扮演了“天使”的角色,画作更加难以完成。直到感到到达灯塔式,方如释重负,绘画和幻想的艺术空间挣脱了公共空间中的男权思想。莉莉的艺术空间实际上是被男权思想通知的空间,同时她体现的是反空间,为自由而争取更多的艺术空间。
在抗争中莉莉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了自己的画作,她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与婚姻,伍尔夫对于女性人生的思考在她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女性所生活空间与话语、权力等相结合,构建了系统化的网络,由男性话语主导,对女性艺术空间产生排挤,导致女性思想无法按照自我轨迹发展,在艺术空间与外部空间的抗争中求得生存。
2、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伍尔夫在探索女性主义的过程中,属于先驱性人物,她关心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生活状态,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抨击了男性对于女性的歧视并压迫。女性在欧洲传统社会中遭受长期的性别歧视,在社会职业和交际领域方面都无法与男性相提并论。男性忙于生计,女性只能操持家务,并且还要受到压迫和嘲讽。女性相當于是男性的附属品,在男性社会中,女性属于贫困群体,直至18世纪后期,部分女性开始接受教育,自我意识也逐渐苏醒,尽管社会并未看重,但女性逐渐形成认知,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属于自己的财产。
长期生活于父权统治环境下的伍尔夫,和姐姐被禁止上学,她的父亲表示自己的妻子不应该拥有财产和法律权利,这样的男权家庭造就了女性主义的先驱,伍尔夫思想的转变与当时社会女性地位的提升存在一定关系。20世纪女性权益显著提升,在专业领域逐渐发挥作用,至60年代,女性主义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强调男女平等,质疑并挑战父权思想,受到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开始涌现出女作家及女性主义作品,伍尔夫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结语:
总而言之,《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经典作品,女性主义色彩强烈,该作品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诠释并理解了女性主义,水平较高,在当今依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伍尔夫作为女性主义思想家,通过作品来对自我女性主义思想进行表达,基于此,当代读者能够对传统欧洲社会下的女性生活状态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对女性主义思想发展成也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许杰. 追寻理想中的平衡——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探求[D]. 北京交通大学,2015.
[2]唐志锋.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D]. 中南大学,2015.
[3]朱晓云. 女性话语的构建—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D]. 江苏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