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子生死观的悲剧美

2019-09-17 07:58陈思宇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死观海子

摘  要:海子以与生俱来的诗人气质和诗歌天赋翻开了中国诗坛的崭新篇章,又以死亡结束了中国诗歌的神性时代。海子生死观的悲剧美显著,这种美主要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立足曹丕“文以气为主”的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对海子三篇诗歌《亚洲铜》《在昌平的孤独》《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进行分析,探究海子生死观所表现的悲剧美。

关键词:海子;生死观;悲剧美

作者简介:陈思宇(1993.10-),女,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文艺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2

海子原名査海生。1964年3月26日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出生。1979年被北京大学政法系录取;1983年荣升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授;1989年卧轨自尽。

曹丕的《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曹丕已经认识到个体的秉性差异与作品的体貌之间的关系。作家的个性决定作品的特征,作品的特征又彰显作家的个性。作品呈现作家的世界观,囊括其生死观。

基于此理论,海子生死观的悲剧美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早期——失落不乏希望,主要分析诗歌《亚洲铜》。中期——可望而不可即,主要分析诗歌《在昌平的孤独》(又名《鱼筐》)。后期——决绝兼怀守望,主要分析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失落不乏希望

1984年海子邂逅蓝波湾,蓝波湾当众宣告对海子诗歌的热爱,二人迅速坠入爱河。脍炙人口的《亚洲铜》便是这时创作的。蓝波湾给海子带来诗歌创作的灵感以及爱与希望。但迫于门第之见,二人最终分道扬镳。

在生死观的早期阶段,诗人创作了《村庄》《亚洲铜》《阿尔的太阳》等作品。诗歌创作并不高产,却不容小觑。

作为一个穷苦山村的农家孩子,海子对土地保有深深的敬畏与热爱。诗歌《亚洲铜》的主要意象即“亚洲铜”。海子主要在我国的北方生长,而亚洲铜……也可以指是北方的土地。铜与黄金同为黄色,但铜色泽暗沉,使人联想到物质匮乏、生活困顿。这是海子生存的写照,更是当时国人生存状况的写照。“亚洲铜”象征着土地,寄寓着普通人吃饱穿暖的希望。但事与愿违,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食不果腹、忍饥挨饿。

人类必然受时代制约。海子对于饥饿和死亡的记忆应是与生俱来的。海子的第一个姐姐就诞生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幼时便耳闻目见诸多饥饿致死的事件,诗人切身体验着饥饿的威逼,故其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查氏特有的“土地情结”。正如曹丕所指出,作品的体貌显现作家的思想。《亚洲铜》必然会表现海子的生死观。《亚洲铜》部分诗歌文本如下:

亚洲铜 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

父亲死在这里

我也会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一块埋人的地方

土地孕育延续生命的粮食,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灾年降临,土地贫瘠使人苦不堪言、无能为力。土地成为埋葬生命、葬送生机的符号。它勒令人付出惨痛代价,将人固定在方圆之内,闭塞阻滞、失去自由。土地在海子的心中,既承载了生的希望,又担负了死的苦难。

诗歌所体现的查氏“土地情结”、眷恋与挣扎的情感,正是这一阶段悲剧美的表现,即失落不乏希望。这一阶段的悲剧美在其日后创作的《麦地》中也有较为显著的体现。

二、可望而不可即

海子生死观中期的悲剧美的主要表现为可望而不可即。《在昌平的孤独》(又名《鱼筐》)诗歌部分文本如下:

孤独是一只鱼筐

是鱼筐里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意象“水”是诗人孤独心境的动态展现。鱼筐本身有孔,泉水置于鱼筐中必定四溢。鱼筐被置于泉水中,筐外的泉水四面涌入。泉水由内至外、由外至内,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正如诗人的孤独。此处运用了通感,通过“泉水”无所顾忌、肆意流动的叫嚣状态,将无法表述的孤独之感准确展现,使读者深切体会诗人心中的孤独不可言说。

蓝波湾对海子的欣赏源于与海子诗歌的共鸣,她是海子人生的知己。但蓝波湾的离开,使海子失去了“知己”、“知音”甚至“知哀”。诗歌《我爱过的四姐妹》暗示海子后期的恋情均以失败告终。接连遭受爱的打击,海子陷入孤独深渊。物质生活日渐潦倒,不善交际导致精神困顿。

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阐明作家的思想性格与诗歌内容具有直接联系。作家的思想性格是文章的灵魂。立足《在昌平的孤独》(又名《鱼筐》)诗歌文本,联系诗人的爱情经历,其生死观的悲剧美体现为可望而不可即的孤独苦闷。一个对生活毫无希冀的人,自不会奢求生活给予他希冀。海子的孤独恰恰源于其对生活的炙爱。海子正是挚爱生活达到极致的人。正因如此,他对生活抱有寻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期待。他渴望得到爱、渴望被关怀、渴望有人理解,却在现实中无从寻觅、也无法寻觅。诗人极度渴望这世间一切纯粹美好的事物,他怀揣着朝圣心理,故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然而,他却从来不曾相信有朝一日可以切身体会到、得到这纯粹美好的事物。因此这一时期其生死观的悲剧美的表现便是可望而不可即。

再如创作于1985年11月的诗歌《得不到你》,也充分展现了这一阶段其生死观的悲剧美。海子的诗歌《得不到你》的部分文本如下:

得不到你

但我同时又在秋天成亲

歌声四起

“得不到你”,却“又在秋天成亲”,这前后歌咏的矛盾,正显示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极致渴望,但他从不曾相信自身具备拥有的能力,因此只能可望而不可即。

三、決绝兼怀守望

海子生死观的悲剧美经历了早期失落与希冀的挣扎、中期可望而不可即的孤独与痛苦,后期乃是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其悲剧美是决绝兼怀守望。

根据“文以气为主”的理论,细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歌文本可知,海子对于生活的热爱,是一种理想主义式的热爱,也必然是缺乏抗争力的热爱。诗歌部分文本内容如下: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砍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这两小节都是以“从明天起”开头,却不以“从今天起”开篇,可知:海子渴望幸福,却从不曾相信幸福会降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不在于不幸福,而在于从来就不曾相信幸福会到来。海子便是如此。他不相信自己的生命可以长久,更不相信可以在现世获得幸福。故而海子才憧憬而又恐惧、渴望而又却步地高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海子是热爱生活的,他无限眷恋着脚下的大地,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有他倾注的温情。一个仇恨生活的人是无法写出震撼世人的诗句的,更不可能为他人祈祷。诸多研究者常常将关注点放至海子所描绘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般天上人间的景致上,实则海子的描绘不仅是风景之美,更是心之所向。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失望——希望——失望”的恶性循环,造成诗人内心剧烈的矛盾。诗人根本无法针对这一矛盾进行自我调节,导致其对生活的守望如此决绝。海子的诗歌予人以高度的热情、深度的思考,却始终缺乏一种与苦难相抗衡的生命力量。因此海子一生始终徘徊在幸福之外。

海子选择将生辰变死忌,这生变死、死变生,或许海子认为死并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另一种开始。周而复始,一切只不过回到了原点。在海子的生死观中,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一种十分深邃的幸福。海子解答了生活里的一切奥秘,死亡也是其中之一。

海子在卧轨的前12天写下了《春天,十个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这复活实质上是死亡之后的精神永存。海子通过“太阳”意象预言自身死亡。“太阳”正是其追寻生命和理想的典型表现。海子选择黄昏自杀,正是太陽生命力逐渐衰减之时。海子选择此时完成生命的献祭。

综上所述,黑格尔曾指出,心灵的自我冲突是最高的悲剧冲突,也是悲剧最美之处。海子以诗人的理想主义精神深切地爱恋着生活,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海子无法寻觅生命力量支撑生活理想,导致剧烈自我冲突。这冲突促成海子生死观的悲剧美。海子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值得肯定赞扬,然而海子以生命完成献祭却备受争议,但海子诗歌生死观的悲剧美却值得后世不断探寻。

参考文献:

[1]西川.海子诗全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2]谭玲霞,杨厚均.海子诗歌死亡意象的两种类型[J].汉字文化,2018(18).

[3]张凯凯.生与死——海子诗歌的精神苦斗[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4]龚敦.海子诗歌的原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5]陈连锦.海子的死亡意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07).

猜你喜欢
生死观海子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