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

2019-09-17 07:58李莉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意境

李莉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育已经成为科技水平的首要任务。汉语言文学作为重点学科之一,不但能够很好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是我国文化的主要媒介语交流窗口。在汉语言文学语言的应用中,不断进步与完善,最终形成独特的文明传播方式,更好地为人们生活所服务。本文就立足于实际情况,针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及其应用特点进行了简要概括,并指出当下汉语言文学中语言主要的应用途径与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相关提升策略。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的应用;意境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3

1、引言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主要方式是使用语言,而使用语言也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弘扬。语言不但对我国文明起着促进作用,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内容。语言涵盖了很多方面,有着丰富的表现方法,汉语言文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对汉语文文学不断深入研究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与精神。并且,汉语言文学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合理应用可以创设独特的、多元的文化已经,其文学展示的知识文化也更加深刻。所以,只有深入探究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于意境,才能理解语言的学习方法,感悟语言的文化魅力,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奠定基础。

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中渗透出来的文明也是促使语言更好弘扬的途径之一。自最初的甲骨文到古代的文言文,再演化为今天的普通话,语言的展示形式一直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优化,表达的模式也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语言作为汉语言文学中的核心内容,其语言应用与意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的综合素养。在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当下,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只有规范使用汉语言,才能帮助语言文化更好地传播与弘扬。

2、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特点简析

2.1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更具艺术美感

语言的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其更加具有意识感,在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学习中,深入探究其意义可以营造独特的意境。作为汉语言文学基础内容的语言,科学合理应用不但可以使得语言的意境更具活力,而且可以优化汉语言文学的意境,使得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生活化、直观化、形象化,使得语言更加充满艺术美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诵读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孤帆”、“尽”、“唯见”等词语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孤独不舍的意境,突出了李白送别友人的不舍与忧伤。在美景中送别友人,更加别有一番滋味,寄情与景,充满了文学的艺术美感。这种写作形式就是在语言中融入艺术美感,使得诗句更加鲜活、生动。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多都是语言中具有深厚的艺术美感。

2.2 立足于生活但又超脱于生活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地位十分重要,而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诗句中的语言更具艺术美感外,散文的语言也具有艺术美感。并且,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佳作很多都是源于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进而在实际生活中感悟语言所创设的意境,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生活阅历,进而转化为文字语言供后人诵读,这种转化是具有艺术美感的,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真正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来。

比如,在于谦的作品《石灰吟》中,“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通过写实惠的开采不怕粉身碎骨,暗示自己也可具有同样高尚的品格。而石灰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借助生活化的物体更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易产生情感与精神上的共鸣。 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都渗透者生活化的经历,进而转化为语言独特展示自己的情感内涵,这种写作语言立足于生活但又超脱于生活。

2.3 容易产生浓厚的精神共鸣

在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如果可以使人产生精神上的共鸣,那么自身的语言文学素养也会得以提升。汉语言文学的作品很多是基于对日常生活的感悟,然后转化成独特的、具有自身思想的文学作品。但是,作品中对于日常生活的感悟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读者读过其作品也容易出现同样的精神共鸣,这种精神上的共通是超脱于日常生活的,更加具有艺术的美感,激发读者真正融入作品内涵的主观能动性。

3、漢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途径探究

3.1体现在人际交往中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中,语言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重要性不必多说,是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的基础手段之一。语言是人类发展自身的社会关系中重要方式之一,随着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提升,国民使用语言进行跨界、跨国交流的途径越来愈多,所以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得以展现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当下的汉语文文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没有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片面注重升学率与及格率,间接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汉语言文学学习机器,局限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没有意识到语言实践重要性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在人际交往中合理运用语言,可以架起双方之间沟通的桥梁。所以,在汉语言文学的讲解中,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语言基础能力与接受能力的高低,因材施教地设计语言课程,强化学生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这种语言学习模式更加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促使学生掌握汉语言的相关实践技巧,从而主动参与到语言的学习中,开拓自身的眼界,丰富自身的文学素养。

3.2体现在阅读理解运用中

在阅读理解的学习中,语言是有力的推动工具。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是交往顺利进行的基础要求,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也不例外。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合理借助阅读理解的能力可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写作意图。在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目标下,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观念,不断调整阅读教学的模式、更新阅读教学的思想,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汉语言教学的设计者与开发者,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3.3 体现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语言运用的高级体现就体现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感受以及静态的物体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将自身想要表达的语言借助写作的形式体现出来,用文字表达语言的技巧能力,这种模式也正是体现了艺术的美感。使用语言进行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身的写作素养,提升自身的文章解析能力与语言的意境剖析技巧。通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章赏析能力。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的进步,而且学生在写作学习的练习中,自身的语言基础知识也在潜移默化地提升。

4、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对语言文化学习欠缺重视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正在快速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更致力于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导致他们的精神文化越来越匮乏,对于语言文化的学习普遍欠缺重视,因此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质生活富足,但是他们却经常会闹一些语言笑话。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起语言文化学习,确保自己能够更加规范和熟练的运用语言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之中。

4.2不能深刻全面的了解汉语言文学

事实上,汉语言文学它被我们当做是一种传统学科,学习内容主要是关于一些语言的正确运用。因此很多的人将它默认成是文科学科。但是现如今的社会,很多的人凑存在这样的思想:他们认为学习理科才会有出路,文科是没有什么学习价值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普遍的崇理轻文,各大高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汉语言文学这门学科在很多的高校并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甚至于对于很多的学生而言他们不熟悉汉语言文学这门课程,对于这门课程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在缺乏了解的基础上,是很难去做出研究,很难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的,所以现如今汉语言学科的传播和发展状态并不能令人满意。最关键的是,汉语言因为涉及的语言知识点比较复杂,相对来说是枯燥的,所以很多的学生对于汉语言学习缺乏学习热情,因此对于教师而言,积极的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汉语言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对于汉语言学科的认识和了解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5、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的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在汉语言教学过程中,想要帮助学生真正地学好汉语言文学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分析意境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借助意境的分析和语言应用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应用语言,正确的分析意境是教师汉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两块内容,不容忽视,也是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的两块内容。

5.1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素养

只有当学生懂得灵活准确的应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我们才可以说学生使得语言的生命得到了绽放,如果学生知识机械的记忆了语言知识,却不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那只能说这样状态下的语言是静止的,是没有生命的。在很大程度上,语言的应用推动了语言的意境,所以教师想要强化学生的语言知识素养就应该重视起语言的意境教学。例如:当我们想表示身边的风景好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个四字词语来表示,可以说“风景秀丽”,但是四个词里面换了一个字说成“风景艳丽”就会让人觉得很俗气,“艳”这个字来描述风景,就会给人一种很不合适的感觉,虽然“艳丽”和“秀丽”这两个词通常被我们说成是一组近义词,可是在本质上两者的用法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语言的应用会对意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我们说“这个地方风景秀丽”的时候,别人是很容易在脑海中产生画面感的,可是如果说成“风景艳丽”就会让人一头雾水,没有强烈的画面感。

5.2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品鉴赏水平

安静的阅读是可以有效帮助人们修身养性的。所以,在日常欣赏阅读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对语言的运用去做一些了解,同时对于意境去做全面深刻的分析。不然的话,阅读效果是不明显的。例如:在品读《雨巷》的时候,单纯的借助诗歌的文字是没有办法去全面深入的理解这首诗的内涵的,只有用心地去体会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才能够清晰透彻的去掌握理解诗歌想要描述的画面,去体悟诗人的情感。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品读,我们自身的鉴赏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

6、有效提高语言应用和意境分析能力的措施

6.1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仔细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品味,经历过多次的阅读,学生就可以逐步地感悟到文章的主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在语言和意境分析的教学中朗诵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有声阅读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字词、句子的含义,只有在掌握文章用意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把握文章所想传达的意境,掌握文章的基调,全面透彻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最终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及意境分析水平可以得到提升。例如:在教授学生《春》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舒缓轻柔的感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章所传达的春天给人希望的情感。

6.2鼓励学生多多背诵

其实教材中会收录很多经典优美的文章,作为学生应该积极自主的背诵这些经典文章,将优秀文化传承发扬下去。但是教师应该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背诵方法,很多的学生讨厌背诵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他们大多都是没有感情的记忆背诵,但是这些经典名篇的内容都是丰富的,它们不是干瘪的,学生只有带着感情去背诵才能感悟到文字的灵性。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一段的内容就是描写的作者对于童年的回忆,文字优美,教师可以借助“童年”话题,把握学生心理,鼓励学生认真品读这段文字,将自己代入到那段回忆之中,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读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意境。

6.3利用视频资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深入感受语言意境

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是个或者文章就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只是通过文字的阅读我们脑海中就可以看到那个画面,所以为了更好地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可以尝试着借助视频资料辅助教学,去借助视频将画面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得学生更真切的体悟文章。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文章《背影》的时候,可以借助一些视频来帮助学生感悟浓厚的父爱,可以挑选出“蹒跚”、“慢慢”、“努力”,这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描述的父亲是一个年级很大的但是却还是想竭尽全力给作者最好的父爱的人。通过这些关键的词语,学生可以清晰地体会到文章的主旨,立意。

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具有它独特的特点,学生想要学好这个专业是需要花费一定的努力的,必须懂得正确的应用语言,具备意境分析能力。作為教师应该尽力帮助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地学好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任云霞.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 科学咨询( 科技· 管理),2014(12):56-57.

[2]任云霞. 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分析[J]. 科学咨询( 科技· 管理),2014(12):56-57.

[3]潘连根、静义、李佩仑,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2010(1): 35-35.

[4]张爱明、宗瑞,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大众文艺,2011(8):30-30.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意境
情融意境韵含美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國畫的意境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探析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困惑与解决措施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现阶段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不足及对策浅析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